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筝“双手弹”的演奏技术在元初宫中已应用。可以说,这个时期是陕西筝曲演奏技术、技巧形成的雏形、初级阶段。以周延甲先生改编的《绣金匾》与河南筝曲《双八板》为例,说明这一时段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术、技巧的运用。......
2023-08-25
一、演奏技术中指法符号统一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筝虽然形成了河南、山东、潮州、客家等几个主要流派,但演奏技术除左手的按滑揉弦技巧比较丰富外,右手的弹奏技巧只有“连弹”“花指”“四点”(勾托抹托)是最难的指法,河南、山东流派虽有“摇指”,但其长度多不超过一拍,甚至只是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刮奏也只是偶尔使用,没有连续的刮奏乐段甚至乐句。筝曲的内容一般都是各流派所在地区的曲艺、戏曲唱腔音乐。
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术随着陕西筝派的发展日渐丰富。右手摇、轮、刮、琶等技术,从最初简单的食指、大拇指两指弹奏发展至今,已从实践和理论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韵补声”是具有极强表现力的左手技术之一。右手的弹奏方式也逐渐科学化,并写有多篇有关秦筝技术、技巧、技艺方面颇有建树的文章。例如《谈古筝扫摇技巧》《筝演奏法教材》《关于古筝指法演奏符号的运用、规范、统一问题》等有理论价值的文章,都是魏军先生为陕西筝派在演奏技法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尤其是《关于古筝指法演奏符号的运用、规范、统一问题》这篇文章,以及它的续篇,都是魏军先生多年研究各个流派指法技术的心得。魏军先生在几十年间的学习与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丰富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术、技巧,取各派之长,补己之短,尤其在筝指法演奏符号方面,魏军先生历经了几年的时间,系统地学习整理了各个流派的演奏符号。
乐谱中所呈示的演奏符号是连接演奏者和作曲者的桥梁。演奏指法符号也是演绎音乐的基本规范,演奏者对这些符号的诠释首先不能忽视或理解错误,否则不但会影响到自身的演奏,甚至会误导听众对乐曲的理解。譬如,陕西筝曲中“大”字的含义,对于不了解陕西筝曲演奏技术的人来讲,是很难联想到它的实际用法的。如谱例3 所示,谱例3 是陕西筝曲《姜女泪》的片段,在高音“5”的上方指法符号写一“大”字,这是说明,这个音是要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弦来获得,如果不用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配合按弦,就不能在准确的节奏下连续地做到两个不同位置不同音上的按弦,只有用左手大拇指按弦这一演奏技巧,才能既保证节奏的准确,又避免按弦产生的痕迹音。但左手大拇指按弦技巧的运用要掌握大拇指与其他三指按弦的力度与时间的均衡,手指与手腕都要放松,在按音音高准确的情况下,在加以一定的装饰性的揉弦,进一步做到“以韵补声”的效果。这样,就能更加突出陕西筝曲的韵味。
谱例3:
另外,这里的八度双托的技巧也是陕西筝曲演奏的典型特点。八度双托将原本强调的“5”音更加地凸显,再加上左手上滑音的效果,使得乐曲的旋律听起来更加富有戏剧化的色彩,彰显陕西筝曲豪放粗犷的个性。
通过谱例3“大”字指法符号的举例,说明在乐曲的演奏技术、技巧的运用中,统一并了解指法符号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指法符号的认知,才可以在演奏中更好地诠释音乐旋律,突出乐曲的风格。因此,魏军先生多年研究的成果,对指法符号的统一和完善、筝曲的创新、筝演奏的技术与技巧等都有影响。这篇文章的完成使演奏者在自身的技术、技巧、技艺,以及基础功力的训练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筝指法演奏符号的统一,为筝艺术的发展、乐曲的创新拓宽了道路,为筝的文化艺术教育、为大专院校筝专业学科起到了积极的研究、解释作用。
