首页 理论教育曹操决战中原:公元197-207战前防御部署

曹操决战中原:公元197-207战前防御部署

【摘要】:袁绍意图以主力压上一举歼灭黄河以南的曹操势力。曹操使尽浑身解数安抚人心,文坛领袖曹操的老对头孔融又出场了。孔融在曹操的据点许县大肆炒作袁绍不可战胜论。许县的人心在曹操、荀彧的努力之下,渐趋稳定。人心安定了,下一步就是分兵派将,积极迎战。

建安四年六月,远征归来的袁军刚回到大本营邺城,袁绍便迫不及待地召集部下研究下一步的进军方略。这次,袁绍的目光从北方的幽州移到了黄河以南的许县。

幽州的硝烟还未散尽,袁绍就如此心急,接连的胜利烧昏了袁绍的大脑,袁绍将公孙瓒曹操放到了一个层次上,轻敌致败,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是败在轻敌。袁绍虽骄狂,但他手下还是有头脑清醒的明白人。

在这次决定袁绍集团命运的军事会议上,冀州广平人、监军奋威将军沮授提出反对意见:“主公,为荡平公孙瓒,我军苦战一年有余,虽然战胜,但士卒疲惫不堪,百姓充兵役,运物资,也需要休养生息。府库钱粮消耗殆尽。眼下不是进兵的最佳时机。

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积谷练兵。我们可向朝廷报捷,如果曹操不给我们通报,我们就有了出兵的理由。之后,我军进兵黎阳,逐步蚕食河南(黄河以南),制作舟船、打造军器,派遣偏军骚扰敌境,一有机会便深入其后方,使其不得安宁。我军主力则以逸待劳。如此,不消三年,曹操肯定支撑不住。到时,我们再进兵就稳操胜券了。”

沮授话音未落,名士之乡出身豫州颍川人郭图就出来反对,前文说过,袁绍的手下谋士按地域划分形成颍川跟冀州两个地域性政治集团。沮授反对南征,郭图按照以往的规则,自然要出来唱反调。

郭图说:“以主公您的英明神武,兼有河北四州之众,扫平曹操还不是易如反掌。”郭图在恶心政敌沮授的同时顺道又拍了袁绍的马屁,郭图知道袁绍最喜欢这种恭维。

沮授见郭图又跳出来阻挠大计,十分不快:“拯救黎民诛除暴乱的是义兵,倚强凌弱的是骄兵,义兵天下无敌,骄兵必败。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我们去攻他,舆论对我不利。曹操法令严明,士卒精锐,绝不是公孙瓒那样坐以待敌的庸人。放弃百战百胜的方法决成败于一战,况且兴师无名,臣实在为主公担忧。”

郭图不等沮授把话说完,就上来抢话道:“武王伐纣,难道不是义兵!况我军讨伐的是汉贼曹操,怎能说是兴师无名!我军兵强马壮,又是得胜之师,士气高涨,不就此时一鼓作气扫清中原,更待何时!上天给我们机会,如果我们自己不利用,那就辜负了上天的旨意。沮授的策略不能说不好,但过于保守,不合时宜。”

郭图的话很合袁绍的胃口,袁绍最终采纳了郭图的意见,进兵的决议就这样定下来。

郭图胜了一次,还不满足,趁热打铁,在袁绍面前打沮授的小报告:“沮授这个监军的权力太大,如不加以限制,让他成了气候,一旦他有异心,就不好了。”袁绍本来就对冀州人不信任,听了郭图的话,马上把沮授的兵权一分为三,让郭图、沮授、淳于琼各统一军。

袁绍让审配、逢纪留守大本营邺城,主持大后方并负责向前方供应粮草军饷。与此同时,袁绍任命乌桓首领蹋顿官职还赐给官印,并派人到南方联系自己的盟友荆州刘表共同起兵,夹击曹操。

这年秋天,袁绍点起十万大军,铁骑万人,旌旗南指。兵锋甚锐。

袁绍亲征为大军主帅,谋士有许攸、辛评、苏由。

前锋军:前锋将军颜良;步兵校尉马延;前锋将军文丑;越骑别部司马韩定;越骑校尉王摩;豫州牧刘备

左武卫营:监军将军淳于琼;步兵校尉睦元进;屯骑校尉韩莒子;骑督吕威璜;越骑别部司马赵睿。

右武卫营:监军都督沮授;步兵校尉蒋奇;长水校尉荀谌。

中营垒:主将袁绍;幕府长史袁谭;主簿陈琳;中垒监军都督代行军司马郭图;步兵校尉高览;屯骑校尉张郃;屯骑司马何茂;越骑校尉韩荀;越骑司马韩猛;射声校尉吕旷;射声司马吕详。

