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襄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活捉匪首廉明伦,保卫新生政权

襄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活捉匪首廉明伦,保卫新生政权

【摘要】:漏网逃跑的国民党襄城县长、匪首廉明伦负隅顽抗,继续与人民为敌。残匪头子廉明伦及其同伙继续潜伏在城东北库庄北部和颍桥一带,昼伏夜出,继续伺机作恶。人民解放军将廉明伦和县保安团长英奇珊抓获后,由中原野战军某连指战员押回襄城县,送交襄城县人民民主政府。襄城县人民民主政府代表人民群众对其进行了公开审判。从此,襄城县社会局面得以稳定、民心得以安定、生产秩序得以恢复、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

1948年1月下旬,中共襄城县委恢复组织。李瑞堂任中共襄城县临时县委书记。县人民武装是由李瑞堂和王彬从中共豫陕鄂地区带来的一个独立团,郭谨任襄城县独立团团长,李瑞堂任政治委员,王友义任副政治委员。王彬仍任襄城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襄城县人民民主政府下设秘书科、支前科和民教科。全县划分为8个区,分别设立区公所。

在刚刚获得解放的襄城人民面前存在着很多困难,党和人民还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考验。首先,农村封建的生产关系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仍然无饭吃、无地种,土地改革亟待进行。其次,连年的旱涝灾害所致的灾民仍因生活无法维持而大批逃荒要饭。再次,最主要的是国民党残余势力潜伏下来的小股武装和土匪活动仍然十分猖獗,以廉明伦为首的反动分子仍未捉拿归案。

面对困难,中共襄城县委和县人民民主政府号召全县人民组织起来抗灾救灾,发展生产,战胜困难。同时,命令县独立团指战员立即追歼恶贯满盈的残匪,要把廉明伦一伙反动顽匪立即捉拿归案。

漏网逃跑的国民党襄城县长、匪首廉明伦负隅顽抗,继续与人民为敌。他为了纠集反动残余力量反扑县城,将范四、张占祥两股土匪收编组成反动组织,即所谓的“复国军”。1948年2月,他们指使一股亡命之徒,夜间潜入县城,将街道干部和进步群众王老五、王苗林、李丙午、张明太、马天恩等9人,趁夜色绑架出城。廉明伦命匪徒将6名街道干部和3名进步群众活埋于库庄和单庙村的深井内。残匪头子廉明伦及其同伙继续潜伏在城东北库庄北部和颍桥一带,昼伏夜出,继续伺机作恶。同年3月初,他们潜入襄城和许昌公路交界处的史庄村,夜里分头将颍桥镇周庄村村长周元科、长葛县坡湖镇坡湖村长房随印和该村一进步青年杀害,投入于史庄村西头1个枯井内。匪首廉明伦欺压群众,杀害干部,血债累累,罪大恶极,一日不除,百姓一日就不得安宁。

1948年5月上旬,人民解放军解放许昌的战斗打响前,许昌地区国民党各县政府的反动头目,纷纷逃至许昌城,组成反共别动队,同那里的国民党守军部队盘踞城内,负隅顽抗。此时,许昌城周围各县已相继解放,许昌城已成为一座孤城。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炮火下,华东野战军八纵一部和中原野战军部一举攻克许昌城,千年古都许昌获得彻底解放。在解放许昌战役中,为防止敌军逃跑,解放军部队力守许昌四面城门,以断敌军后路。妄图逃窜的国民党守军和各县的反动头目,除击毙继续抵抗者外,其余均被抓获。恶贯满盈的反动头子廉明伦终究未逃法网,被捉拿归案。人民解放军将廉明伦和县保安团长英奇珊抓获后,由中原野战军某连指战员押回襄城县,送交襄城县人民民主政府。襄城县人民民主政府代表人民群众对其进行了公开审判。在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严惩匪首的呼声中,县人民公安局将廉明伦、英奇珊二犯押赴刑场,验明正身后枪决于王洛镇北寨门外。

1949年初,襄城县独立团将襄城解放时逃往武汉的国民党襄城县自卫大队长刘凤吉抓捕押回襄城,经大会公审后执行枪决。襄城县人民民主政府将长期以来欺压人民、残害百姓、杀害革命干部和进步群众而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的国民党襄城县政府反动头目予以镇压,受到襄城县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之后,各乡镇的反匪反霸工作也取得了胜利。从此,襄城县社会局面得以稳定、民心得以安定、生产秩序得以恢复、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