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创作再度丰收,除周延甲先生继续耕耘外,以周延甲先生的弟子曲云教授、魏军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秦筝人为这一时期秦筝乐曲的主要创作者。历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国筝会》副秘书长、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古筝考级委员会副主任。......
2023-08-25
一、筝名
《筝部》中对筝的称谓,一般分为四类。一是从形制上加以区别的。如我们在前面所谈到的十二弦筝、十三弦筝、云和筝、轧筝等;一是从艺术效果上说的,一是从弹奏的技巧上说的,还有一种从筝的装饰上引发而来的美称。下面我们分别加以介绍。
(一)以秦为名
《因话录》:筝,秦乐也。
筝最早所出现的记载在秦地,且古代文士喜好“借代”手法来“意”会筝。因此,以秦为筝名的形式有很多。不管是何种形式,我们都可以看到筝源于秦的踪影。
1.秦声
《陈旸乐书·鼓筝》:《晋书》曰:桓伊抚筝而歌。由此观之,筝之为乐,真秦声也。
《三才图会·筝图》:隋《音乐志》曰: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也。
梁元帝《和弹筝人》其二: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
王台卿《咏筝》:惟有高秋月,秦声未可怜。
陈后主《咏筝》:秦声本自杨家解,吴歈那知谢傅怜。
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白居易《筝》:楚艳为门阅,秦声是女功。
《冥音录》:其差琴调不类秦声
2.秦筝
沈约《咏筝》: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淸曲。
唐张九龄《听筝》: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王湾《观搊筝》: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淸。
徐安贞《闻邻家理筝》:忽闻画阁秦筝逸,知是邻家赵女弹。
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王廷陈《闻筝》:楚馆明娃出,秦筝逸响传。
魏文帝《诗》:齐瑟发东舞,秦筝奏西音。
《因话录》:古制亦有十二弦者,谓之秦筝。
《资暇录》:至如箜篌,之与秦筝。
《丹铅总录》:秦筝多撮,琵琶多拶。
3.西秦
李峤《筝》: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王廷陈《闻筝》其二:曲终仍自叙,家世本西秦。
(二)以奏为名
奏,演奏、奏曲及其意象。筝的演奏手法有很多。对于此,古代文士也借用奏筝者的个中表现而以此为名。
1.鸣筝
梁简文帝《筝赋》:听鸣筝之弄响……抚鸣筝而动曲。
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李端《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嫏嬛记》:鸣筝金粟柱
唐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诗》: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2.乐中筝
杨慎《赠筝人》:肯信博陵崔十四,平生愿作乐中筝。
3.清筝
李白《邯郸南亭诗》:淸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
4.哀筝
晏幾道《菩萨蛮》(筝):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5.望夫筝
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关诗》:弦危中妇瑟,甲冷望夫筝。
以上五种奏的表现皆不一样,是筝乐在特殊环境下的表现,而弹筝、鼓筝、援筝等奏法在《筝部》是以动词出现,在筝的演奏技法中详解。
(三)以饰为名
饰,即修饰、装饰。
1.玉筝
常建《高楼夜弹筝》: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江宁府志》:汩汩寒泉泻玉筝。
2.钿筝
王台卿《咏筝》:依歌时转韵,按曲动花钿。
李峤《筝》:钿装模六律。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搊筝歌》:出帘仍有钿筝随。
温庭筠《赠弹筝者》:钿蝉金鴈皆零落。
3.云和(另作解)
《陈旸乐书·云和筝》:唐《清乐部》有云和筝,盖其首象云。
朱曰藩《筝》:日者西园宴,云和独未收。
4.鸿筝
梁江淹《灯赋》:映绣柱之鸿筝。
5.玳瑁筝
元稹《诗》:尽日风吹瑇(玳)瑁筝。
6.银装筝
《宋书·何承天传》:承天能弹筝,上赐银装筝一面。
7.素筝
魏曹植《幽思赋》:搦素筝而慷慨,扬大雅之哀音。
《北齐书·李元忠传》:元忠弃官还家,潜图义举。会高祖率众东出,便自往奉迎。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