后军:总管将军蒋义渠;步兵校尉张凯。

粮草押运:司马兼护军逢纪;督运校尉孟岱。

以上袁绍的主要将领除袁尚与审配留守冀州,高幹、郭援在并州,袁熙在幽州以及青州留守部队外,主力悉数集中于官渡一线。其后方留守部队约五万人。

大将颜良率步兵校尉营精兵万人为先锋,大将文丑率骑兵校尉营约一万随后,另有骑兵机动部队数千(可能由刘备率领)在最后,总兵力约二万。

左军兵力:两校尉营兵力二万以上(战役后期抽调淳于琼所部一万去护粮,估计不会全部派去);

右军兵力:两校尉营兵力约二万,原沮授指挥的部队较多,但战前被郭图、审配分去不少。

中军兵力:主力军团——共四校尉营兵力约四万以上。

后军数千。

袁军作战部队编制汉朝军队相近:一个校尉营约有兵一万人,相当于现代的师(含四部曲);部曲有二千六百人,编制相当于团;兵力介于校尉营和部曲之间,别部相当于旅或加强团。鲁肃曾说赤壁战前刘备余部“不当一校之众”——也就是不到一万。

袁军总兵力约十六万,用于进攻官渡的就有近十一万。

袁绍意图以主力压上一举歼灭黄河以南的曹操势力。袁绍计划:大军由邺城南下经黎阳、白马(今河南滑县)、延津、官渡(今河南中牟)杀向五百里外的许县。

许县的将军们听说袁绍大军南下,议论纷纷,人心惶惶,恐惧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面对危局,尽管曹操自己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但为了安稳人心,也只好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袁绍这人,我太了解他了,志向很大,却没有头脑,表面凶悍内心胆怯,兵众虽多但军令不明,将领虽多但政令不一,土地虽多也是为我们储备粮食罢了,没有什么好怕的。”

曹操使尽浑身解数安抚人心,文坛领袖曹操的老对头孔融又出场了。孔融在曹操的据点许县大肆炒作袁绍不可战胜论。曹操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人心,被孔融又给搅和了,对这位知名度高又爱出来捣乱的孔融,曹操不便亲自出面,荀彧出场了。荀彧找到孔融把这位蛊惑人心的才子狠狠批了一顿。

孔融还不服气对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为他出谋划策,审配、逢纪都是忠心事主的忠臣替他处理政务,领兵的颜良、文丑乃是勇冠三军的名将,袁绍的阵容如此强大,怕是很难对付吧。”

面对孔融一连串咄咄逼人的追问,荀彧不慌不忙一一作答:“袁绍虽然兵多,但法纪不严,他的军队如同一盘散沙,并没有多强的战斗力,田丰虽然足智多谋但他性情耿直,袁绍是不会听他的话的;许攸虽也是个难得的人才,但此人太过贪婪,袁绍满足不了他的贪欲;审配忠贞,但此人独断专行;逢纪刚愎自用,此数人矛盾重重不会齐心,时久必生激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是一勇之夫。”

孔融虽然心中仍旧不服,但慑于荀彧的义正词严,加之,曹操已经在给他脸色看了,孔融也就不再说什么。许县的人心在曹操、荀彧的努力之下,渐趋稳定。

人心安定了,下一步就是分兵派将,积极迎战。

建安四年八月,曹操率精兵两万进军黎阳。

曹操命河内太守魏种牵制袁绍的并州,保护侧翼安全;命建武将军夏侯惇率部五千人防守敖仓,派一部防守孟津,以掩护左侧安全;命平虏校尉于禁率领步骑两千驻守延津,东郡太守刘延所部扼守白马,共同阻击南下的袁军;东平相知兖州事程昱率兵七百防守甄城,保障右翼;命琅邪相臧霸率精兵深入青州,骚扰袁绍的青州军牵制袁军使敌人不能从这个方向威胁许县。

九月,曹操分兵官渡,命裨将军徐晃、张辽率兵一万于官渡前线布防,阻挡袁军前进,自己回到许县做最后的准备。

十二月,曹操再次统帅大军北上,带着偏将军徐晃,裨将军张辽、许褚等和谋士郭嘉、荀攸、贾诩、董昭、毛玠等一班文武移驻官渡,组织防御,指挥战斗。

为加强防御纵深,曹操又布置了第二道防线:

命厉锋校尉领广阳太守曹仁驻兵于豫州颍川郡的阳翟,以掩护左侧背;

命蔡阳率部驻守荆州南阳郡的叶县,以防止汝南黄巾军刘辟、龚都等部;

命扬武中郎将曹洪率部驻守荆州南阳郡郡治宛城,防守南面的南阳到颍川之间的广大地区以及许昌外围,防备刘表,保卫许都。

命裨将军李通率部与汝南太守满宠驻守汝南,防止袁绍的门生故吏起兵反叛;

命侍中兼尚书令荀彧镇守许县,坐镇大后方接应各路军马,同时筹集军粮供应前线;

命李典军负责向官渡大营押运粮草;

命司隶校尉兼督关中盐运使司钟繇督运关中粮草;

命扬武将军张绣所部约五千人驻兵于兖州陈留郡保障整个右翼安全;兖州、徐州等地其他守备部队约五千。

曹操于十一月派卫觊到关中,统制盐政,招抚流民,进行屯垦;命督军校尉颍川太守夏侯渊督运粮草;命典农中郎将、长水校尉任峻典选军器与粮运。

曹军总兵力在六万以上,这与当时的历史情况比较符合,曹军为防备四周其他势力可能的攻击,部署了超过二万的警备兵力,而为防止袁军的两翼包抄,又用去一万部队,因此曹军在官渡前线的兵力大大缩减。

不过正是由于以上正确部署,才保证官渡战役的顺利进行:打垮汝南刘辟、消灭袁绍派出西线迂回部队韩荀军。实际上许攸建议偷袭许县之计,并不高明,曹操部署的曹仁军就是防备这一手的。有备方能无患,曹操可谓深明此理。

从以上部署可以看出,曹军主力均由曹氏将领统率:夏侯惇军五千,曹仁军五千,曹洪和夏侯渊军各有四五千,曹操亲领一万,曹操的异姓亲信将领如于禁、乐进各领约四千兵,而新附降将在当时带兵较少或没有单独带兵。

曹军除了在官渡部署重兵集团外,另两个较大的重兵集团是南阳一带的夏侯渊、曹洪、蔡阳兵团和汝南一带的满宠、李通兵团。南阳兵团主要是防备荆州刘表,在整个战役期间不仅使刘表集团不敢向北进攻,保障整个西南安全。汝南兵团任务是防备镇服当地豪强。汝南是袁绍老家,当地有不少豪强响应袁绍,均被汝南兵团一一剿灭,从而保障东南方向的稳定。

针对袁绍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曹操采取“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略,将决战地选在更靠近自己一方的官渡。

以双方的兵力和态势上看,袁绍兵多,曹操兵少。千里黄河,袁军处处可渡。曹操如分兵把口,防不胜防。况且自己本就兵力不足,过度分散兵力,只会被敌人各个击破,千里河防,想守住不让袁军渡河是不现实的,何况青州在黄河南岸,已为袁绍所据,袁军想过河可以选的地方实在太多,沿河防守是下策。

因此,曹操在黄河防线上只象征性地派了警戒部队,而把主抵抗线设在官渡。官渡距黄河有二百里,距曹操的大本营许县远近适宜。这里地势起伏,沟壑纵横,不利于袁军的骑兵作战,而且这里还有天然屏障官渡水,官渡水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不论是徒步还是坐船,这里都不是理想的地点。

官渡水与阴沟水、莆田泽在官渡东西各形成一个河流密布的水网地带,宽度只有几十里的官渡成为东西数百里之内进入许县的唯一通道,曹操在此地张开罗网,严阵以待。

地形上,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是汴水的起点。当时鸿沟运河西连巩洛,东下淮泗,而官渡是枢纽。荀彧给曹操的信上也认为扼守住官渡是掐住袁绍的喉咙。

可见,官渡在汉末三国是许县北面门户,是一个重要的渡口,也是保卫许县的屏障。

看得出曹操选择这里作为主战场,放弃黄河天险,大踏步地后退,的确是“用心险恶”。

曹操知道黄河防线肯定守不住,与其在黄河岸边跟袁绍拼命,不如把敌人放进来打,虽然这样比较冒险,但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在这场战争中,一开始,袁绍占据主动权,采取的是攻势,而实力相对较弱的曹操只能采取守势,聪明的曹操选择了后退决战,把敌人引进自己选定的作战地点。