二、陕西筝曲技术、技巧、技艺随筝曲的创新而发展
纵观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筝曲创作轨迹,从日新月异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理念的不断超越、作品内容的与时俱进、演奏技术的创新发展、标新立异的演奏形式,以及越来越复杂的情感素描。陕西筝曲从最初的改编民歌小曲儿、依附于有唱腔的伴奏形式中逐渐分离出来,摸索出适合陕西筝派筝曲创作的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随着时代的改革变迀,陕西筝曲的内容从五六十年代的反映阶级斗争为主转变为表达越发真实的内心思想为主旨。筝曲的曲式结构从以单段体为主的时代逐步被多段体和更为复杂的曲式结构的新时期所替代。和声调式上,由固定的单一调式衍变成现今的多调性的筝曲。演奏形式从基本的独奏形式发展为重奏、合奏,再到与西洋乐器钢琴、大提琴、双簧管、打击乐等的多元化组合,以至与民族管弦乐队、西洋交响乐队合作的诸多形式。这些种种的变化,无一不说明陕西筝派筝曲正朝着多元化、多方面的方向发展;同时体现了陕西筝人多年心血付出的成果以及从另一方面展现出陕西筝派在全国筝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秦筝文化现象也反映出社会文化意识层面的提高,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1)突出演奏技巧的创新筝曲作品
创新筝曲中技术、技巧型的演奏,依附于一定的基本功基础。这类技巧演变需要演奏者费时多练筝曲中的新技术与难度大的技巧片段。这些演奏技术、技巧是在传统演奏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了各手指的独立性,更加充分地发挥每一弹弦手指的作用。对手形、手指的弹性、关节曲度和灵活性都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总之,创新筝曲中这一类型的演奏技术、技巧更加注重技术的难度,使筝曲的风格在演奏技术、技巧、技艺淋漓尽致的发挥中更加凸现。
例如,陕西筝曲《黄陵随想》中的第三段落,双手在不同音域的快速复调性演奏,不仅是对演奏者的技术、技巧的考验,而且是对演奏者的和声、曲式、复调等理论知识是否完善的考查。想要将这段的技艺充分地展示出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技术、技巧的练习,以及对乐曲风格的掌握。
如谱例4 所示,右手的旋律音型节奏舒缓,有一种大的线条美感。左手的音型节奏密集,速度较快,与右手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极具特色。左手在演奏这段技巧时,要注意运指的指序安排,不能有换指不当造成缺音、错音的情况;指尖要有爆发力,指甲触弦位置不能太深,避免杂音过大。右手的旋律要演奏得飘逸虚渺,与左手的音型交织产生丰富的层次感。
《黄陵随想》是饶余燕先生1993年为黄陵祭祀音乐会与音乐专辑而作的。乐曲以西安鼓乐的风格为基础,运用多声、多调和钢琴演奏的某些技术,以丰富筝的音乐表现力。此曲在演奏技术上的创新应用与传统的鼓乐风格,新旧结合,交织出别有韵味的一首陕西筝曲。
谱例4:
(2)注重效果的演奏技术在创新筝曲中的应用
创新筝曲中有一些演奏技术是注重音响效果的个性化,或突出意境的明确性。这种演奏技术要求演奏者有对音响的敏感度和想象力。例如,用刮奏、花指、拍击琴弦、琴板等演奏技巧模仿风声、水声,以及打击乐等的效果,渲染乐曲表达的意境或情绪。这些演奏技术、技巧与技艺的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筝的音乐表现力,激发演奏者的表演欲望,使筝的潜力不断地被挖掘、发现,促进筝的曲目创新及演奏技术、技巧、技艺的发展。
例如,陕西筝曲《黄陵随想》的引子,全曲的开篇第二小节,作者就运用在筝琴码左侧连续地刮奏,映衬出一种凄凉悲怨的气氛。如谱例5 所示,在右手弹奏低音“4”左手饰以上滑后加以颤音即奏倍低音“5”的回音式的音响后,左右手同时在筝码左侧弹奏无固定音高和旋律的、类似在筝右侧通常双手同时弹奏的“合弦音”的弹奏方法之后,双手在筝码左侧连续的刮奏,要注意这个刮奏是由弱渐强的,不能是同一个力度的演奏,否则就失去了它在这里的意义。运用这一演奏技巧不仅能达到声响与意境渲染的效果,更能体现出陕西筝曲的凄凉、哀怨的风格特点。