除此以外,《筝部》中还出现有颂琴、风筝、风琴、轧筝等似筝之名,因为与筝的关系还属于考证中,暂不列入。
二、筝制
筝的形制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而这变化在《筝部》中并没有专设篇章。但是,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筝的大概形制、尺寸等印记。
(一)形
1.筝的尺寸
(1)汉魏时的筝
《陈旸乐书》十二弦筝:阮瑀曰:身长六尺,应律数也。魏阮瑀《筝赋》:身长六尺。
按东汉文学家阮瑀的《筝赋》所载,筝长六尺,以汉代“度制”换算如下:
汉魏时的筝与现在常用(约160cm)的21 弦筝相比,身形明显较小,略似正仓院的“七弦桐木琴残阙”——准[48]。
(2)骠国国乐筝
《唐书·南蛮骠国传》:贞元[49]中,骠国进乐人,其工器有筝……长四尺……广七寸,腹阔八寸,尾长尺余。
合璧唐西舍利献其国乐,至成都筝二,其长四尺。
此处详细记载了唐代“骠国国乐筝”的性质尺寸。这一点,是筝图记载中所没有的。按唐代“度制”有大尺和小尺[50]两种。其中,大尺运用较普遍。换算:
因此,骠国国乐筝与现在筝相比较,明显长且大。
(3)明代的
《明会典·大乐制度》:八架,每架用楸木为质,长三尺九寸。
《明会典》主要记录明代的典章制度,因此对筝的大小精确到寸。而明代的“度制”有三种:裁衣尺、量地尺和营造尺。此处以裁衣尺的度制换算:
谨按《筝部》文献来看,明代的筝较汉魏时的筝,略小;较唐时的骠国国乐筝而言,仅为其三分之二。
2.筝甲的尺寸
《筝部》中关于指甲的尺寸有如下记载:
《梁书·羊侃传》:有弹筝人陆太喜,着鹿角爪长七寸。
《旧唐书·音乐志》:《清乐》筝,用骨爪长寸余以代指。
《陈旸乐书·十二弦筝》:而唐唯清乐筝十二,弹之为鹿骨爪,长寸余代指。
《陈旸乐书·鹿爪筝》:有弹筝陆太喜者,着鹿骨爪,长七寸。
从文献中看,关于筝甲的尺寸,有梁代、唐代两个时期的记载,目前对筝甲最早有所载的是纪传体史书《梁书》。南朝梁时所用的筝甲与唐代十二弦清乐筝所用材料大抵相同。但是,尺寸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清乐筝用甲尺寸略同于现在所用的筝甲,换算如下:
3.筝柱尺寸
关于筝柱的尺寸,《筝部》中只有一处,是《陈旸乐书》中摘引阮瑀的《筝赋》,记载如下:
宋《陈旸乐书》十二弦筝:阮瑀曰:柱高三寸三才具也。
当然,阮瑀作赋,未必会用尺来丈量筝柱。但是,以现在的筝柱就算是第二十一弦的筝柱,也少有超过7 厘米。以多年习筝的经验来看,筝柱高,则弦高张于筝,音色较为通透剔亮。从尺寸上来看,汉魏时的筝柱较大,与当时的“筝柱列于筝身”的尺寸比例来看,柱形高大且引人注目。隋末唐初诗人王绩有《三日赋》中曰:“喧赵琴而弦急,促秦筝而柱高。”这就无怪古代文士常用筝柱做文章。
晋贾彬《筝赋》:列柱参差,招摇布也。
陈氏(陶融妻)《筝赋》:列柱成阵,旣和且平。
(二)制
“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51]后汉刘熙《释乐器》中讲筝弦所“施”之高,这应是与瑟[52]比较而得。且筝弦所“施”之急,就说明筝弦紧,以我们现在的筝为例,弦紧则必然音色脆亮,有如“筝筝然也”。《释名》虽是一部训诂学著作,是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论筝名之由来,但其篇中对“筝之释”成为我们现在推论筝之所以谓“筝”的依据。简单的八个字,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筝弦,更不难想象筝形制及音响,使我们对汉代的古筝有了蒙眬的了解。
因此,我们对文献中记载的筝制进行梳理,会让我们加深对筝的了解。在《筝部》中记载了“似筝”的几件乐器,依次梳理后,皆有疑问,还须考证:
(1)南蛮骠国筝
《唐书·南蛮骠国传》:贞元中,骠国进乐人,其工器有筝二:其一形如鼍,长四尺,有四足,虚腹,以鼍皮饰背,面及仰肩如琴,广七寸,腹阔八寸,尾长尺余,卷上虚中,施关以张九弦,左右一十八柱。其一面饰彩花,傅以虺皮为别。
合璧唐西舍利献其国乐,至成都筝二,其长四尺,有四足,虚腹以鼍皮,饰背面及仰肩。
唐德宗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王遣使悉利移来朝贡,献其国乐十二曲与乐工三十五人,[53]还有“工器二十有二”:金、贝、丝、竹、匏、革、牙、角。其中丝有:凤首箜篌二、筝二、龙首琵琶一、云头琵琶一、大匏琴二。
这段载于《新唐书》中记载的二筝,对当时筝的形制描述细微。筝形如鼍,分别以鼍皮、虺皮饰背。鼍,即扬子鳄。在我国古代,曾作为一种图腾崇拜。[54]虺,蛇名,古称“土虺”的蝮蛇。这种饰物在中国的传统筝形制上是前所未见的。按照对筝尺寸大小的考证来看,骠国筝较为长大,且九弦、十八柱,而传统意义上的筝,所施弦数即为柱数。骠国筝是一种类似筝体,施弦有柱的南蛮乐器。
(2)云和筝
《陈旸乐书·云和筝》:唐《清乐部》有云和筝,盖其首象云,与云和琵琶之制类矣……三分之中,一分筝声,二分琵琶声,亦可谓知音矣。
朱曰藩《筝》:日者西园宴,云和独未收。弦张鹍转急,柱促雁相求。
朱曰藩诗中“云和”想必是也指云和筝。云和在史籍中的记载有官(乐署)、瑟、琴、筝、琵琶等。他们有何关系?
