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安工业大学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文本量化分析

西安工业大学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文本量化分析

【摘要】: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一流商科教育201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新时代对商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新商科”人才已迫在眉睫。要建好新商科一流专业,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向海燕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向海燕,女,1975年生,会计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本科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研究方向为会计与公司治理。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一流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文本分析,总结了一流商科教育在培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专业特色方面的关键词,分析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共性特征及形成专业特色的三种路径。

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商科专业具有以下共性特点:注重信息技术运用但与商科教育的融合不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忽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强调学生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培养、强调专业特色与优势。形成专业特色的三条路径主要包括:依托行业背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等。

【关键词】 人才培养;培养目标;一流商科教育

201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1]。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好一流商科专业也受到了广泛讨论。目前,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以知识驱动、智慧驱动、数据驱动为发展引擎[2]的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时代对商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新商科”人才已迫在眉睫。要建好新商科一流专业,必须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所培养人才应该达到的标准,是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方向,是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了解,确定了内在能力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方向,具有导向价值[3]

那么,当前我国一流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怎样的特征呢?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0—2021)》评选出的商科类10个专业全国排名前20,共200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文本分析,梳理当前我国一流商科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为我国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