从后勤供应上看,退守官渡,靠近许县,曹军的供应更便捷;而袁军的补给线却被延长了二百里。有时补给线的长短就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战争在某种情况下就是打后勤。

在中国的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典型战例。此战,秦国赵国,两大强国倾国而出,全都派出了主力部队参战,秦国名将白起就是先退军吸引赵军追击,把赵军引入自己一方的控制区,从而拉长赵军的补给线,之后派骑兵机动到赵军后方一举切断赵军粮道,从而成功地将赵军主力十四余万大军包围。赵军主将赵括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的那位,先打了几个小胜仗,就得意忘形,乖乖地钻进了口袋。

此后的日子,对于被包围的几十万赵军,那就是地狱一般的生活,因为补给线太长且被秦军切断,粮食运不进来,军中存粮吃完,就开始吃人,之后,赵括率军突围被射死,赵军投降被坑杀。对这段历史,熟读兵书战策的曹操、袁绍都不陌生,但在灵活运用上,袁绍不自觉地做了赵括,而曹操就是那个白起。

曹操早在建安四年八月,袁绍吞并公孙瓒不久,就北渡黄河视察白马对岸的黎阳,并于这年九月、十二月,两次亲到官渡考察战场地形。

因为官渡地处平原,没有天然险阻,曹操特意派人在这一带增修堡垒,设置人为障碍,准备迎战。

就在曹操积极准备跟袁绍的大战时,曹操的后院起火,与其说是火不如说是一场政治地震。皇帝的岳丈董承密谋反曹,被人告发。

建安五年(200)一月,董承集团被曹操一网打尽(唯一的漏网之鱼是刘备),车骑将军董承以及他的同党将军吴子兰、偏将军王子服、越骑校尉种辑被诛灭三族。曹操对这种事向来举手不留情。许县到处是曹操的耳目,董承的失败其实早已注定,事情很快平息,但此案涉及多个重量级人物,在政坛上引发的地震波不容小视,董承是皇帝的丈人,此事与当今天子的关系也引起诸多猜测,只是涉及宫廷机密,外人难以窥知真相。

曹操这时还不打算解决皇帝,用他当年自己的话说废立皇帝不是一件吉利事,更何况又是在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汉献帝,曹操只能网开一面。

董承被杀,董承的女儿董贵人也未能幸免,曹操杀红了眼,不会放过她,即使她是皇帝的贵妃。

为了保住爱妃,汉献帝向曹操苦苦求情,请他看在自己的薄面上,手下留情。

董贵妃这时身怀有孕,还是龙种,但曹操不为所动,冷酷地回拒,董贵妃与腹中胎儿命归黄泉,皇帝除了悲伤,更多的是愤怒,但面对权臣曹操,他也只能手握空拳,仰天长叹。

曹操震惊之外异常愤怒,大战在即,对异己分子,必须杀,从重从快。曹操杀董贵人也是在警告献帝,不要轻举妄动,不听话,下一次被杀的就是你。经过这次风波,皇帝身边的侍卫全部换上了曹操的人,汉献帝被完全监控,曹操这才放心。

处理了宫廷事务后,曹操将重心向外线转移。第一个打击对象是刘备。在搜捕查抄董承一党时,刘备的大名再次进入曹操的视野。

尽管官渡前线大军云集,曹操还是统率精兵亲征刘备。

刘备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这段时间,刘备的心情好极了,不时有人来归,东海郡昌豨等地方豪杰纷纷叛曹归刘,徐州郡县多响应刘备。时间不长,刘备已拥兵数万。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在徐州站稳脚跟,到时就算曹操来了,也有与之对抗的资本,想到不久之后,即将成就一番霸业,刘备睡觉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就在刘备做着雄霸一方的美梦时,斥候急告,徐州境内发现大批曹军。看旗号,主帅正是曹操本人。刘备一开始不信,还训了斥候,你看清楚了吗?怎么可能,曹操正在官渡前线,这时,他怎么可能来徐州,谎报军情,军法处置。斥候吓得拔腿开溜,溜得挺快,回来得更快,这回斥候带回了更准确的情报,确实来了,曹操本人。看着斥候一脸肯定的表情,刘备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为再次确认,刘备亲自带着几十个骑兵打马扬鞭亲自侦察。刘备驻马高坡之上,向远处眺望,刘备看到了曹操大军,也看到了传说中的那面旗帜,没错,是那个人的,在确信来者是曹操本人后,刘备在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应——撤退。

