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曹操与袁绍的裂痕:三国决战中原(公元197-207)

曹操与袁绍的裂痕:三国决战中原(公元197-207)

【摘要】:曹操的反应从一个侧面说明,袁绍虽然不是一流的政治家,但在损人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两人知道此时不能刺激曹操,所以不能直接说,我们实力不如袁绍,暂时只能忍耐,那样说的话,反而更容易勾起曹操的火气。不可与袁绍兵戎相见,与袁绍决裂的时机尚不成熟。其实曹操本人也十分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去跟袁绍拼无异于自杀。

宛城战后的曹操很郁闷,战场失利,情场失意,但折磨还远不止此。

不久,河北袁绍得知曹操在宛城打了败仗,这位昔日的盟友,没有安慰关怀,反而对曹操冷嘲热讽,狠狠挖苦了一番,让曹操堵上添堵。但袁绍不会想到,他激怒了一只老虎

曹操看了袁绍的书信,顿时火冒三丈,当即就要点起兵马去找袁绍拼命。曹操的反应从一个侧面说明,袁绍虽然不是一流的政治家,但在损人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此时的曹操早已不是未经世事的青年,多年的政治历练,让曹操懂得了隐忍,曹操不是没有城府的人。由此可以看出,袁绍的话说得相当重,深深地伤害了曹操的自尊。

在决定出兵之前,曹操将自己的两个心腹谋士荀彧郭嘉请来商议,曹操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想征询两人的意见。

两位足智多谋的谋士互相对望了一眼,迅速达成默契——必须劝阻主公,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小不忍则乱大谋。

荀彧、郭嘉既要劝阻曹操,又要让曹操消气,同时还要给曹操保全面子。这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任务,但两位智囊做到了。

两人知道此时不能刺激曹操,所以不能直接说,我们实力不如袁绍,暂时只能忍耐,那样说的话,反而更容易勾起曹操的火气。最好的方式是借古喻今,婉转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曹操也是聪明人,必然能够心领神会。如此,大家都能保全颜面。

荀彧、郭嘉选的是楚汉相争的故事,当年刘邦项羽并争天下,起初,刘邦实力远不如项羽,屡战屡败,但高祖刘邦不与项羽斗狠而是以智谋取胜,故项羽虽强,终究为高祖刘邦所败。

刘邦项羽的故事,熟读兵书史册的曹操自然知晓,他也明白荀彧、郭嘉的弦外之音,两人虽未明言,但显然刘邦指代的是曹操,项羽自然就是袁绍。

言下之意,当今之计,只有忍耐一时,从长计议。不可与袁绍兵戎相见,与袁绍决裂的时机尚不成熟。

为了安慰曹操,两人又对曹操与袁绍做了全面的分析与比较:

袁绍不尊奉天子,您却不惧艰险奉迎天子,天下人都知道正义在您这边。

袁绍放纵手下,大族豪强横行不法,一盘散沙;您执法如山、令行禁止,号令严明。

袁绍任人唯亲;您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袁绍优柔寡断;您雷厉风行,做事果决。

袁绍打仗,好造声势,徒有其表,华而不实;您深通兵法,常以少胜多,用兵如神。

荀彧跟郭嘉的一番耐心地开导与劝解,让原本怒发冲冠的曹操火气渐消,原本僵硬的脸上也有了笑容,笑着说道:“卿过誉了,孤实不敢当。”嘴里推辞,心里却很受用。顺耳的话谁都爱听,曹操也不例外

其实曹操本人也十分清楚,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去跟袁绍拼无异于自杀。但曹操受辱后盛怒之下,一时冲动也属正常。而荀彧、郭嘉的及时劝导让曹操恢复了理智。

既然与袁绍决裂时机尚不成熟,那该向何处进兵呢?此时曹操北有袁绍,南有刘表、张绣,西有关中的马腾、韩遂,东南有吕布袁术,谋士郭嘉首先发言:“袁绍正全力围攻幽州公孙瓒,主力远征在外,无暇南顾,不如趁机东征,首先消灭吕布,消除来自东南的威胁(郭嘉是在提醒曹操,不要忘记当年吕布乘虚偷袭兖州的教训,决不能再让吕布得逞,重蹈覆辙)。

“如放过吕布不打,一旦我军与袁绍开战,主力势必北上迎敌,那时,吕布如与袁绍联合,偷袭我军后方,将对我军大大不利。主公应先出兵扫平吕布方为上策。”

曹操对郭嘉的建议深表赞同,对吕布,他始终未敢掉以轻心,但时下最令他深感不安的威胁并非来自东南(吕布的实力毕竟弱小,不靠偷袭,吕布难有作为,而曹操是不会再给他偷袭的机会了)而是西北,确切地说是来自关中。

曹操最怕的是袁绍与关中诸将勾结,从而从西、北对其形成包围态势。曹操不担心袁绍联合吕布,而是怕袁绍联合关中的马腾。

曹操不无忧虑地对二人说:“如果袁绍将势力渗透进入关中,进而与陇右羌胡、巴蜀势力联结,我之豫州、兖州将陷入其网中,势必将以二州独抗天下之兵。形势如此,诸位有何良策?”

荀彧说:“主公不必忧虑,关中大小军阀十余支,互不统属,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其中以马腾、韩遂实力最强,他们见识短浅,见山东混战不及关中,幸于拥众自保,坐山观虎斗。主公只需派人好言安抚,虽不能保证长治久安,但在主公扫平关东之前,足以确保关中安定。钟繇颇富韬略,才堪大任,主公将关中事务交予他尽可放心。”

钟繇果然不负所望,到长安后,即写信给马腾、韩遂等人,致以殷勤之意,在信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说服马腾、韩遂,二人分别派子弟到朝廷入侍(做人质),以表示对朝廷的“忠心”。

有了人质,基本可以确保,对方不会轻举妄动,当然万事都有例外,后来,马腾本人被曹操扣为人质,马超还是起兵了。

曹操忙于运筹帷幄之时,远在淮南的袁术也没闲着,大家都很忙,但忙的内容却有质的区别,袁术正忙于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