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能预防和缓解疾病,不过有些食物或饮品却会加重病情。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文,盘点了生病后应该少“碰”的几种食物。美国加州内科医生克里斯汀·阿瑟博士表示,体内水分充足有助免疫系统更有效地对抗病毒感染,当病人有呕吐或腹泻等症状时,一定别喝咖啡。油炸、高脂食物会导致肠道肌肉痉挛,加重腹泻。因此,得胃病时要对这类食物敬而远之。因此,感冒流鼻涕时建议少吃辣。......
2024-01-19
题1~2:云南省大理市某中学拟建一6层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及竖向均规则。各层层高均为3.4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45m,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1.下列关于对该教学楼抗震设计的要求,其中何项正确?
(A)按9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一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B)按9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二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C)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一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D)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二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答案:(C)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附录A.0.22,大理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第一组。
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08年版)第6.0.8条,中学教学楼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08年版)第3.0.3条,应按9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该建筑高度:H=(3.4×6+0.45)m=20.85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表6.1.2,设防烈度9度、H≤25m时,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2.该结构在y向地震作用下,底层y方向的剪力系数(剪重比)为0.075,层间弹性位移角为1/663。试问,当判断是否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影响时,底层y方向的稳定系数θ1y,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不考虑刚度折减。重力荷载计算值近似取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剪力计算值近似取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A)0.012 (B)0.020 (C)0.053 (D)0.110
答案:(B)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3.6.3条及其条文说明中公式(3.6.3),
题3~5:某钢筋混凝土不上人屋面挑檐剖面如图4-1所示,屋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屋面面层荷载相当于100mm厚水泥砂浆的重量,梁的转动忽略不计。板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c=20mm。
3.假设板顶按受弯承载力要求配置的受力钢筋为12@150(HRB400级),试问,该悬挑板的最大裂缝宽度w(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10 (B)0.15
(C)0.20 (D)0.25
答案:(A)
图4-1 题3~5(Z)
解答:按每米板宽进行计算,每米板宽内钢筋面积As=754mm2
恒荷载:(0.15×25+0.1×20)kN/m2=5.75kN/m2
不上人屋面活荷载:0.5kN/m2(见《建筑荷载规范》(GB 50009—2001)表4.3.1)
悬挑板根部组合弯矩标准值: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8.1.2条规定的公式验算裂缝宽度,
ftk=2.01N/mm2αcr=2.1 Es=2.0×105N/mm2
Ate=0.5×150×1000mm2=75000mm2
as=c+d/2=(20+12/2)mm=26mm h0=(150-26)mm=124mm
4.假设挑檐根部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Mk=15.5kN·m,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Mq=14.0kN·m,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2.6×1012N·mm2,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θ=1.9。试问,该悬挑板的最大挠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 (B)13 (C)16 (D)26
答案:(B)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8.2.2条,
悬挑端位移:
5.假设挑檐板根部每米板宽的弯矩设计值M=20kN·m,采用HRB335级钢筋,试问,每米板宽范围内按受弯承载力计算所需配置的钢筋面积As(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as=25mm;受压区高度按实际计算值确定。
(A)470 (B)560 (C)620 (D)670
答案:(B)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式(7.2.1-1):
求得x=11.75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式(7.2.1-2),α1fcbx=fyAs
题6~9:某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中柱,剪跨比λ>2,截面尺寸及计算配筋如图4-2所示,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底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1=300kN,二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2=225kN。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as=as′=40mm,ξb=0.55。
图4-2 题6~9(Z)
6.若该柱为底层中柱,经验算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试问,该柱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的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才能符合规范要求?