谱例5:
《竹韵》是魏军先生2004年创作的一首筝曲小品。此曲借以古琴诸多的演奏技术、技巧来表达曲作者借竹的精神赞颂友人的品质。曲中大段的泛音技巧的运用,对作品的内容表达十分贴切。泛音技巧的演奏需注意的是,双手在琴弦上的位置,以及左右手的时间差的掌握,左手不能离弦太快,这样,右手就会弹到实音,而左手离弦太慢,右手又会弹不响音,影响旋律的进行,只有双手找对弹奏泛音的位置,左手约处于弦长的二分之一处,右手弹奏的手指要有弹性,不能用蛮力,弹奏出的“泛音”要空灵缥缈、玲珑剔透,尤其是连续的音阶泛音列,更要注意演奏方法。《竹韵》这首筝曲中的泛音技术的运用为作品的风格呈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香山射鼓》中演奏技术、技巧、技艺的综合体现
《香山射鼓》是曲云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热”中产生的一首作品。当年,她受邀参加陕西省筹办的大型巡回舞台晚会“仿唐乐舞”,为此结合自己跟随西安鼓乐艺人赴秦岭终南山朝山拜佛的经历,创作了这首“仿唐筝乐”。该作品曾荣获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及全国民族器乐“山城杯”大赛优秀作品奖。《香山射鼓》被评为优秀作品时,《秦筝》中对其有着高度的评价:“从形式到内容、从乐曲旋法到弹奏技巧,都是缘古籍而寻声,参文物而觅古。”
《香山射鼓》取材于西安鼓乐曲牌,以《柳青娘》为基调,与《月儿高》《香山射鼓》等四首曲牌连缀而成,描绘了幽静的山谷、高耸的庙宇、虔诚的祈祷、深情低唱的富有诗意般的音乐画面。
谱例6 是此曲的华彩散板。釆用了音型模进、拉宽等速度变化,双手交替的不同音区的弹奏,紧接着下行刮奏接以右手急速密摇,左手伴随着音高的变化给予不同的按颤,力度上从到PPP 的夸张迅速地变化,追寻诗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梦中境界。
谱例6:
谱例7 短暂的停顿,由左手在低音区小指拨弦,右手在高音区同音上的琶音,双手一唱一和,一问一答,错落有致,仿佛山间庙中云锣、钟鼓的竞相鸣奏,金石之声回旋于云雾山谷之中的意象。
谱例7:
乐曲的末段(谱例8)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运用西安鼓乐古谱中的一种锣鼓点来表现狂欢热闹的场景。在此乐段的结束处,作者釆用了唐代音乐的一种终止式:“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即在很多快速的促拍之后,将乐句突然刹住,紧接着连接乐曲的结尾句。演奏技术以陕西省蓝田县水陆庵佛寺群雕中生动的双手弹筝人为依据,引用了双手交替的手法。双手弹奏要“点子”清晰,力度均衡,反复弹奏第二遍时,在力度与速度上与第一遍都要形成一定的对比。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大撮接托劈,右手大指要弹得干净利索,不能拖泥带水,要表现愉悦欢腾的心情。
谱例8:
结束句的突慢(谱例9),带出右手摇指左手刮奏,似乎一种恋恋不舍、流连忘返,祈盼明年香山再聚的意犹未尽之感。演奏时要注意摇指的力度、左手的刮奏均是渐弱直至余音消失,是一种渐变,缓隐的感觉,任凭脑海中千变万化的思绪随曲而终。
谱例9:
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者诠释的是不同的审美意境,带给欣赏者不一样的视听美感。曲云女士演奏的《香山射鼓》意境深远、古色古香、古朴典雅,通过细致入微的弹奏,描绘出深山古庙的仙境,纯净的筝声仿佛从古刹庙宇中回荡着的鼓罄、铙钹之声,余韵悠远、宁静,仿佛描写一群善男善女上山朝圣的动人情景。从她的琴声中可以感受到全身心投入音乐中的专注和静谧,通过对乐曲的真切细腻又酣畅淋漓的表现,将观众带入色彩绚丽、波澜起伏的情感世界。
有关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的文章
由此可见,筝“双手弹”的演奏技术在元初宫中已应用。可以说,这个时期是陕西筝曲演奏技术、技巧形成的雏形、初级阶段。以周延甲先生改编的《绣金匾》与河南筝曲《双八板》为例,说明这一时段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术、技巧的运用。......
