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解析法。图2-3力的分解图2-4各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解:根据式(2-3)、式(2-4),列表计算如下:2.合力投影定理为了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必须先讨论合力及其分力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的关系。图2-8例2-2图解析法。......
2025-09-29
在第一章中,已对几何法进行了介绍,知道了两个汇交于一点的力F1和F2如何应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求它们的合力R。当要求用几何法求更多汇交于一点的力的合力时,也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求解,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设作用于物体上A点的力F1、F2、F3、F4组成平面汇交力系,现求其合力,如图2-2(a)所示。应用力的三角形法则,首先将F1、F2合成得R1,然后将R1与F3合成得R2,最后将R2与F4合成得R,力R就是原汇交力系F1、F2、F3、F4的合力,图2-2(b)所示即是此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示意图,矢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实际作图时,可以不必画出图中虚线所示的中间合力R1和R2,只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将表达各力矢量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就会形成一个不封闭的多边形,如图2-2(c)所示。然后再画一条从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R,即原汇交力系的合力,如图2-2(d)所示。这种由各分力和合力构成的多边形abcde称为力多边形。按照与各分力同样的比例,封闭边的长度表示合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与封闭边的方向一致,指向则由力多边形的起点至终点,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这种求合力矢的几何作图法被称为力多边形法。
图2-2
上述方法可以推广到包含n个力的平面汇交力系中,得出结论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矢量等于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即
(https://www.chuimin.cn)
由此可见,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
值得注意的是,作力多边形时,改变各力的顺序,可得不同形状的力多边形,但合力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并不改变。
【例2-1】 在拉环上套有在同一平面上的三根绳索,各绳的拉力分别为F1=100N、F2=150N、F3=75N,各力的方向如图2-3(a)所示,试用几何法求三个力的合力。
【解】 拉力F1、F2、F3的作用力汇交于O点,构成平面汇交力系。选定比例,按力多边形法则依次画出F1、F2、F3,如图2-3(b)所示,连接AD,则矢量AD⇀代表合力R,依比例尺量得:
图2-3
相关文章
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解析法。图2-3力的分解图2-4各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解:根据式(2-3)、式(2-4),列表计算如下:2.合力投影定理为了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必须先讨论合力及其分力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的关系。图2-8例2-2图解析法。......
2025-09-29
矢量关系式为或简写为若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力多边形变成一条直线,合力为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几何法对力系进行合成,对于平面汇交力系,并不要求力系中各分力的作用点位于同一点,因为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只要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即可。另外,几何法只适用于平面汇交力系,而对于空间汇交力系来说,由于作图不方便,用几何法求解是不适宜的。......
2025-09-29
建筑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体来说,建筑力学将讨论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力系的简化和力系平衡问题。......
2025-09-30
由于约束的类型不同,约束反力的作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下面介绍在工程中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特性。(一)柔索约束由柔软且不计自重的绳索、链条等构成的约束称为柔索约束。所以,柔索的约束反力通过接触点,沿柔索中心线而背离所约束的物体,通常用符号T表示。物体A所受的约束反力T如图1-9所示。约束反力XA、YA对应于约束限制移动的位移;约束反力偶mA对应于约束限制转动的位移。......
2025-09-30
2)活荷载是指在施工或建成后使用期间可能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如果分布荷载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作用且其大小在各处都相同,这种荷载称为均布荷载。例如,上面所述梁的自重按每米长度均匀分布,称为线均布荷载;又如上面所述的楼面荷载,按每单位面积均匀分布,称为面均布荷载。静力荷载的特点是该荷载作用在结构上时,不会引起结构振动。......
2025-09-30
在选取其计算简图时,可根据实际构造和约束情况进行。在计算简图中,通常可将结点分为铰结点和刚结点两种。事实上,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杆件之间所产生的转动也相当小,所以,该结点应视为铰结点。因而,刚结点对杆端有阻止相对转动的约束力存在,既除产生杆端轴力和剪力外,还引起杆端弯矩。计算时这种结点应视为刚结点,其计算简图如图1-23所示。......
2025-09-30
截切立体的平面称为截平面,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截交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称为截断面。求平面立体的截交线时,首先应确定平面立体的原始形状,进而分析其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再分析截平面相对投影面和平面立体的位置,明确截交线的形状和投影特性,如积聚性、类似性等。分析截平面P与正四棱锥的四个侧棱面均相交,所以截交线为四边形。......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