(A)6@100/200 (B)
6@90/180
(C)8@100/200 (D)
8@90/180
答案:(D)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表11.4.12-2及有色院编《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3版P213,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应≤8d=8×12mm=96mm,四级抗震时底层柱底箍筋最小直径为8。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10.3.2条,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应≤15d=15×12mm=180mm。
故选用8@90/180,为选项(D)。
7.试问,当计算该底层中柱下端单向偏心受压的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时,对应的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7 (B)296 (C)316 (D)492
答案:(C)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11.4.16注:1轴压比N/(fcA)=300×103/(14.3×4002)=0.13<0.15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11.1.6注: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As=(314×2+113)mm2=741mm2。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3.4条及第11.4.1条,当对称配筋时,
x=γREN/(α1fcb)=0.75×300×103/(1.0×14.3×400)mm=39.3mm<ξbh0=0.55×360mm=237.3mm
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
x=39.3mm<2as′=2×40mm=8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7.3.4条2款,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第7.2.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8.假设图4-2所示的柱为二层中柱,其柱底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s′=420mm,偏心距增大系数η=1.16。试问,该柱下端按单向偏心受压计算时的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5 (B)108 (C)113 (D)117
答案:(B)
解答:已知偏心距增大系数η=1.16,
ei=580/1.16mm=50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7.3.3条,
ea=max(20,400/30)=2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式(7.3.4-4),
e0=ei-ea=(500-20)mm=480mm
M=e0×N=480×225×103N·mm=108×106N·mm=108kN·m
9.若图4-2所示的柱为二层中柱,已知框架柱的反弯点在柱的层高范围内,二层柱净高Hn=3.0m,箍筋采用6@90/180。试问,该柱下端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γRE=0.85,斜向箍筋参与计算时,取其在剪力设计值方向的分量。
(A)148 (B)160 (C)174 (D)190
答案:(C)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11.4.9条,,取λ=3N=225kN<0.3fcA=0.3×14.3×400×400×10-3kN=686.4kN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表11.1.6条,γRE=0.85,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式(11.4.9)进行计算,
题10~11:非抗震设防的某板柱结构顶层,如图4-3所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面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3.5kN/m2(含板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板有效计算高度h0=140mm,中柱截面700mm×700mm,板柱节点忽略不平衡弯矩的影响,α=30°。
10.当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与柱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65 (B)323
(C)498 (D)530
答案:(D)
图4-3 题10~11(Z)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7.7.1条,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
Fl≤0.7βhftημmh0
ft=1.71N/mm2h0=140mm μm=(700+h0)×4=3360mm
中柱:βs=1.0<2.0 取βs=2.0 αs=40
η=min{η1,η2}=0.917
Fl=0.7×1.0×1.71×0.917×3360×140N=516.33kN
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板顶均布荷载总和为:13.5×(0.7+2h0)2kN=12.97kN
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516.33+12.97)kN=529.3kN
11.当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受柱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73 (B)303 (C)351 (D)421
答案:(D)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7.7.3条,配置弯起钢筋的板,其受冲切承载力应符合:
Fl≤0.35ftημmh0+0.8fyAsbusinα
μm=3360mm,η=0.917,α=30°
Fl≤(0.35×1.71×0.917×3360×140+0.8×300×12×113×0.5)N=420.9kN<1.05ftημmh0=774.5kN
题12: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顶层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试问,该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筋的最大配筋率,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 (B)1.7% (C)2.0% (D)2.5%
答案:(A)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10.4.5条的要求:
题13:某项目周边建筑的情况如图4-4所示,试问该项目风荷载计算时所需的地面粗糙度类别,选取下列何项符合规范要求?
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条文说明作答。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答案:(C)
图4-4 题13
解答:按《建筑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7.2.1条的条文说明,可按房屋的高度和密集度来确定粗糙度类别:题图中4个区域的建筑物的净距均小于其高度的2倍,因此,每个区域的楼高即为该区域建筑物的平均高度,以最大风的风向为准,迎风半圆为2km。迎风半圆内的
,且<18m
故应为C类。
题14:按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何项不妥?
(A)材料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95%
(B)永久荷载的标准值的保证率一般为95%(C)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的保证率为50%(D)活荷载的频遇值的保证率为95%
答案:(D)
解答:根据《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第4.0.6、4.0.9、5.0.3条及其条文说明,(A)、(B)、(C)正确。
根据《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第4.0.8条及其条文说明,或《建筑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3.1.6条的条文说明,(D)错误。
荷载频遇值是对可变荷载而言,是设计基准期内荷载达到和超过该值的总持续时间与设计基准期的比值小于0.1的荷载代表值,即活荷载频遇值的保证率为90%。
题15:关于对设计地震分组的下列一些解释,其中何项较为符合规范编制中的抗震设防决策?
