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重点在于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这也是难点所在。通过共建、共享的校企协同长效机制,校企共建工程化优质课程资源、建立“专兼结合、团队运作”的工程化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化与工程化的专业教材、共建完善的工程教育环境等方式,使企业真正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人单位、毕业生和企业专家的反馈都肯定了学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人才培养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
2023-08-25
向海燕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向海燕,女,1975年生,会计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本科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方向为会计与公司治理。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一流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文本分析,总结了一流商科教育在培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专业特色方面的关键词,分析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共性特征及形成专业特色的三种路径。
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商科专业具有以下共性特点:注重信息技术运用但与商科教育的融合不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忽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强调学生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强调专业特色与优势。形成专业特色的三条路径主要包括:依托行业背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等。
【关键词】 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一流商科教育
201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1]。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好一流商科专业也受到了广泛讨论。目前,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以知识驱动、智慧驱动、数据驱动为发展引擎[2]的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时代对商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新商科”人才已迫在眉睫。要建好新商科一流专业,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所培养人才应该达到的标准,是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方向,是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了解,确定了内在能力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方向,具有导向价值[3]。
那么,当前我国一流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怎样的特征呢?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0—2021)》评选出的商科类10个专业全国排名前20,共200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文本分析,梳理当前我国一流商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为我国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有关西安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教学改革的文章
产教融合的重点在于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这也是难点所在。通过共建、共享的校企协同长效机制,校企共建工程化优质课程资源、建立“专兼结合、团队运作”的工程化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化与工程化的专业教材、共建完善的工程教育环境等方式,使企业真正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人单位、毕业生和企业专家的反馈都肯定了学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人才培养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
2023-08-25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对重要性的有关数据进行配合度检验后发现,实际卡方值为155.16,该结果远大于卡方检验的0.05置信区间参考值。......
2023-08-25
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人与人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道德同情、相互理解和共识。一般而言,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面对当前自媒体的对话语权的消解等作用,作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有效把握“主体间性”思想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方面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3-08-25
大学应教会学生三样东西:知识、能力、精神。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还根据“德”与“才”之间的关系把人分成四类:德才兼备是圣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庸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是小人。现在流行一种说法:“玩命的中学,轻松的大学”。大学是来学本领的,是来增强未来职业竞争力的。对于专业教育而言,质量是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放弃质量等同于慢性自杀。......
2023-08-25
[5]孔子用“一以贯之”来阐释“恕”道,正是为了强调“恕”道在君子修养过程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从而启发和引导弟子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必须把握“恕”道这个为学头脑。......
2023-08-25
中华文化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富矿,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其中,以“恕”道为枢机的德性思维,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定,必将能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参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伦理;德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8-25
就人类社会本身而言,即个体间交往顺畅,和谐共融。对于社会交往的规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6]或者更明确地说“恕道的基本精神是肯替别人着想,其基本方法是将心比心,由己之心去理解、推知他人之心。”综上所述,儒家“恕”道中所蕴含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价值观完全符合核心价值观中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等价值需求。......
2023-08-25
只有实施高水平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志趣高雅的社会精英。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把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生作为大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独立个性是德智体美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不是一律化要求。全面发展教育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这场生命自觉运动的塑造要基于个体独立人格、个人尊严、内在动机和个人价值的个性化教育。......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