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襄城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襄城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摘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襄城县的国民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这些知识青年参加集体劳动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魄,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一定作用。在这段路程里,襄城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大胆尝试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业经营体制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系列改革工作,大胆尝试了对外开放,吸引外来资本和技术助襄发展。

全国解放后,经过国内战斗洗礼的襄城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1950年,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发动侵朝战争,襄城老区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1575人报名参军,1456人赴朝参战,其中68名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彰显了襄城老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赤诚。与此同时,襄城人民严厉镇压反攻倒算的恶霸地主和恶贯满盈的反革命分子,巩固了革命政权,大长了老区人民志气。土地改革全面完成之后,襄城县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襄城县双庙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和襄城县草寺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全省率先成立,为全省树立榜样,为襄城工作争得主动。对手工业的改造借鉴了对农业改造的方法,到1955年底,在全县参加改造的行业27个,年产值131.3万元,占手工业总产值77.3%。1956年1月,全县对手工业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襄城县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襄城县的国民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1956年7月,中共襄城县委批转《秦寺乡农业合作社实行小组包工包产和建立社员责任田的经验》得到党中央的重视和肯定,推广全国。尤其是以烟叶种植为代表的襄城农业生产成绩引人注目。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农村,盛赞“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之后,李先念、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莅襄,对襄城农业生产给予高度评价。

人民公社化后,襄城县以大队为单位普遍建立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幸福院、缝纫厂、制鞋厂等。方向虽然正确,但步子太快,使发展受到挫折。“大跃进”中的大炼钢铁、深翻土地等“大兵团作战”式的工农业生产运动,也使襄城人在前进中走了不少弯路。

1961年,襄城县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进行企业整顿,实行“关、停、并、转”,全县先后停办造纸、菌肥、冶炼、煤炭、硫磺等7个国营厂矿和大部分社办工厂;合并了水泥机电轴承农机修配等6个工厂,将盲目过渡为国营的4个工厂转为集体所有制;把不符合转厂条件的集体工厂转为自负盈亏的生产合作社。1964年,县内工业生产恢复正常。1965年,全县有地方国营工厂7个,职工237人,县、社集体工厂17个,职工748人;个体手工业从业人数520多人。工业、手工业总产值3383万元。各项社会事业都有新的进步。

水利交通事业取得一定成绩。1964年和1965年修建张庄水库和马涧沟水库。1965年襄城县在许昌地区率先将许昌至南阳公路襄城段铺筑成渣油路面,使之达到了三级公路标准。

农业整顿后,烟草事业恢复上升势头。1963年种烟面积恢复到11万亩以上,烟叶单产增至113公斤,翌年,国务院确定襄城县孙祠堂公社和山头店、茨沟、十里铺等公社的部分大队为“1.5万亩高级卷烟原料基地”,总结出闻名全国的“乔庄经验”。

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导下,教育工作取得好转,1963年,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65年,全县小学281所,在校学生95143人,入学率为81%。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有一定发展。

“文化大革命”初期,县域工业遭受冲击。1967年工业总产值下降到245.7万元。之后,缓慢恢复发展。至1976年末,全县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9个,县、社集体工业企业69个。工业总产值虽增长到2787万元,但投入成本高于产品价值,全县有6个国营、15个集体工业企业亏损。当年,亏损总额达3353万元。

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1973年在“三秋”大忙时期,全县在3个月时间里打机井650眼,修建硬渠26公里、土渠85公里,建造桥涵73座。1973年8月至1974年8月,全县共打机井2338眼,整修硬渠70公里,土渠120公里,建设水库2座,整修水库5座,新建扩建机电灌站17处,治理河道146.5公里,整理和修建梯田1960亩,使全县灌溉面积扩大到5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1973年粮食亩产946斤。1974年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襄城县粮食亩产超千斤。1966年至1975年襄城县调整粮食、烟叶种植比例,理顺烟叶优质、高产之间的关系,使烟田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平均单产在88公斤至200公斤之间,上等烟占总产量的2%以上。这段时间,全国烤烟生产经验交流会曾三次在襄城县召开。

“文化大革命”期间,襄城县颍河化行闸、北汝河大陈闸在1974年6月和11月相继破土动工,1975年7月1日同时建成,开始蓄水浇地。

襄城老区人民积极支援三线建设。1969年10月20日,襄城县三线工程民兵团1.5万余人到达焦枝铁路三线建设工地,完成交界火车站的全部基建工程,并支援交口铁路大桥的修建,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

襄城县积极动员和接纳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上山下乡。至1972年底,共接纳安置来自上海、郑州、许昌等大中城市和本县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632人。这些知识青年参加集体劳动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魄,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一定作用。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国执政经过曲折探索后找到前进方向的一段路程。在这段路程里,襄城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大胆尝试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业经营体制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系列改革工作,大胆尝试了对外开放,吸引外来资本和技术助襄发展。

2003年至2012年,县老促会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帮扶老区建设,这段时间共筛选上报老区专项资金扶贫项目21个,申请上级批准项目15个,合计资金174万元,帮助老区建医院、修筑公路、兴修水利等。同时协调帮扶资金1620万元,用于支持老区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国民经济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共襄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带领全县上下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发展提质、环境提优、幸福提升,取得令人鼓舞的可喜成绩。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末的1.5倍,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20亿元的新台阶,是“十二五”末的1.7倍。被评为“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跃居中部百强县第61位。

二是产业发展转型提速。煤炭能源产业顺利向硅碳新材料光伏新能源转型,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千亿级硅碳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比“十二五”末提高10%以上。粮食安全得到巩固,年均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公斤以上。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6个,是“十二五”末的2倍多。“襄城烤烟”“襄城红薯”成为“国”字号招牌。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8.7%,比“十二五”末提高12.1个百分点。油菜花旅游文化节、雷洞民宿、明清古街等一批旅游项目成功打造,使“千年古县”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三是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圆满完成,“三块地”改革完成耕地储备1.1万亩。“放管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市民之家建成投用,1450项行政权力事项和287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教师“县管校聘”、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等重大改革取得初步经验。5年间累计吸收利用境外资金4亿美元、省外资金221.9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26亿元。平煤神马集团、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投资集团等龙头企业持续扩大在襄投资,一批大项目先后落地建成投产。

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减免各项税费7.23亿元。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总数达到3.48万户,比“十二五”末增加30%。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获评“中国创新百强县(市)”“国家科技进步县”“国家循环经济综合标准化试点县”。

五是城乡面貌华丽蝶变。实施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首山公园等“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146个,新建城市道路39条、雨污水管网113.8公里、弱电管网93公里,打通断头路13条,改造老城区道路、排水管网19条,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河南省文明县城”。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所有行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新建农村公路698.5公里,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13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效明显,被评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县”。

襄城县城区一角

六是三大攻坚战卓有成效。3.5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县扶贫办主任冀亚伟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许昌市接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PM2.5、PM10年均浓度降幅均超过30%,优良天数增加幅度超过50%,城乡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全面完成。金融、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七是民生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五年中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48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加6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3所,城乡教育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均衡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养老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分配保障性住房2296套。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历史充分证明,襄城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紧跟党走、英勇奋斗的襄城老区人民。回顾襄城光辉的革命历程,感受老区建设的辉煌成就,让我们更加信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