多年来,尽管历经风雨,多次身陷险境,但每次刘备都能化险为夷,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本事,刘备打仗的本事算不上一流,但撤退的本领绝对一流。在确认危险后,刘备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非凡撤退功力,连家都没回,几万手下也不要了,老婆孩子也来不及带,身边只有三弟张飞和几十个骑兵,刘备深情地望了一眼小沛的方向,然后打马扬鞭一路向北,头也不回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刘备走了,二弟关羽苦了,因为走得急,刘备来不及带关羽一块走,此时关羽正领兵驻守下邳,也就是吕布曾经守过的城池。

刘备之前屯兵于小沛,小沛乃豫州之地,刘备自己坐镇徐州门户小沛,徐州腹心下邳,刘备交给了关羽镇守,刘备将部属家眷也托给关羽,张飞因之前有丢弃眷属的“前科”,刘备已经不大放心让三弟留守后方了,而关羽性格持重得多,玄德比较放心。

刘备丢弃小沛北上,很可能是希望关羽能守住下邳,而自己则从袁谭处搬来救兵。关羽如能像吕布那样守上两月,到时刘备就可以带兵回援。

徐州地处东方,素来繁富,下邳更是如此,下邳南濒泗水,沂水占尽水运之利,又有灌溉渔猎之便,土壤肥沃,物阜民丰,比之中原腹地屡遭兵火的兖州、豫州要富庶得多,刘备如何肯将徐州拱手相让。

只要有一线希望刘备也不会放弃,百折不挠刘玄德岂是浪得虚名!

曹操大军再次包围下邳,只不过,这次围的不是吕布而是关羽。在曹军的猛攻硬打之下,关老爷也扛不住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写这部分时,为了给这位后来的武圣人遮羞,特意煞费苦心地编了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其实,罗贯中先生大可不必费事。打不过就投降,不丢人,英雄也投降,更何况投降的对象是一千年才出一位的曹操。

不管关羽有没有跟曹操谈判讲条件,到底还是降了。之后,曹操马不停蹄又去打昌豨,昌豨也降了。没过多久,徐州又成了曹操的,刘备的部众连同家属也全被曹操笑纳——微笑着接纳。

刘备狼狈北上,不久之前,袁术曾想从这里北上投奔袁绍,但被刘备阻击。不久之后,刘备沿着相同的路线北上,不知这时在逃命路上的刘备作何感想。刘备先到了青州,袁绍的儿子青州刺史袁谭接待了他。

袁谭(?—205),字显思,豫州汝南汝阳人,袁绍长子。刘备曾做过豫州刺史,在豫州刺史任上,刘备举荐豫州汝南人袁谭做茂才,在东汉这是进入仕途的起点,有这层关系,刘备跟袁谭也是旧相识。刘备是天下知名的英雄又是推荐过自己的恩人,袁谭自然张开怀抱露出笑脸,热烈欢迎刘备。

袁谭将刘备及其部下接入平原,热情款待。对平原,刘备是有感情的,毕竟自己曾在这里做过地方官,也是从这里发迹,但从前的主人如今却变成了客人,还是一路逃难而来,刘备实在没心情怀旧。

袁谭安顿好刘备,马上派人给袁绍报信,袁绍听说鼎鼎大名的刘备到了河北,哪敢怠慢,派人带兵前去迎接,自己也随后带全队出城二百里相迎。场面热烈而隆重,袁绍如此盛情迎接刘备,给足了刘备面子。刘备在冀州待了一阵,被打散的旧部得知刘备在河北陆续来投,刘备又有了些人马。

决战前夕 回到官渡,曹操打垮刘备重占徐州,迅速回师,虽然袁绍的反应比较迟钝,总是慢一拍,但毕竟也是久经战阵的人。时间一久,被袁绍抓住机会就不妙了。

曹操回到官渡,袁绍才准备动手,举军南下。

这时,田丰说:“曹操攻破刘备,回师许县,已有准备,曹操善于用兵,诡诈多端,许县是其巢穴,他怎能不防。虽然曹操兵少,也不可轻敌。不如在前线与之对峙,按兵不动。

主公据有四州之众,兵精粮足,四州赋税足够军需,粮饷不是问题,就是三年五载也可支持。持久战于我军有利,曹操势单力薄,资财匮乏,用不了几年,曹操就会被拖垮。这期间,我军只需派小部队轮番袭扰曹操后方,使其不能安心屯守,待曹军精疲力竭,再出兵攻伐,不仅稳操胜券且易如反掌。主公放弃万全之策而集中主力与曹操决一时之胜负,战场上形势多变,我军未必能全胜,万一战事不顺,到时主公追悔莫及。”

