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们从演奏筝曲到研究“秦筝”的历史、衍变过程、发展历程等等方面的理论建树,都是通过几十年陕西筝人不断的实践得出的结论。究其原因是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则是实践的收获。“陕西筝派”自立风格就是不断实践的结果,最后得到大众的肯定与接受,说明实践对此认知也进行了检验。在这方面的实践,是勇于开拓最终经实践检验为可行,进一步表达了这一哲学观点的可靠性。......
2023-08-25
一、综述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派’ 的解释为:‘指立场、见解和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派’ 是阶级的一翼,是阶级利益和政治立场形成的社会集团或派系;……学术、宗教……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9]
一代宗师曹正先生曾以“茫茫九派流中国来形容概括中国筝的流派之多、流传之广。一般来说,艺术流派大都是自然形成的,但也不排除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创建”。秦筝陕西流派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筝乐器专业在西安音乐学院的开设正式提出的。提出即要发展。1957年,曹正先生建设性地提出了“秦筝归秦”的这一思想内容,旨在使源于秦地的筝再次回到秦地人民中来。周延甲先生作为“秦筝归秦”的第一实践者,将“秦筝归秦”从理论变为实践。同时,成功地使这一历史的接力棒后继有人,繁荣发展。在短短的50 多年间,秦筝陕西流派成功地完成了历史的复兴,并在“秦筝归秦”的基础上,以其强烈的“凄、苦、悲、怨”[10]的艺术特色独树一帜,在中国筝流派中大放异彩。
二、名称定位
在《继承和发扬陕西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一文中,周延甲先生明确提出了“陕西秦筝流派”这一称谓,这篇文章发表在1988年《交响》第3 期。这一阶段属于流派的探索、学习阶段,理论建设刚刚起步。之后,在陕西筝人不断深入的摸索、实践过程中,在学习、研读了筝史、筝佚文章之后,逐渐感觉到秦筝文化的深厚及历史赋予它深刻的内涵,这一概念从“陕西秦筝流派”过渡到“秦筝陕西流派”。筝发祥于秦地,并最早流行在今天的甘肃、陕西一带。“秦筝陕西流派”是对今天复兴、发展在陕西三秦这片大地上的筝乐流派的称谓。同时,“陕西流派”是被包含在“秦筝”这一文化元素背景之下的,它是“秦筝”在新时代的继续发展。
步入21世纪,长安乐派发起人鲁日融先生就全国各地筝流派及“秦派二胡”而言提出“陕西筝派”这一称谓。“陕西筝派”这一叫法简洁、明了,特别是针对国内其他筝派如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等等而言,“陕西筝派”是与国内筝乐流派名称大环境相统一的称谓。既强调地域性,又体现时代性。也是本流派迈向20世纪在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在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发挥其“仁智”的文化效用。因此,将这一流派最终定位为“陕西筝派”是较为科学的。
有关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的文章
后来,我们从演奏筝曲到研究“秦筝”的历史、衍变过程、发展历程等等方面的理论建树,都是通过几十年陕西筝人不断的实践得出的结论。究其原因是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则是实践的收获。“陕西筝派”自立风格就是不断实践的结果,最后得到大众的肯定与接受,说明实践对此认知也进行了检验。在这方面的实践,是勇于开拓最终经实践检验为可行,进一步表达了这一哲学观点的可靠性。......
2023-08-25
经皇帝御加序文,改《汇编》的书名为《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特许使用内府所存铜活字于1728年正式印行。笔者研读的是《古今图书集成》的第四个印本中华书局版。《古今图书集成》将清廷藏书的每一部古籍的内容离析,依主题类聚成篇,形成汇编、典、部的三层结构。《古今图书集成·筝部》结构图汇考:筝部中以年代汇集的文献,收录编者认为是“大纲”“大事”的重要音乐文献。......
2023-08-25
王建民,中国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乐系主任。王建民所创作的作品,从音乐形式来划分,可以说是非常多样,涉及民族器乐类乐曲、交响曲,以及室内乐。王建民创作的这些作品流传广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在许多国内重要的音乐类比赛中屡获大奖。关于王建民先生,有太多数不清的头衔,无论主任、教授或是院长,在笔者心中,最贴切的称呼应该是作曲家、音乐人。......
2023-08-25
也正是这一特征,奠定了陕西筝派在筝界独树一帜的风格特征。“二变”的要妙在于fa、si,关键是处于“变”的状态中。这种以变为特征的“动态”之音,形成了秦声的独特韵味。大唐丰富的音乐,尤其是清商乐的充分发展,更进一步确定了“二变”在华夏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秦声的总体风格特点,又是秦筝自身的音律机制和演奏功能的完美结合,是高度统一的表现。......
2023-08-25
薛琼琼是“开元第一筝手”,她在当时有个头衔,被誉为“筝长”。唐时出现如此多筝手、弹筝家,正是筝盛行于唐的要素之一。唐时期筝在弦数发生变化的同时,义爪代替手指的弹奏也体现了筝乐演奏手法的进步。唐时的筝大约在奈良时代由长安传往日本,并发展成为日本主要的民族乐器。在日本东大寺的正仓院内,至今还珍藏着奈良时代传入的四面唐制十三弦筝的残片。......
2023-08-25
在我国有文献记载的两千多年的筝史中,“秦筝”是筝乐器的最早称谓。因此,“秦筝”作为这一乐器的代名词逐渐流行开来。由于各地流派的兴起及秦筝陕西流派的复兴,“古筝”延续了“秦筝”两千多年以后对“筝”的统称。由此说明,筝确为秦人乐器,后人称之为“秦筝”。......
2023-08-25
而演奏者在演奏陕西筝曲的过程中,在熟识欢音、苦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需要靠具体的演奏技法去实现它们。因此,“按”这一左手做韵技法在演奏陕西筝曲的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