(A)是按实际地震的震级大小分为三组
(B)是按场地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分为三组
(C)是按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加速度衰减影响的区域分为三组
(D)是按震源机制和结构自振周期分为三组
答案:(C)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3.2.3条及相应条文说明,选(C)。
题16~21:某单层工业厂房为钢结构,厂房柱距21m,设置有两台重级工作制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四个车轮,最大轮压标准值Pk,max=355kN,吊车轨道高度hR=150mm。每台吊车的轮压分布如图4-5a所示。吊车梁为焊接工字形截面,如图4-5b所示,采用Q345-C钢制作,焊条采用E50型。图中长度单位为mm。
图4-5 题16~21(Z)
16.在竖向平面内,吊车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14442.5kN·m。试问,强度计算中,仅考虑Mmax作用时吊车梁下翼缘的最大拉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6 (B)235 (C)247 (D)274
答案:(C)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1.1条计算:依据第6.2.3条,梁需计算疲劳,rx取1.0。
17.在计算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性及连接的强度时,应考虑由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试问,作用在每个吊车轮处由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标准值H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1 (B)13.9 (C)22.3 (D)35.5
答案:(D)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2.2条:Hk=aPkmax=0.1×355kN=35.5kN
18.在吊车最大轮压作用下,试问,吊车梁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8 (B)71 (C)61 (D)52
答案:(B)
解答:根据《建筑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3.2.5条、第5.3.1条及第5.1.1条的条文说明:
动力系数取1.1;荷载分项系数取1.4
F=1.1×1.4×355×103N=546.7×103N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1.3条:
lz=a+5hy+2hR=(50+5×45+2×150)mm=575mm
19.假定吊车梁采用突缘支座,支座端板与吊车梁腹板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焊缝高度hf=10mm。支座剪力设计值V=3041.7kN。试问,该角焊缝的剪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0 (B)90 (C)110 (D)180
答案:(B)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7.1.3条及第8.2.7条第5款,内力沿侧面角焊缝全长分布:
lw=(2425-2×10)mm=2405mm
20.吊车梁由一台吊车荷载引起的最大竖向弯矩标准值Mkmax=5583.5kN·m。试问,考虑欠载效应,吊车梁下翼缘与腹板连接处腹板的疲劳应力幅(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4 (B)70 (C)66 (D)53
答案:(A)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1.5条、6.2.3条计算:αf=0.8
21.厂房排架分析时,假定两台吊车同时作用,试问,柱牛腿由吊车荷载引起的最大竖向反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913 (B)2191 (C)2081 (D)1972
答案:(C)
解答:两台吊车的轮压布置见题21图所示:
题21图
根据《建筑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第5.1.1条的条文说明及第5.2.2条,折减系数取0.95;
题22~23:某平台钢柱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为N=3400kN,柱的计算长度l0x=6m,l0y=3m。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截面尺寸如图4-6所示;翼缘钢板为剪切边,每侧翼缘板上有两个直径d0=24mm的螺栓孔。钢柱采用Q235-B钢制作,采用E43型焊条。
图4-6 题22~23(Z)
22.假如柱腹板增设纵向加劲肋以保证腹板局部稳定,试问,稳定性计算时,该柱最大压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5 (B)170 (C)182 (D)190
答案:(C)
解答:柱截面ix=221mm,iy=102mm,t=20mm(已知)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5.1.2条及表5.1.2-1计算:b类截面查表c-2 φx=0.946
c类截面查表c-3 φy=0.906
23.假设柱腹板不增设纵向加劲肋加强,且已知腹板的高厚比不符合要求,试问,强度计算时,该柱最大压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5 (B)170 (C)180 (D)190
答案:(D)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5.1.1条及第5.4.2条、第5.4.6条计算:
已知腹板高厚比不满足局部稳定性要求有效毛面积有效净面积Aen=Ae-4×24×20mm2=(200×102-1920)mm2=180.8×102mm2
题24:某受压构件采用热轧H型钢HN700×300×13×24,其腹板与翼缘相接处两侧圆弧半径r=28mm。试问,进行局部稳定验算时,腹板计算高度h0与其厚度tw之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2 (B)46 (C)50 (D)54
答案:(B)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1.3条注
A1=[700-2×(24+28)]mm=596mm h0/tw=596/13=45.8
题25~27:某钢平台承受静荷载,支撑与柱的连接节点如图4-7所示。支撑杆的斜向拉力设计值N=650kN。采用Q235-B钢制作,E43型焊条。
25.支撑拉杆为双角钢2100×10,角钢与节点板采用两侧角焊缝连接,角钢肢背焊缝hf=10mm,肢尖焊缝hf=8mm。试问,角钢肢背的焊缝连接长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0 (B)290
(C)340 (D)460答案:(A)
图4-7 题25~27(Z)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3.4.1-3、第7.1.3条及第8.2.7条计算:由式得:角钢肢背处焊缝
8hf=8×10=80<lw<60hf=60×10=600,满足要求。