2023-08-25
大拇指双托演奏衬滑音,从而表现委婉的情韵。左手在自身传统技巧的基础上,也发展了新的技巧。这种技法在陕西、河南多用,现成为陕西筝曲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法是通过长期对其他流派筝曲的学习与借鉴,并结合陕西地方音乐的风格表现特色,采诸派筝技法之所长,而形成了陕西特有的演奏技法。......
2023-08-25
筝曲创作再度丰收,除周延甲先生继续耕耘外,以周延甲先生的弟子曲云教授、魏军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秦筝人为这一时期秦筝乐曲的主要创作者。历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国筝会》副秘书长、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古筝考级委员会副主任。......
2023-08-25
新作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演奏的技法、技艺也丰富了音色节奏的变化,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新音响的追求效果。左手运用按音辅佐右手的大指托劈这一演奏技术与河南筝曲的演奏技术的特点几乎是一致的。如《秦桑曲》这首乐曲,是一首典型的陕西筝曲,它的技法如左手大指的按弦,右手大指大关节长摇等陕西筝曲独特的演奏技法,在此曲中运用得较多。一方面继承传统的陕西筝曲的技术、技巧,一方面融入了现代的快速指序演奏技巧。......
2023-08-25
下面就《五陵吟》一曲的创新技术、技巧做以下概述。创新的演奏技术在这里对乐曲风格和内涵的表现非常合理,也给演奏者创造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从过去的“托劈摇”过渡到现在的大段的“长摇”,这是质的飞跃,是陕西筝派演奏技术、技巧的成熟过程。陕西筝曲的创新推动了演奏技术、技巧与技艺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是对陕西筝派的发扬,更是对整个民族艺术文化的推动。......
2023-08-25
魏军,1947年出生于陕西西安,古筝演奏家、教育家、陕西秦筝学会创建人之一。魏军先生自1979年开始创作筝曲,编创、移植共24 首作品,西安鼓乐筝曲10 首、改编移植外国乐曲四首、创作型筝曲九首。魏军先生自1982年进入教学工作岗位后,逐渐与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带领教师与学生赴各地、各校不断实践、演出,丰富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对理论、筝史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更好地运用到教学与创作中。......
2023-08-25
欢音音阶和苦音音阶中不仅仅在陕西地方戏曲音乐中使用,在民间歌曲和器乐作品里也十分常见,这是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对于陕西筝曲的创作,也是如此。[13]在筝作为伴奏乐器时,就已经融入地方戏曲音乐里了,而具体到陕西筝曲的创作,就不能忽视对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借鉴和引用。......
2023-08-25
《竹韵》谱例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今,纵观筝曲的创作可看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古筝的演奏技法在不断地创新、变化并不断地超越。这是陕西筝曲首次与交响乐队合作,体现出陕西筝派不仅是立足于地方性的音乐,更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文化特征。陕西筝曲的创作深受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影响,早期先生的很多筝曲创作都是经过陕西地方曲牌的改编而成,在音乐风格中没有过多的变化。......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