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派’ 的解释为:‘指立场、见解和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派’ 是阶级的一翼,是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形成的社会集团或派系;……学术、宗教……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9]一代宗师曹正先生曾以“茫茫九派流中国来形容概括中国筝的流派之多、流传之广。一般来说,艺术流派大都是自然形成的,但也不排除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创建”。秦筝陕西流派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023-08-25
“技”释义为手艺、本领。“术”是技艺和方法。技术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练。所谓熟能生巧,巧就是技术。广义讲,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自从人类社会发端开始,技术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例如,古老的保留火种的技术。技术必须借助载体才可以流传和延续传递交流。
“技巧”,就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应该属于方法的一个范畴,主要指对一种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练和灵活运用。很早在钢琴练习曲中就听说过“技巧性”练习曲。所谓乐器演奏中的技巧,是凌驾于技术之上的,是技术的更高层次的体现,技术是技巧的初级阶段。把一种技术转变为技巧,是需要大量的不断的练习、摸索规律、总结经验直到“术”成“巧”。
技巧的发展一般表现为正确的动作方式和熟练程度的递增。将表演与技巧完美结合,既加深了形象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又增加了乐曲的表现力,作品的喜怒哀乐都通过表情来体现正确、真实,以及令人信服的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需要很好地掌握演奏技巧,但这种技巧永远不该离开艺术形象。演奏者的专业技巧是为体现作品的内容服务的。因此,精湛的技巧应从属于音乐的内容。
“艺”是才能、技能、技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技艺”即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庄子在《天地篇》中说:“能有所艺者,技也。”技艺一词,不仅指工匠的技能,也指艺术活动的技巧。《战国策·赵策二》:“《中国者》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后汉书·张衡传》:“辫贞亮以为鞶兮,杂技艺以为珩。”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凡其才力技艺有过人者,皆收补禁军,聚之京师,以备宿卫。”明·唐顺之《封知府朱公墓志铭》:“彼其所谓有待者,不独操柄也。虽文辞技艺若可以自振于世者,固亦不能无待也耶?”古籍中的“技艺”反映在文化形态中,“技艺”包括着“技术”的成分,“技艺”包括“技”和“艺”两部分,“技”是技术,“艺”是艺术,“技”表达的是技能、是工巧,是改造、改善自然之物的力量和技术。“艺”表达的是法则、是情感、是心智,是塑造应用之物的智慧和情感。技艺展示了智慧,技艺表述了文化,技艺成就了文明,技艺体现了特色。
技艺与技术、技巧的联系区别:1.定义不同。技艺指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艺;技术指人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与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技巧主要指对一种生活或工作方法的熟练和灵活运用。2.技艺重在技巧,多指艺术方面;技术重在一般经验。3.技艺比技术、技巧更富于褒义的语感色彩。技艺中包含技术和技巧,是两者的最高形式。技术、技巧的目的在于技艺最终的完善。三者相辅相成,层次递进,有机地辩证统一。没有技术的基础达不到技巧的形成,更不会有技艺的表现。技术、技巧是前提条件,技艺是必然趋势和最终的表现形式。技术是依据,技巧是升华,技艺才是二者结合的最佳效果。
有关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的文章
一、综述“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派’ 的解释为:‘指立场、见解和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派’ 是阶级的一翼,是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形成的社会集团或派系;……学术、宗教……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9]一代宗师曹正先生曾以“茫茫九派流中国来形容概括中国筝的流派之多、流传之广。一般来说,艺术流派大都是自然形成的,但也不排除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创建”。秦筝陕西流派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023-08-25
魏军先生在创作中不仅继承传统、发展创新,引用外来音乐元素,较早地尝试七声音阶在筝上的定弦及演奏技法的运用,这种创新思路值得借鉴与提倡。在乐曲的创作过程中,魏军先生巧妙地运用筝的音域、音色等特点,融入了较多新的演奏技巧。......
2023-08-25
经皇帝御加序文,改《汇编》的书名为《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特许使用内府所存铜活字于1728年正式印行。笔者研读的是《古今图书集成》的第四个印本中华书局版。《古今图书集成》将清廷藏书的每一部古籍的内容离析,依主题类聚成篇,形成汇编、典、部的三层结构。《古今图书集成·筝部》结构图汇考:筝部中以年代汇集的文献,收录编者认为是“大纲”“大事”的重要音乐文献。......
2023-08-25
王建民,中国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主任。王建民所创作的作品,从音乐形式来划分,可以说是非常多样,涉及民族器乐类乐曲、交响曲,以及室内乐。王建民创作的这些作品流传广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在许多国内重要的音乐类比赛中屡获大奖。关于王建民先生,有太多数不清的头衔,无论主任、教授或是院长,在笔者心中,最贴切的称呼应该是作曲家、音乐人。......
2023-08-25
也正是这一特征,奠定了陕西筝派在筝界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二变”的要妙在于fa、si,关键是处于“变”的状态中。这种以变为特征的“动态”之音,形成了秦声的独特韵味。大唐丰富的音乐,尤其是清商乐的充分发展,更进一步确定了“二变”在华夏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秦声的总体风格特点,又是秦筝自身的音律机制和演奏功能的完美结合,是高度统一的表现。......
2023-08-25
而对于这三方面来说,最困难还属创新的阶段。它不仅要将传统继承,更要面对发展带来的多种问题,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遭遇质疑的声音。在上文中提到,自身发现问题质疑自身抑或是外界的质疑都是事物进入创新阶段的必经之路,是创新的开始。质疑并不可怕,做出改变,勇于破疑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的筝来说,不能够故步自封,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做出自身的创新。......
2023-08-25
薛琼琼是“开元第一筝手”,她在当时有个头衔,被誉为“筝长”。唐时出现如此多筝手、弹筝家,正是筝盛行于唐的要素之一。唐时期筝在弦数发生变化的同时,义爪代替手指的弹奏也体现了筝乐演奏手法的进步。唐时的筝大约在奈良时代由长安传往日本,并发展成为日本主要的民族乐器。在日本东大寺的正仓院内,至今还珍藏着奈良时代传入的四面唐制十三弦筝的残片。......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