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襄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与革命老区发展

襄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与革命老区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中共中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精神和中共许昌地委的工作安排,中共襄城县委决定于1949年10月16日召开襄城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此期间,襄城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2年11月21日至26日召开的襄城县七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长白永智关于农村开展民主建政运动的报告,并就该报告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1948年1月18日襄城县第二次解放后,襄城县各级农民协会相继成立,在中共襄城县委的领导下,组织农民参加剿匪反霸、支援前线、减租减息、开展民主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爱国增产节约等重大运动。在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农民协会为消灭封建、半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巩固新生政权等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和政治的稳定,全县农民协会于1951年2月完成了历史使命后被撤消。

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中共中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精神和中共许昌地委的工作安排,中共襄城县委决定于1949年10月16日召开襄城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自1949年10月至1953年12月的4年间,襄城县共召开了7届12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历次会议根据时代发展形势和党的工作中心,分别讨论、审议、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开展爱国生产竞赛、建立乡村政权、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事项;选举产生了历届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县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和出席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在此期间,襄城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召开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条件尚不具备,民主政治建设是从创造和运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种组织形式开始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十分重视民主建政工作,强调必须认真开好足以团结各界人民共同进行工作的人民代表会议,人民政府的一切重要工作都应交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1951年4月,政务院发出《关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照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按期召开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一切重大问题应经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凡尚未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县、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应积极创造条件,以便迅速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襄城县民主建政运动自1951年9月开始,以乡为单位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是有中共党支部的地方结合整党进行民主大检查,以解决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问题。首先在农民优势还不巩固的乡村,查地主破坏,查专政建设,彻底扫除地主残余势力。然后再进行民主大检查,方式是由内而外、由上而下检查,反对不充分发动群众的形式主义,也要防止盲目的斗争扩大化。二是强化乡村人民民主专政,把地主从政治上加以分类,诸如守法的、半守法半违法的、严重违法的,要区别对待。通过乡代表会议确定管制对象,把应该被管制的地主加以管制。富农与个别地主确实从土地改革后一直是守法劳动的生产者,可通过群众加以甄别。少数富农、个别地主需要改变成分者,经乡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县人民政府批准,改变其成分,不再以富农、地主对待,但不能参加选举或吸收为干部。同时应大力整顿与发展民兵组织,健全治安委员会,以加强乡村专政工作。三是进行群众性的爱国增产总结。比爱国、比增产、比技术、比互助。这种总结应与整顿发展互助合作组织相结合,最后评选出模范工作者与模范劳动者,订出下年爱国增产计划。四是进行民主建设。整顿各级组织,进行民主选举,各级组织一律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改善乡村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方法。乡村民主建政运动经过整风会议,由点到面、由低潮到高潮、由无序到正规逐步开展。尤其是1952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三)召开的中共襄城县委扩干会议,集中力量检查批判了民主建政运动中领导上存在的思想急躁,工作浮漂,方式粗暴,走过场、赶任务的形式主义,强调深入细致依靠贫雇农,端正态度和执行收缩进行补课的方针后,民主建政工作搞得简单的乡进行补课,克服急躁、浮漂现象,联系实际深入细致地发动群众,使运动走上正规健康发展的轨道

乡村民主建政运动的主要收获。一是在对敌斗争中干部群众的斗争策略普遍得到了提高。乡村民主建政运动中抓捕归案在逃匪霸17名,逮捕法办了漏网的反革命分子;在镇反政策上做到了稳、准、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干部群众普遍增强了政策观念,避免了乱打人乱扣帽子现象。二是民主建政运动中撤换了一些群众不满意的干部,清除了干部中的一些不纯分子,法办了个别的违法分子,对干部基本上做到了教育改造,并涌现出了一批群众拥护的优秀积极分子,进入了领导行列。三是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广泛宣传政策、深入发动群众,使一部分后进群众提高了思想觉悟,初步改变了后进村和部分三类乡工作被动局面。四是经过民主建政运动,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大为减少,人民民主专政的威力大大增强,乡村干部的民主作风得到了加强,人民民主制度逐步健全。五是实现了民主建政运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使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面貌呈现出崭新气象。同时民主建政运动中也存在些缺点和不足。尤其是不少党员干部自始至终对民主建政运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不知道依靠谁为了谁,不能与贫雇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能急贫雇农之所急、帮贫雇农之所需。

1952年11月21日至26日召开的襄城县七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长白永智关于农村开展民主建政运动的报告,并就该报告作出了相应的决议。乡村民主建政运动的开展,对于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