《陈旸乐书》中,云和筝与云和琵琶的“制类矣”,“云和琵琶如筝,用十二弦施柱弹之,足黄钟一均而倍六声,其首为云象,因以名之,非《周官》云和琴瑟之制也。”[55]这段载于〔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对云和筝的奏法、形制、律制有所描述。按《旧唐书》所载:“如筝稍小,曰云和,乐府所不用。”[56]在〔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所载清乐部的乐器有“云和筝,其头像云”。
林谦三先生曾在《东亚乐器考》中“关于云和”的考证:“唐代的云和一名云和筝的这一种乐器,形似小筝,具十三弦,头部有云形的装饰,槽面有若干固定柱的装置,而斜抱如琵琶来弹奏的。以其本来属于筝类而称为云和筝,又以其并有琵琶的特征,而后世有人也呼之为云和琵琶。云和、云和筝、云和琵琶,实不外乎一器之异名。这乐器出现的年代,虽因缺乏别的资料而不敢断定,然而已见于王昌龄的诗,可知盛唐时有此,大概一直流行到晚唐的。”[57]
目前对云和筝仍在考证中,但是从《筝部》中记载其音质一分筝声,二分琵琶声,可见云和筝在音色上集二者优点,很是特别。
(3)轧筝[58]
《旧唐书·音乐志》: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
《因话录》:世俗有乐器而小,用七弦名轧筝,今乃谓之。
收录于《筝部》却与筝两异的乐器。《旧唐书》曰:“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59]筝是丝属弹拨乐器,而轧筝则是拉弦乐器。其共同点是:有柱、有弦,但最大的区别就是:体形、弦数和奏法。
轧筝[60],七弦,长68.5cm,奏法是“轧”,即片竹擦弦而发音。而筝弦,就目前文献记载,体形较轧筝长大且无七弦载。轧筝一直流传到现代,在奏法上一直没有较大出入,但形制上有所延展,在唐代以后,出现了与轧筝同制的。
(4)
《因话录》:世俗有乐器而小,用七弦名轧筝,今乃谓之。如是则箫管以二物为一名,筝,以一名为二物矣。
《元史·礼乐志》:,制如筝而七弦,有柱,用竹轧之。
《明会典·大乐制度》:八架,每架用楸木为质,长三尺九寸,中虚四周乌,木边上施九弦,并柱子九面,绘金龙并彩云,文尾垂彩线,帉錔二承,以朱红漆架,四角贴金,彩色龙头四,各垂彩线帉錔。
《三才图会图说》:与筝相似。七弦,有柱,用竹轧之。
:小竹。元衎《竹谱详录·竹品谱·异形品下》:“竹,《玉篇》云:小竹。”在《中国音乐词典》(第501 页)上的注音zhēng,而据《汉语大字典》(第1249 页)查为qín。明沈榜《苑署杂记·古墨斋》引南海欧大任《伏日过李明府公署》:花前荆玉无双白,曲里声第一歌。从诗词中的语调对仗来看,应为qín。
据《筝部》的记载,元代有,但从诗文的查阅来看,其实宋代已有。
宋张元幹《瑞鹧鸪》[61]:
雏莺初啭斗尖新。双蕊花娇掌上身。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按(唐)赵璘所说,世俗中的七弦轧筝就是在唐代以前的形制,且当时称为筝。在唐以后,筝制上也发生着变化。也相对独立地发展,在明代达到鼎盛期。
(5)颂琴
《荆川稗编》:颂琴十三弦,移柱应律,其制与筝无异,古宫悬用之,合颂琴也。是知筝本颂琴,后世以其似,呼其名,遂名之曰:筝而列之俗部,使颂琴受诬,不得跻于雅,可叹也已。
在《宋史》丝之属俗部中有颂琴的记载。[62]宋诗[63]中也有见。《文献通考·俗乐部》[64]有“颂琴,沉钦韩补注谓非古之颂琴,是也。”古之颂琴是琴,据《左传·襄公二年》载:“初,穆姜使择美槚,以自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杜预注:“颂琴,琴名,犹言雅琴。”而从杨伯峻的注中看:“据(宋)聂崇义《三礼图》,颂琴长七尺二寸,广尺八寸,二十五弦。穆姜制此以殉葬。”可见,宋代的颂琴已非琴制。然则,(明)唐荆川认为,颂琴被列入俗部是因为筝的缘故。关于颂琴的源流,从以上可看出,其在宋时与筝制无异,却为何称颂琴? 在《荆川稗编》中载十三弦,而《三礼图》中是二十五弦,颂琴在宋代和明代的弦制上,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颂琴从琴制到筝制是如何演变的? 其音响又如何? 待考。
