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仍将“秦筝归秦”作为复兴陕西筝派的学术主张,大力促进陕西筝派的发展。我院筝专业在改革开放后到目前,有了较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大跨步发展,传承与发展秦筝文化,也成为这一时期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与目的。1959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周延甲先生、高自成先生系统学习筝专业。......
2023-08-25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1]还事实以本来面目,唯有亲身经历之人莫属。吾甚是有幸得知,我校建校初期的老领导雷家[2]老师仍居住于学校家属院内,冒昧前去打扰,雷老师很是热情,对这段历史侃侃而谈。
雷老师回忆道:“母校西北艺专(西安音乐学院前身)成立于1949年,在1954年我校的音乐和美术两大专业独立开来,音乐系独立为音专。在同年5月份,学院领导组织一次出访兄弟音专的学习活动,我与一行四位老师出访了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和天津音专(现中国音乐学院),这还是全国音乐院校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的第一批。我们四人各自分工,由于我在校期间是负责教学工作的,所以,亲身来到这些兄弟院校的一大任务就是学习它们的先进专业技术与开阔的思维。来到东北音专观看他们的演出时,一个节目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是一个筝独奏的节目,赵玉斋[3]先生演奏的《庆丰年》,在当时的西安,筝是不多见的,更令我意外的是,筝居然可以用双手演奏,原来筝还可以这样演奏,很是带劲儿。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收获。演出观看完毕,我深知我校与东北音专在许多器乐专业方面都存在差距,随后与当时东北音专校长李劫夫交谈时,我提出希望培养我校的“缺门”(缺此专业)的老师,以提高我校的整体专业水平。当时有两种办法:一是派我们的毕业生过来学习,二是派这边的老师去任教。简言之,“派出去,请进来”。有了这一原则,互相学习的工作顺利有序的展开了。
“首先在1956年的暑假,周延甲先生作为当时我校附高的毕业生,派往东北音专跟随曹正[4]先生学习筝演奏,他也是第一届跟着专科一年级学习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有,比如,张棣华、赵振宵等都是作为学校优秀学生而派往各地进行学习的。有些学生派出去学习后就留在別的院校任教了,能学成回归母校的学生都是心系学校发展的。再后来到了1956年秋冬,杨大钧[5]先生询问我校是否需要一位筝专业学科的老师,学校领导求贤若渴,真诚的态度对此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支持,就这样在1957年初,当时身为总政文工团演员的高自成先生应邀来到我校任教,担任筝专业的教师。高老师来到西安音乐学院以后,可以说,我校筝专业正式建立起来了。”
雷老师的一席话,对建校初期我院筝专业建立提供了第一手的史实资料,也为我们了解那一时期的筝专业的概况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历史依据。高自成老师自1957年来校任教,就成为我院筝专业建立的标志,对未来几十年的筝专业学科发展有着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他像一棵大树,牢牢地扎在了西安这片沃土,后来的一批批筝人都以高自成先生为榜样,兢兢业业地为这一事业而共同努力着。当然,我们还要感谢学院老一辈的领导为筝专业学科的建立,一路的扶持。
二、筝专业建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所做出的贡献
高自成先生:是享有“书山戏海,筝琴之乡”之称——山东郓城东五里高庄人,生于1918年,是我国山东筝派著名演奏家,教育家。他自幼酷爱古筝艺术,师从众多山东筝派艺人,集各家所长与精辟而自成一格,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山东筝曲的整理和改编工作,具有丰富的创作及演出实践经验。高自成先生在培养与教育新人方面贡献极大,他在总政文工团时已经参与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筝专业教学工作,这是高先生第一次将自己的技艺传授于音乐院校的学生,为后来的教学生涯奠定基础。在他1957年来西安音专任教后的30年里,将山东筝派最质朴的演奏方式带到了西安,为普及与提高大西北古筝艺术水平及演奏技艺,倾其毕生所学,培养了一批批有艺术素养和扎实演奏功底的新一代筝人,开创了许多新颖的、独具一格的筝艺技法,对陕西筝派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高自成先生来到西安后,在我院的教学中曾担任筝专业讲师、副教授、名誉教授。历任陕西秦筝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并分别于1986年、1991年、1996年三次参加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虽然高老前辈己经与世长辞,但他对筝的热爱、对筝事业的热忱定可以被奉为圭臬,我们后人也将其作为自己的标杆与榜样,他为中国筝专业的发展所做出的成就是值得我们永记的。
表1 高自成先生生平主要艺术创作与成就
三、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学科建立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恢宏的历史意义