26.节点板与钢柱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取焊缝高度hf=8mm。试问,焊缝连接长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90 (B)340 (C)390 (D)460
答案:(B)
解答:拉力的垂直方向分力拉力的水平方向分力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3.4.1-3、第7.1.3条计算:
27.假设节点板与钢柱采用V形坡口焊缝,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试问,焊缝连接长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30 (B)370 (C)410 (D)460
答案:(A)
解答:拉力的垂直分力拉力的水平分力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3.4.1-3、第7.1.2条计算:
题28:试问,钢结构框架内力分析时,至少大于下列何项数值时宜采用二阶弹性分析?
式中 ∑N——所计算楼层各柱轴心压力设计值之和;
∑H——产生层间侧移Δu的所计算楼层及以上各层的水平荷载之和;
Δu——按一阶弹性分析求得的所计算楼层的层间侧移;
h——所计算楼层的高度。
(A)0.10 (B)0.15 (C)0.20 (D)0.25
答案:(A)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2.8条及式(3.2.8-3)注1及条文说明。
题29:某多跨连续钢梁,按塑性设计。当选用工字形焊接断面,且钢材采用Q235-B时,试问,其外伸翼缘宽厚比的限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 (B)11 (C)13 (D)15
答案:(A)
解答: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9.1.4条及表9.1.4的规定。题30~32:某单层、单跨有吊车砖柱厂房,剖面如图4-8所示。砖柱采用MU15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屋盖为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柱间无支撑;静力计算方案为弹性方案,荷载组合考虑吊车作用。
30.当对该变截面柱上段柱垂直于排架方向的高厚比按公式进行验算时,试问,其公式左右端数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6<17 (B)6<22
(C)8<22 (D)10<22
答案:(C)
图4-8 题30~32(Z)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5.1.3条,弹性方案,变截面柱上段的计算高度:
H0=1.25×1.25×Hu=1.25×1.25×2.5m=3.906m
高厚比为: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1.1条,砂浆强度等级M10>M7.5μ1μ2[β]=1.3×17=22.1 所以选(C),8<22。
31.该变截面柱下段柱排架方向的高厚比按公式进行验算时,试问,其公式左右端数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8<17 (B)8<22 (C)10<17 (D)10<22
答案:(A)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5.1.3条,弹性方案,变截面柱下段的计算高度H0为
H0=H1=5.0m
高厚比为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1.1条,砂浆强度等级M10>M7.5
μ1μ2[β]=17
所以选(A),8<17
32.假设轴向力沿排架方向的偏心距e=155mm,变截面柱下段的高厚比β=8。试问,变截面柱下段柱的受压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仅计算排架方向。
(A)220 (B)240 (C)260 (D)280
答案:(B)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3.2.1条,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f=2.31MPa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3.2.3条,有吊车房屋、且跨度不小于9m,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的调整系数为γa=0.9×0.9=0.81
所以,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f=0.81×2.31MPa=1.8711MPa
e=155mm<0.6y=0.6×0.5×620mm=186mm
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5.1.5条的要求。
β=8,e/h=155mm/620mm=0.25,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附录D
φ=0.42
φfA=0.42×1.8711×490×620N=238.74kN
所以选(B),240kN
题33~36: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的布置如图4-9所示。墙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构造柱GZ截面为240mm×240mm;采用C20级混凝土,纵向钢筋为4根直径12mm的HRB335级钢筋,箍筋为HPB235级6@20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该墙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00kN/m、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
提示:①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作答。
②计算中不另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图4-9 题33~36(Z)
33.该墙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时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E(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0.12 (B)0.16 (C)0.20 (D)0.24
答案:(D)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3.2.2条,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为
fv=0.14MPa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5.1.3条,住宅的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
重力荷载代表值在半层高处产生的墙体截面平均压应力σ0: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7.2.7条,当时,砌体抗震
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1.7
fvE=ζNfv=1.7×0.14MPa=0.238MPa
