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耿谆:襄城县英雄,抵击日军坦克

耿谆:襄城县英雄,抵击日军坦克

【摘要】:耿谆,字信庵,襄城县北大街人。喜爱史籍,倾慕民族英雄人物。历升机枪连少尉排长、营部中尉副官、团部上尉军械官,中条山战役后,调任上尉连长。耿谆1944年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中原。当时,15军布防洛阳,耿谆在西工西下池构筑阵地工事。5月中旬,日军以5辆坦克由龙门一线向西猛攻西下池,耿谆率全连奋力抵抗。激战中多处负伤,坚持战斗因流血过多晕倒,被送入战地医疗站,包扎后,即又返回阵地继续战斗。

耿谆(1914—2012),字信庵,襄城县北大街人。幼年家贫,仅读私塾4年。喜爱史籍,倾慕民族英雄人物。18岁从戎,入国民党陆军15军64师某连充文书上士。历升机枪连少尉排长、营部中尉副官、团部上尉军械官,中条山战役后,调任上尉连长。

耿谆

1944年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犯中原。当时,15军布防洛阳,耿谆在西工西下池构筑阵地工事。5月中旬,日军以5辆坦克由龙门一线向西猛攻西下池,耿谆率全连奋力抵抗。激战中多处负伤,坚持战斗因流血过多晕倒,被送入战地医疗站,包扎后,即又返回阵地继续战斗。对此,师部曾以“受伤不退传令嘉奖。后转移至洛阳东关,在护桥战斗中受重伤,被日军俘虏,辗转送至北京清华园战俘营。

9月,日军挑选耿谆等300名健壮战俘,押送至日本秋田县花冈町铜矿作苦役。次年1月,又有700名战俘押解至花冈,合编为一个华人劳工大队,因耿谆在千名战俘中军阶较高,被指定为劳工大队长。日军视战俘如牛马,肆意践踏,一日三餐,不得一饱。每天在泥水中劳动长达15个小时以上,在寒风刺骨、大雪没膝天气亦不停工。稍有不慎,便遭拳打足踢,甚或鞭抽铁烙。未半年,战俘因受摧残、冻馁、疾病而死者达200余人。此情此景,使耿谆如芒在背,坐立难安。于是寻机与难友刘虞卿、刘智渠、李光荣等10余人密商暴动。但深知日本四面环海,又孤立无援,举事之后,生路无望,数百名难胞必全遭涂炭,故踌躇未决。

1945年6月中旬,在一次收工返队途中,战俘薛同道因至居民家觅食,被日军发现抓回后,用皮鞭毒打殒命。全体难胞目击惨状,无不以辱我中国人太甚而愤火中烧,皆愿头断血流,亦不能坐以待毙。经慎密研究后,于6月30日夜,率队包围花冈工地看守所,击毙日军看守4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花冈暴动”。此举志在雪耻,不望幸生,原拟在举事之后挺进北海道海滨,与敌痛战一场投海自杀,以达一快!日军闻惊出动2万多人追击镇压,暴动队伍被围攻,死伤近半,大部遭逮捕。耿谆见杀敌之愿难偿,而一死之志可遂,即解下绑腿带系树自缢,昏迷中亦被捕。7月初,敌设军事法庭,由宪兵司令亲讯。耿谆慷慨陈词,承担暴动的全部责任。敌对耿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不禁拍案而起,连说“伟大”!初审后,有耿谆等12人被送入秋田县监狱。经月余审讯,开庭宣判:耿谆以杀人主谋罪判处死刑,余11人分别判处5年徒刑至无期徒刑。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始免其难。

1946年4月,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接耿谆20余人至东京,由国际法庭中国科佥事张乃文,代向横滨国际B级法庭指控原花冈工地看守所长河野正敏等虐待中国战俘的罪行。耿谆等暂留日本,待出庭作证。旋以在狱中时备受折磨,患严重脑痛,久医不愈,乃于同年11月先行回国,居原籍疗养。1948年3月,国际法庭对河野正敏等六名罪犯审讯终结,分别判处终身刑、绞刑和重劳动20年。1985年11月,日本著名进步作家、《华人在日本花冈暴动记录》的作者石飞仁和日本扎市华侨总会顾问、花冈暴动参加者刘智渠,从日本专程至襄城,请耿谆校正《记录》一书的漏误,重行修订。并转达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马等10位日本知名人士请求题词的委托。专访历时3天,耿谆向其详述了当年暴动经过,并为日本友人挥毫题词。

襄城籍全国著名作家郑旺盛著长篇纪实文学《中日民间索赔第一案》详细生动记述耿谆事迹。

耿谆自居乡疗养后,沉疴渐愈,虽年逾古稀,而精神犹佳,步履健壮,积极参加各项社交活动,为振兴地方发挥余热。1986年,补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平顶山市委员会常委。1987年4月,被选为襄城县政协副主席。2012年病逝,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