西安音乐学院1957年正式建立筝专业,不仅填补了自1949年建校以来筝专业从系统到技术上的空白期,也为秦筝在陕西的继承与传承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筝虽然起源于“秦”,却因历史、经济、战争等不可抗拒之客观因素而销声匿迹,实在令人惋叹。筝专业能够在西安音乐学院正式建立,不仅说明了这一优秀的民族乐器的魅力与历史地位,同时也证明了我校从领导到专业教师发扬民族音乐、继承中华文明、开创新的音乐时期的坚定决心与高瞻远瞩。
(二)继往开来的现实意义
西安音乐学院作为西北唯一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辐射西北地区三省二区,地理位置与历史地位尤为重要,我曾在一篇报道中读到这样一句话:“音乐的影响是无穷的,既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也能影响一个时代的走向。”或许人们会觉得,它夸大了音乐的作用,其实恰恰相反,积极向上的音乐会使人奋进,“靡靡之音”则会让人不思进取。音乐作用的是个体,但是个体发展便成为团体,进而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音乐学院的建立是为了让大众有一个更为专业的学习、探讨、研究音乐的地方,具有权威性。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的建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筝已不多见”这一史实可谓是打破僵局的新起点、新征程。它成为复兴和发展陕西筝派的一片沃土,培养出后续一批批优秀的陕西筝人。它成为全国各个流派之间互相学习、切磋、交流的一个平台。筝这种乐器从此在陕西走向了更加专业、规范和成熟的道路。从教授、讲师到学生都有着同样的信念——学习秦筝历史,“真秦之声”[6]研习陕西筝派也就成为学科学习发展的根基与目标。
有关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的文章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仍将“秦筝归秦”作为复兴陕西筝派的学术主张,大力促进陕西筝派的发展。我院筝专业在改革开放后到目前,有了较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大跨步发展,传承与发展秦筝文化,也成为这一时期的发展的主要动力与目的。1959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周延甲先生、高自成先生系统学习筝专业。......
2023-08-25
我院筝专业学科教师队伍参见下表。自西安音乐学院筝专业、秦筝学会建立以来,各界筝人大力发展筝专业,频繁地参与社会性的演出活动,使人民大众近距离地认识和感受筝的魅力,而秦筝陕西流派也与其他流派之间进行许多交流活动,彼此互相学习。因此,我院筝专业也在社会各方面得到认可与发展。......
2023-08-25
这是全国民乐教材会议精神指导下召开的教材编选座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统一古筝技法符号》编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筝弹奏的第一套规范的指法符号,在《高等音乐院校古筝教学参考曲目》中由周延甲先生等当时我院筝科小组合编的《陕西筝曲16 首》被列为音乐艺术院校古筝专业学生的学习曲目。......
2023-08-25
众所周知,笛子在西安鼓乐的吹奏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不符合这些要求和规律,就会影响到西安鼓乐音质、音色的特性。严重问题是,有些人片面追求市场效益,把西安鼓乐的保护工作,弄得混乱不堪,无法收拾。如此,被保护的对象就变成了“新乐”,而应得到保护的真正的“古乐”反而得不到保护,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2023-11-23
西安鼓乐,虽然流行民间年代久远,受到了民间文化的浸润,因时光流逝发生了变异。西安鼓乐的谱式,属俗字谱,属于“燕乐半字谱”系统。从现存乐社使用的乐器、演职人员组成、风格特点及公用考察。然而,对乐种的传承来讲,乐社的生存是最为根本的基础。乐社是鼓乐实践、传播、传承的基地,是完成民俗行为的承载者和平台。......
2023-11-23
魏军先生从工作至今,他的创作、教学、理论研究工作,始终与秦筝紧密相连,他亲历了秦筝流派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崛起、发展、创新、再创新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心中有一个“零”的概念。他认为“道”是由“首”字作为基础的,“首”是指人的头脑、人的思想、意识。......
2023-08-25
对于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千年来一直有“史载”,而史官是执中之官,宫廷要职。历史是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筝部中所载的一切皆为历史,但是,这里仅指古代筝文化的发展过程,非文士的诗作、非臆说喻论,实载于圣经贤文中的音乐文献,大事列入“汇考”,琐细的则列入纪事中。......
2023-08-25
首先,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鼓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研究,即谱、调、律、器四个方面。西安鼓乐的研究重点也从具体形态拓展到文化价值的讨论,这些论文虽涉及文化内涵,但多偏重于“就价值论保护”的层面,或宏观泛泛而谈,“但结合民族音乐学的新发展来看,仍有许多尚待挖掘之处。因此,开辟其新的研究途径,拓宽新的研究领域,创造新的学术再生点,对于该乐种的继往开来具有重要意义。”......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