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襄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组织在颍桥区的斗争

襄城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组织在颍桥区的斗争

【摘要】:中共颍桥区委陈刘侯村党支部书记唐守本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艰难环境下,回本村学校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颍桥一带坚持地下党的活动。唐守本带领颍桥区委地下党员,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充分发动群众,同地方反动政权进行坚决斗争,深得群众拥护。唐守本也一面积极寻找上级党组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

1938年8月,中共颍桥区委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工作。1939年,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后,颍桥区地下党始终牢记中共豫中地委和中共河南省委领导的嘱托,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一方面精悍隐蔽,长期埋伏,保存实力,积极寻找上级党组织。另一方面秘密串联,发展进步力量,独立自主、机智灵活地同地方反动势力进行一系列的斗争。

1939年9月,中共颍桥区委负责人柴子春召集党员代表在颍河湾召开会议,中共豫中地委巡视员徐耀三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中共颍桥党支部。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共颍桥党支部委员会,于涌泉任党支部书记,董本道、宋莹灿为党支部委员。中共颍桥区委陈刘侯村党支部书记唐守本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艰难环境下,回本村学校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颍桥一带坚持地下党的活动。1939年上半年,襄城县地下党负责人刘长波、李伊朗,中共豫中地委书记张维桢,中共豫中地委巡视员徐耀三等多次到陈刘侯唐守本家中召开秘密党员会议,传达上级指示,检查布置工作。

1939年12月,李伊朗调到中共豫中地委工作。中共襄城县委的日常工作由张奎光接任。县委任命唐守本为中共颍桥区委负责人。1940年夏至1942年秋,唐守本按照县委负责人张奎光的指示,发动党员群众,开展了揭露保甲长欺压百姓的滔天罪行、打击国民党乡村政权中的邪恶势力的活动。这些国民党地方政权的反动势力,配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破坏抗日,造谣惑众,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抓兵、筹饷、征粮,压迫进步群众,迫害共产党员。在唐守本的带领下,先后撤掉3个伪保长,又发动群众选出了3个能为老百姓撑腰办事的开明保长。谭庄村进步青年谭甫成是经群众选举的开明保长。谭庄村小学进步教师谭隆昌(谭和尚)积极支持和协助谭甫成的工作,为群众排优解难。1941年春,干旱无雨,小麦严重减产,很多乡村庄稼绝收。而国民党政府分派到农户头上的“皇粮”一点也不减少。群众家家户户缺粮断炊,实在拿不出粮食上缴。而国民党地方政府一天几次派人催逼。谭甫成急中生智,与谭隆昌商量,并征得唐守本的同意和支持,强行要求村上的几家富裕大户把全村所有农户的公粮顶替交齐,以解燃眉之急,待来年庄稼收成后农户们再如数归还给各大户。

事后,有几家大户心中不满,联名把谭甫成告到国民党襄城县政府。县警察局把谭甫成、谭隆昌二人关进大牢。庭审中二人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说:“为老百姓办事,没什么罪。”1941年,谭甫成、谭隆昌在监狱惨遭杀害。唐守本带领颍桥区委地下党员,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充分发动群众,同地方反动政权进行坚决斗争,深得群众拥护。在连续撤换罢免几个保甲长后,他也遭到了国民党乡镇长和保甲长的报复。被撤掉的保甲长们纠集地方政府反动势力,以唐守本是共产党嫌疑为借口,先后两次查抄唐守本的家,妄图收集证据,置他于死地。由于地下党员提前报信,唐守本及时转移了党的文件和枪支,使敌人的阴谋未能得逞。

1942年秋,上级党组织指示中共颍桥区委要想方设法从国民党县政府获取特别通行证,护送地下党员赵子斌前往延安学习。唐守本通过安插在国民党襄城县联保处的关系,几经周折拿到一份特别通行证,与张奎光一起亲自到郏县三教堂民治中学为赵子斌送行,使赵子斌顺利地通过了国民党陕西省三原县军事封锁线到达延安,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1943年后,抗战形势更加严峻,抗战环境更加恶劣,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更加严重。为了尽快与上级党组织联系,得到上级党的指示精神,张奎光离开襄城先后到西平、鲁山、新四军五师、开封等地寻找党的上级组织。唐守本也一面积极寻找上级党组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他多次步行数百里向张奎光汇报和请示工作,以便指导中共颍桥区委的地下活动。1943年4月,唐守本到西平县合水镇向张奎光汇报工作返回后,连夜在陈刘侯村北地孙家大坟院召开党员会议,传达了张奎光代表中共襄城县委作出关于日军进犯襄城县时要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准备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缜密安排了下一阶段颍桥地下党组织的斗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