34.假设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1.5,当不考虑墙体中部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时,试问,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30 (B)540 (C)450 (D)360
答案:(A)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3.2.2条,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为fv=0.14MPa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7.2.7条,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
系数ζN=1.5,
则,fvE=ζNfv=1.5×0.14MPa=0.21MPa
墙体横截面面积A=0.24×11.24m2=2.6976m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5.4.2条,γRE=0.9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7.2.8条,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为:
35.假设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1.5,考虑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试问,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00 (B)590 (C)680 (D)770
答案:(C)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7.2.8条,考虑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为:
墙体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为fvE=ζNfv=1.5×0.14MPa=0.210MPa
墙体的横截面面积为A=0.24×11.24m2=2.6976m2
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面积为
Ac=2×0.24×0.24m2=0.1152m2<0.15A=0.4046m2
A-Ac=(2.6976-0.1152)m2=2.5824m2γRE=0.9
中部构造柱参与工作系数ζζ=0.4
中部构造柱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1MPa
墙体约束修正系数 ηc=1.0
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为
As=2×452mm2=904mm2(配筋率0.785%>0.6%,且<1.4%)
所以,
36.假设图4-9所示墙体中不设置构造柱,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仍取ζN=1.5,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30 (B)570 (C)420 (D)360
答案:(B)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3.2.2条,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为
fv=0.14MPa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7.2.7条,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1.5
则,fvE=ζNfv=1.5×0.14MPa=0.21MPa
A=0.24×11.24m2=2.6976m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5.4.2条 γRE=1.0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7.2.8条,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为
题37~39:某住宅楼的钢筋砖过梁净跨ln=1.50m,墙厚为240mm,立面见图4-10,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10混合砂浆砌筑。过梁底面配筋采用3根直径为8mm的HPB235钢筋,锚入支座内的长度为250mm。多孔砖砌体自重18kN/m3。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在离窗口上皮800mm高度处作用有楼板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10kN/m,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5kN/m。
37.试确定过梁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墙体荷载计算时不计抹灰自重。
图4-10 题37~39(Z)
(A)18 (B)20 (C)22 (D)24
答案:(C)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7.2.2条:楼板荷载作用于高度hw=800mm<ln=1500mm处,应计入楼板传来的荷载;过梁高度hw=800mm>ln/3=500mm,取500mm高墙体荷载作为梁的自重
过梁自重标准值为:gk1=0.24×18×1.5/3kN/m=2.16kN/m
过梁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p=γG(gk+gk1)+γQqk=1.2(10.0+2.16)+1.4×5.0=14.592+7.00=21.592(kN/m)>1.35(10.0+2.16)+1.4×0.7×5.0=16.416+4.9=21.316(kN/m)
38.试问过梁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 (B)21 (C)17 (D)13
答案:(B)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2.3条: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为:M=0.85h0fyAs
h=800mm,as=20mm,h0=h-as=(800-20)mm=780mm
fy=210MPa,As=3×50.24mm2=150.72mm2
M=0.85×780×210×150.72kN·m=20.98kN·m
39.试问过梁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γa=1.0。
(A)12 (B)15 (C)22 (D)25
答案:(C)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5.4.2条: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V=fvbzz=2h/3=2×800/3=533mm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表3.2.2,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为;fv=0.17MPa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5.4.2条,V=fvbz=0.17×240×533×10-3kN=21.7kN
题40: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框架填充墙砌体时,试指出以下的几种论述中何项不妥?
