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改革发展概况

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改革发展概况

【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仍将“秦筝归秦”作为复兴陕西筝派的学术主张,大力促进陕西筝派的发展。我院筝专业在改革开放后到目前,有了较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大跨步发展,传承与发展秦筝文化,也成为这一时期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与目的。1959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周延甲先生、高自成先生系统学习筝专业。

一、时代背景变化下音乐环境的改变

1978年后,党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方面更要打幵国门,发展对外经济,并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型。音乐作为社会大众精神层面的需要,亦随着社会变革有了新的变化和调整。党中央在文化方面实行“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方针,中国音乐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大众对音乐的需求也相比之前大有提升,开始关注其在社会中的分工及作用。而国乐的发展,更成为我国彰显世界地位的一种工具,是一个国家“软实力”[9]的体现,世界各国在认可中国的经济地位的同时,对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也变得有兴趣起来,中国打开国门,吸引了外来的目光,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时机。比如,在世界各地火热开办“孔子学院”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将其作为治国之本,更成为中国振兴华夏文明的目标之一。可见教育事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突出位置。所以中国民族乐器教育和发展也迎来了改革幵放的“春天”。

二、我院筝专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大跨步发展——传承与发展秦筝文化

我院筝专业学科,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与多元化文化并存的开放环境里,教育与教育发展建设方面也要做出改变,以面对现实、适应现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仍将“秦筝归秦”作为复兴陕西筝派的学术主张,大力促进陕西筝派的发展。但是,我们还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不能仍继续停留在原地即普及已有的乐曲及理论这个初级阶段,也不能为已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我院筝专业学科在理论方面进一步探究与发展秦筝历史,出现许许多多的文章,丰富了人们对筝这门乐器的理论层面的认知;在筝曲创作方面,涌现出更多的作曲家与新的创作筝曲,充实了视听享受;在演奏技艺方面,推出一些新的技巧,更好地完成曲目的演奏;艺术实践方面,参与社会性与民俗性的演出,将筝在各方面的发展,呈现给民众,使他们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我院筝专业在改革开放后到目前,有了较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大跨步发展,传承与发展秦筝文化,也成为这一时期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与目的。本文将在下文中一一列举并陈述。

三、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主张

(1)魏军先生:他从1979年开始创作筝曲,编创、移植共24 首作品,可谓是当代筝演奏家中较为多产的一位,他的作曲思维不断创新(下文中会解释),思路更为拓展,不拘泥于陕西风格的筝曲创作,其新作品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在理论方面的研究上,魏军先生也有自己的建树(下文罗列),为“秦筝”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例证,丰富了“秦筝”文化学习的资料;在筝技法的研究上,通过发表文章来规范筝的演奏技法。另外,魏军先生也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传授于他的学生们,培养一批批的本科生、研究生。魏军先生认为“弹筝须先重‘道’,敬业修得,身为人师,应该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学风、诚实扎实的治学态度,这是我们一辈子应该遵循的正道”。[10]这句话,不仅成为魏军先生的座右铭,而且,他的精神更影响了以后许许多多的弹筝人。

魏军先生一直致力于“秦筝归秦”,促进陕西筝派的复兴。但先生认为,我们处于历史新阶段,要与时俱进。“秦筝归秦”这一思想固然成为几代陕西筝人为之努力的方向,历史意义也是举足轻重的,但“秦筝归秦”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由于上文提到过,“秦筝”并不单单是陕西人弹的筝,甘肃人民弹奏的也是“秦筝”,只是现在他们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我们在复兴陕西筝派的过程中,还应回归历史,在实践中检验自身,追求“秦筝”的真正复兴。

魏军先生作为这一时期筝专业的领头人,筝演奏、教学、理论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是十分全面又善于钻研,实事求是又谦逊严谨的一位当代筝坛教育家。

(2)曲云老师:(女)祖籍山东平度,1946年生于西安,古筝演奏家、教育家。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59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周延甲先生、高自成先生系统学习筝专业。她的作品《香山射鼓》享誉国内外乐坛,其他作品(下文罗列)也受到一致好评。她在筝演奏上不断潜心学习各家各派的筝曲,博采众家之所长,丰富自己的技艺,开阔专业视野,被誉为“学者型的筝演奏家”。她还发表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论文,对这一时期的筝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正如曹正先生评价说:“曲入云霄,名副其实。”曲云老师也为陕西筝派的复兴一直不解努力着,将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同样作为学习“秦筝”的大本营,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弹筝人,与我院筝专业学科一同努力,达成共识,共同繁荣陕西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