田丰性情耿直,不会察言观色,所说虽是实情,但袁绍却不喜欢听,袁绍本就烦他,袁绍给他脸色,他看都不看,还在那喋喋不休说个不停,袁绍却没有耐心继续听下去,直接把田丰关进监狱。

袁绍把田丰关进监狱,那些支持田丰的人,吓得不敢再多说一句话,连田丰这样的元老重臣袁绍都不留情面,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袁绍压制了舆论,关闭了言路,反对的声音没有了,他将自己固执己见的蠢人本色保持到战败的那一刻。

袁绍也并非平庸之辈,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优势,他认为的优势,这就是出身。天下皆知袁氏四世三公,在士大夫中威信很高。反观曹操出身不好,宦官子弟,顺风臭八百里。这个优势必须要利用上。

袁绍名士风流,手下文士(笔杆子)云集,这时正好派上用场,袁绍最有名的笔杆子叫陈琳。

陈琳(?—217),字孔璋,徐州广陵射阳人,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文章写得妙笔生花。袁绍让陈琳起草檄文,所谓檄文也就是宣战书,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就算打仗也要讲礼数,不然会被人家笑话没文化。

檄文既是宣战书,写得自然不会客气,在树立自己一方正义光辉的高大形象的同时必须尽一切可能用尽一切能想到的贬义词贬低对手,一定要把对手骂得一钱不值,如同禽兽,不对,应该是禽兽不如。

檄文是舆论战的重要阵地,不能不佩服古人,在那个没有电视、报纸、广播的时代,人们发明了布告檄文这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把对方最不想让人知道的隐私丑行,用这样一种方式公开,震慑对手,攻击对手的心理防线。这招不能说不高明。

具体负责操刀主笔的陈琳,跟曹操一样早年也曾在京城生活过,对曹操的底细,包括那些劣迹一清二楚,袁绍的秘书班子又广泛搜集了不少有关曹操的黑材料,经过大才子陈琳的组织润色,一篇声讨汉贼曹操的战斗檄文便跃然纸上。当然,在文学创作中有一些“合理的想象与艺术夸张”也是在所难免的。

经过几个昼夜的辛勤写作,声讨曹操的檄文正式刊出。袁绍看后很满意,这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曹操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这篇大作中,陈琳把曹操从小到大犯过的事,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重新做了组织和概括,一个奸诈阴险的奸雄形象就这样被树立起来。曹操威逼皇帝、偷坟掘墓种种丑事都被公之于众。

很快这些布告就贴满了各州郡的大街小巷。

这招的确够狠,曹操被袁绍的文战搞得很被动。据说,曹操本人看了檄文也吓出一身冷汗,这说明檄文确实戳到了曹操的痛处。

在打笔仗这一回合,袁绍占了便宜,不过,能说不代表能打,接下来的实战表演就没那么容易了。

对于战争的前景,很多人看好实力雄厚的袁绍,但一些头脑清醒的人士还是觉察到了潜在的危机。沮授在出发前,将亲戚族人请到家中,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给大家分发,沮授当着众多亲友的面说:“仗打赢了,钱财会滚滚而来,如果战败,性命不保,还要钱财有何用。”

沮授的弟弟沮宗觉得哥哥有点悲观,上前劝道:“曹操兵少力弱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哥哥何必如此悲观。”沮授长叹一声:“曹操实力虽弱但此人才略过人治军有方,又打着天子旗号,很难对付,我们虽然打败了公孙瓒,但也疲敝不堪,将骄兵惰,这一次恐怕我很难生还了。”

袁绍的部下沮授如此悲观,再看看曹操的部下程昱。振威将军程昱奉曹操之命率兵七百守鄄城。曹操觉得程昱的兵太少,想给他增加两千人,程昱却坚决不肯,程昱之所以拒绝曹操的好意,也是希望减轻曹操正面战场的负担,自己这边少两千人,曹操那就多两千人。而且程昱对曹操也说出了不增兵的好处:“袁绍拥兵十万,自以为所向无敌,见我兵少,必轻视于我,不屑攻击,径直过去。要是给我增兵,袁绍从这过就不能不攻,攻,鄄城必破,反而适得其反,所以,您就不必给我增兵了。”

袁绍带兵杀来,听说程昱只有七百人,果如程昱所料,袁绍根本没搭理程昱带着大军就过去了,权当程昱是空气,程昱也乐得自在。事后,曹操对贾诩说:“程昱之胆过于贲、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