(A)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B)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
(C)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超过3皮
(D)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水平和竖向砂浆饱满度均不应小于80%
答案:(C)
解答: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第9章相关条文,知(C)不妥。
食疗能预防和缓解疾病,不过有些食物或饮品却会加重病情。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文,盘点了生病后应该少“碰”的几种食物。美国加州内科医生克里斯汀·阿瑟博士表示,体内水分充足有助免疫系统更有效地对抗病毒感染,当病人有呕吐或腹泻等症状时,一定别喝咖啡。油炸、高脂食物会导致肠道肌肉痉挛,加重腹泻。因此,得胃病时要对这类食物敬而远之。因此,感冒流鼻涕时建议少吃辣。......
2024-01-1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9.4.6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连梁的砌体材料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砌块不应低于MU10;2.砌筑砂浆不应低于Mb7.5;3.灌孔混凝土不应低于Cb20。采用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柱或壁柱,当轴向荷载较小时,可仅在孔洞配置竖向钢筋,而不需配置箍筋,具有施工方便、节省模板,在国外应用很普遍;而当荷载较大时,则按照钢筋混凝土柱类似的方式设置构造箍筋。......
2023-09-17
1)截面设计对称配筋时,截面两侧的配筋相同,即As=A′s,fy=f′y。代入式即可求得钢筋面积:2)截面复核可按不对称配筋的截面复核方法进行验算,但取As=A′s,fy=f′y。已知条件同例5.4,设计成对称配筋。本题与例5.4比较可以看出,当采用对称配筋时,钢筋用量需要多一些。综上可知,在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中,能利用的只有力与力矩两个平衡方程式。......
2023-09-19
由前述可知,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方法,不论A′s是未知还是已知,都基本上与双筋受弯构件相仿。因截面配筋已知,故可按图5.18对N作用点取矩求x。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承载力复核无论是设计题或截面复核题,是大偏心受压还是小偏心受压,除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依照偏心受压进行计算外,都要验算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轴心受压承载力。......
2023-09-19
柱中纵筋数量应按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确定;箍筋数量应按偏心受压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确定。此时可根据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条件,将这几组内力分为大偏心受压组和小偏心受压组。对于一般多层房屋中的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当计算轴心受压框架柱稳定系数,以及计算偏心受压构件裂缝宽度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时,各层柱的计算长度可按表4-11取用。......
2023-08-30
掉头其实也属于并线的一种方式,相当于从次道并入主道,所要观察的方位基本相同,但掉头涉及双向车流,因此,基本需要270°的观察范围。图解1)主干道的U字形掉头。②U字形无保护掉头。在掉头之前,观察的范围,主要是对向车道的快车道。2)普通道路上掉头。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利用路面宽度,做到一次性成功掉头,避免在马路中间倒车所引起的麻烦。确认自己后方车辆离自己较远时,迅速挂入1档,以最大角度转向掉头。......
2023-08-20
一辆帕萨特B5事故车,更换转向器后,出现安全气囊指示灯点亮及喇叭不响的故障。经过反复检查,发现是由于在拆装转向器时没有对正位置,导致安全气囊的盘式插接器不在中间位置,这样在向左或向右转动转向盘时,有一侧的导线因长度不够而被强行拉扯。②安装时必须先将转向器定中。c.将专用工具VAG1907从转向器上取下来,把六角螺塞装回转向器螺孔,并按规定的转矩拧紧。如果任意拆卸转向盘,容易造成安全气囊功能失效。......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