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安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推进教师参与质量监控的方法

西安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推进教师参与质量监控的方法

【摘要】:为使监测与保证体系真正发挥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在方案构建时,拟采取的方法如图3所示。一要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信任他们,让教师摆脱被监管、被束缚的被动状态。二要与教师多交流、多沟通,并且注意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充分调动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质量意识,自觉参与到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去。

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涉及教育理论问题,也有实施中的可操作性问题。为使监测与保证体系真正发挥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在方案构建时,拟采取的方法如图3所示。

1.以现代教育思想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的构建必须体现和反映现代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念。例如,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并不受限于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而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具有个性化、多样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时,应在重视知识讲授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学信息量传递的同时更重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在讲深讲透的基础上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确定监控标准时,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图3 教学质量监测平台构建方法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这两者既独立又互动,既制约又促进。教学中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都是能动的人,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是对这两种主体的特定行为的监控,他们既是监控的对象,也是监控的主体,因此这种监控一定要得到他们的理解、认可和配合。为此,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体系以及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要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信任他们,让教师摆脱被监管、被束缚的被动状态。二要与教师多交流、多沟通,并且注意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充分调动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质量意识,自觉参与到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去。三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其在实践锻炼中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3.切实贯彻可操作性的原则

在设计评估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可行性问题。一是时间上可行,不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二是财力上可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三是操作上可行,有较明确、便于操作的监控标准;四是效果上可行,易于为广大师生员工所接受,易于整改提高。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系统是保障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机制,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对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由于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和可变性,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保证系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4.以标准化的软件工程思想指导教学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从上述分析的教学质量监测系统的总体层次出发,从学校、学院、教研室等三个视角来设计教学质量监测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基于此,从教学资源监控子系统、教学过程监控子系统、教学信息监控子系统和教学评价监控子系统四个方面入手,完成整体系统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兼顾系统的可操作性,做到监测数据的完整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