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古代筝文化精选:《古今图书集成·筝部》的全面呈现与丰富资料

古代筝文化精选:《古今图书集成·筝部》的全面呈现与丰富资料

【摘要】:就目前类书所载筝文的情况来看,《古今图书集成·筝部》较为全整地呈现了古代筝文化,且为古代筝文的检索提供了便利。论及资料丰富,《筝部》当之无愧,创类书筝文之巅峰。《古今图书集成·筝部》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筝文化概貌,较为集中地展现了筝的古文献。

一、类书筝论的辑录情况

类书,以类汇聚,为古代文士诗文取材之用。官修类书的编辑目的是“便于征引,皇帝、皇族和官员借以熟悉封建文化的全部知识”[118]。而“封建王朝大规模地编辑类书,意在夸耀王朝的‘文治之盛’ ”[119]。也正因此,中国古代类书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献,成为查阅、校勘、考证古籍的重要资料来源。

在刘熙《释名》中有“释筝”,将筝作为古籍中独立的篇章进行辑录,这种记录方式就是广义上的“释筝”。对历朝古代思想著作中的筝文进行缕析,汇录辑入类书。这对古代文士的诗文取材有益,对筝史文献的存世有利。因此,不只是《古今图书集成》中辑有筝,将筝作为独立辑录对象的书,有《北堂书抄》《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文献通考》《清稗类抄》等。

具体出处:

〔隋〕虞世南辑录《北堂书抄》卷第一百一十《乐部》六隋祕书郎虞世南撰、南海孔广陶校注《筝十一》。

〔唐〕徐坚《初学记》卷十六《乐部下》筝第二。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乐部》卷四十四《乐部四·筝》。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六《乐部》十四《筝》。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

〔清〕徐珂编《清稗类钞》《音乐类·筝》、六弦筝、轧筝。

〔清〕陈梦雷、蒋廷锡等辑录《古今图书集成》卷一百十六《乐律典·筝部》。

以上书籍多为官修,以知识为重点,但体例大都不同,所载筝文则因朝代和编撰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文献通考》虽为政书,但在内容辑录上将陈旸《乐书》中所载的筝文辑录。而陈旸《乐书》对前代和宋代的雅乐、俗乐、胡乐及乐器有详尽的说明,是这样一部文图并茂、规模宏大的音乐百科类书。因而在这里将《文献通考》列入。

就目前类书所载筝文的情况来看,《古今图书集成·筝部》较为全整地呈现了古代筝文化,且为古代筝文的检索提供了便利。在内容上虽不及《古今图书集成·筝部》所载“筝文”收录细致,但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学宝典。从曹魏时期的《皇览》到隋唐时期的官修类书,宋元时期私刻类书的盛行,到明清时期类书的“集大成”。从编辑体例的逐步完善、内容检索的科学性到浩瀚的种类数量,《古今图书集成》经过精心编撰,是历朝类书编撰之“集大成作”,其体例更近似现代的百科全书,便于检索,被视为评价较高的一部类书。

二、《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与《古今图书集成》在辑录内容上的比较

类书大都采用以类编排,由于编辑时间目的不同,因而在辑录内容与体例上就会有很大出入。其中,《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和《古今图书集成》同为类书,但在筝部辑录上有异同,将类书中所辑录的筝文做内容上比较,进一步了解古代筝文献存世概况。

《艺文类聚·筝》《太平御览·筝》与《古今图书集成·筝部》在辑录体例上的共同点:

1.皆为官修类书;

2.皆先列书名、后录原文。

3.皆取材于群经诸子、历代诗赋作品。

4.皆保存了很多古代典籍的零篇单句。

5.大体以按时代先后排列资料,只录篇目,不加己见。

《艺文类聚·筝》《太平御览·筝》与《古今图书集成·筝部》在辑录内容的比较(以图示下):

续表

①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见于《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续表

由图所示,从辑录篇数上看,《古今图书集成·筝部》因其成书年代的优势,所辑篇数最多,冠以类书之最。从辑录体例上来说,《艺文类聚》和《太平御览》各有所长,《艺文类聚·筝》的体例较为细致,即类文又类事,把事与文合编在一起,“事居于前,文列于后”[120],“文”中先诗、后赋,且对所辑文献的年代清楚标注;《太平御览·筝》只辑录了正史等相关史事中的筝文,无诗词歌赋的辑录。《古今图书集成·筝部》下属汇考、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六细目,将正史、类书、笔记小说、传记中的史事、诗词歌赋全部分门别类细化收录。周详严谨,具有创新特性。从辑录内容上来看,《古今图书集成·筝部》因其年代的优势和清朝廷的支持,所载筝文最多,且全面、细致地进行分类,对于篇目辑录更为翔实,并从本质上将其区分,是对历朝类书的继承和发展。

在《筝部》六大类中,共录古籍百余篇,其中

1.汇考类8 篇

2.艺文类38 篇诗作(35 位作者)

3.选句类15 篇

4.纪事类25 篇

5.杂录类11 篇

6.外编类5 篇(4 篇古代小说)

《筝部》所录筝文在同一类目下,按照体裁、题材和时间先后顺序罗列,井序有条。所辑录的筝文涉及年代久远,体裁多样,为历代筝文化之“集大成”。论及资料丰富,《筝部》当之无愧,创类书筝文之巅峰。

《古今图书集成·筝部》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筝文化概貌,较为集中地展现了筝的古文献。在其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古代筝文化的发展脉络,不仅仅是关于筝的文献记载,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古代音乐文献中关于乐器文献记载的一种状态。其中文献的记载,少有重复,集中地表现了筝在历朝历代的经典佳句、骚丽赋文。但客观地说,《筝部》也和封建统治阶级编修的其他音乐书籍一样,缺乏最珍贵的历代民间音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