(6)风筝、风琴
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谐宫商。元微之诗:鸟啄风筝碎珠玉。高骈有《夜听风筝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僧齐己有《风琴引》云:按吴丝,调楚竹,高托天风拂为曲。一一宫商在素空,鸾鸣凤语翘梧桐。夜深天碧松风多,孤窗寒梦惊流波。愁魂傍枕不肯去,翻疑住处怜湘娥。金风声尽熏风发,冷泛虚堂韵难歇。常恐听多耳渐烦,清音不绝知音绝。王半山有《风琴诗》云: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如何清世容高枕,翻作幽窗枕上声。此乃檐下铁马也,今名纸鸢曰:风筝亦非也。
这段在《筝部》杂录中的文献引自〔明〕杨慎的《升庵诗话·风筝诗》中,这里所说的风筝因风动成音,似现在的风铃。那么,风琴和风筝一样吗? 性质如何? 风琴、风筝与琴、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此风筝与古代称为“鸢”[65]的风筝显然不同,为何同称风筝? 有无关联。风琴,在《礼记·乐记》中“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后以“风琴”指古琴,就出现了“南风琴”,曾被多次引于诗文中。那么,此处的风琴与所谓“南风琴”有何关系? 李商隐《诗》:露索秦宫井,风弦汉殿筝。此处诗文是指风筝吗? 待考。
除了上述的几种筝以外,在《筝部》中有部分筝制并未详细载入:(元)萨都剌诗中的五十弦筝和太平兴国三年(978)所贡的五弦筝待考。还有搊筝[66]、弹筝[67]、卧筝等,略过。
(三)弦
《筝部》文献中关于筝弦的记载有三个方面:弦数、弦质和弦色。
1.弦数
筝弦从最早所见的五弦发展到现在我们常用的二十一弦筝,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筝制上一直发生着变化。我们通过文献来揣摩,凭借所载的弦数来推论。弦数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变化,它直接反映着古代筝文化的变革。
现将《筝部》中涉及的筝弦整理如下:
《筝部》所载筝弦变化表
①《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音乐二》:“杂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皆十有三弦。”
②《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音乐二》:“他乐则莫与为比。乐用钟一架,磬一架,琴一,三弦琴一,击琴一,瑟一,秦琵琶一,卧箜篌一,筑一,筝一,节鼓一,笙二,笛二,箫二,篪二,叶二,歌二。”
③《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音乐二》:“如筝稍小,曰云和,乐府所不用。”
续表
这仅是《筝部》中所载文献的情况,对于筝的弦数变化,仍有大量的文献记载,我们由上图可显而易见筝弦的大致发展及增数的过程。
2.弦色
梁简文帝《筝赋》曰:“非山经之沤丝。”可见,丝弦若想音色柔和,就需要经过漂染(即,练丝)[68]。东汉已有朱弦,之后出现了翠弦和五色弦,有了色别就不宜出错,更便于演奏。弦色反映出古代筝文化中演奏技术的发展。
(1)朱弦(亦称红弦)
梁简文帝《筝赋》:朱弦在手,击重还轻。
