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烟草专家梁运祥:创新育苗技术,获毛主席嘉奖

烟草专家梁运祥:创新育苗技术,获毛主席嘉奖

【摘要】:梁运祥,襄城县孙祠堂乡张村人。梁运祥襄城解放后,任村农会主席、农业生产合作社烤烟技术员,1956年,从薯类温床育苗受到启示,设想烟草早育苗、育壮苗的新方法,创造出“阳畦双层覆盖育苗法”,使烟草移栽的时间,较过去提前一个节令。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给梁运祥寄来一张毛主席同他合影的照片和一封短信。

梁运祥(1902—1976),襄城县孙祠堂乡张村人。省农业劳动模范,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梁生于贫寒农家,自幼跟随父亲给地主种地。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对烟草的种植、烘烤技术尤为熟练。

梁运祥

襄城解放后,任村农会主席、农业生产合作社烤烟技术员,1956年,从薯类温床育苗受到启示,设想烟草早育苗、育壮苗的新方法,创造出“阳畦双层覆盖育苗法”,使烟草移栽的时间,较过去提前一个节令。移栽后,根据土地肥瘠、天气变化和生长情况,以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等措施,“促进”或“控制”烟草的生长。是年,他所种的烟草亩产获175公斤的好收成。次年在全县推广,使全县大面积烟田单产由过去的75公斤增长到125公斤。

梁曾先后被派往安阳、江西赣州等地辅导烟草生产,传授技术。1958年,出席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县委聘为农业顾问,常应邀参加省、地、县召开的农业科技研讨会。他在农业生产中,善于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当地的传统经验进行实验,取得成效后推广应用。他所总结的“掌握烟草生长促与控的辩证关系,促使质和量统一”的经验,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时,在城北小张庄炕房外见到了梁运祥,亲切地和他握手交谈,问:“烟为什么要炕?太阳晒行不行?”等,他条理分明地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甚为高兴。一个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给梁运祥寄来一张毛主席同他合影的照片和一封短信。1959年天气干旱,烟叶不易烘烤,他以土法测出烟叶含水量,分析烘烤应需的水分,以在烤房内放水桶、墙壁上喷水等方法,调剂干湿度,效果良好。后在全县推广,《河南日报》刊登了这一经验。20世纪60年代后,他致力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的研究,热心培养青年烟叶技术员,对全县烟叶优质高产作出较大贡献。1976年病逝,终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