王《夜坐看搊筝》: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搊筝歌》: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白居易《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唐代徐坚《初学记》卷十六的《筝·事对》[69]中,为方便作诗为文时引用典故,还特意将“素质”与“朱弦”做对偶。除此,在古代也有用“直如朱弦”来形容人。
(2)翠弦
张祜《听筝》: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此句将奏筝者的状态、筝弦与筝码之间的关系,描述得如此微妙,如雁行之柱遮蔽于翠弦间。
(3)五色弦
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宋史》有载“瑟……设二十五弦……别以五色,五五相次,苍为上,朱次之,黄次之,素与黔又次之,使肄习者便于择弦。”[70]筝与瑟历来有渊源,其器身长略同,在琴弦上通用也不为怪。择五色弦,练习者就可更得心应手地演奏。
3.弦质
筝弦除了在数量和颜色上,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外,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筝弦的材质也有不同,正如我们现在所用的钢丝尼龙缠弦、日本筝所用的涤纶弦[71]都已不是天然材质。据《筝部》中所载,筝弦的弦质有丝和鹍两种。
(1)丝弦
魏阮瑀《筝赋》:笼丝木以成资。
梁简文帝《筝赋》:非山经之沤丝。
梁元帝《和弹筝人》:琼柱动金丝。
《丹铅总录》:按吴丝,调楚竹。
《广异记》:忽见新丝筝弦。
八音之属:丝,其中所包括的乐器(如:琴、瑟)多用丝弦,即蚕丝所作之弦。筝,属丝,早期也是用丝弦。
(2)鹍弦
鹍,鹍鸡,古代时一种似鹤的鸟。也是乐曲《鹍鸡曲》的简称。“开元中有贺怀智,其乐器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用铁拨弹之。”[72]在史籍中,鹍弦多用于琵琶,但这并不能以偏概全。萧道管《有所思》中“销歇锦瑟张鹍弦,胡为落叶听哀蝉”清楚地写到瑟乃“张鹍弦”。可见鹍弦并不是琵琶的专利。据载,筝弦与瑟弦都有用朱弦、五色弦,因此,用相同材质的弦也是有可能的。《筝部》艺文中的明代筝诗就有记载朱曰藩《筝》:“弦张鹍转急,柱促雁相求。”
虽然在古相和歌有乐曲《鹍鸡曲》简称为“鹍”,但这上句“鹍转急”的“鹍”是与弦对,下句“雁相求”的“雁”与柱应,显然,这里是指筝弦。在《筝部》中多是诗文,器制记载较少,鹍弦的记载仅出现了一次。但是,鹍弦是否确为筝所用呢? 考证如下:
〔唐〕刘禹锡《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73]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
〔唐〕许浑《秋夕宴李侍御宅》[74]:凤管添簧品,鹍弦促柱哀。
〔唐〕唐彦谦《无题》[75]:锦筝银甲响鹍弦,勾引春声上绮筵。
〔宋〕刘筠《送高学士知越》[76]:鹤盖成阴争出饯,鹍弦促调叹离居。
三、筝奏
1.演奏方式
古代筝乐随着弦制、形制的变化,在演奏技术上必然有所反映。叶栋先生按照《仁智要录》所载,将筝的演奏法译释。我们从叶栋先生整理的唐乐古谱中,直观地看到了古代筝演奏者所使用的指法表。
筝谱《仁智要录》卷一开始部分抄录
该指法表是日抄本筝谱《仁智要录》中的记载,此书的成书年代是我国南宋。由此观之,筝在此之前已有较为完备的演奏技法。但在《筝部》中没有记录指法,是件憾事。
现将《筝部》所载的演奏方式整理如下:
(1)弹
弹,拨弄或敲打乐器。《古今韵会举要·寒韵》:“弹,鼓爪曰弹。”《字汇·弓部》:“弹,鼓琴曰弹琴。”
《陈旸乐书·十二弦筝》:而唐唯清乐,筝十二,弹之为鹿骨爪。
《陈旸乐书·云和筝》:〔唐〕《清乐部》有云和筝……于尝令客弹琴。
《陈旸乐书·鹿爪筝》:有弹筝陆大喜者。
《陈旸乐书·鼓筝》:《史记》李斯曰:弹筝,而歌者,真秦之声也。《晋书》曰:古人非特鼓而弹之。
梁简文帝《筝赋》:听鸣筝之弄响,闻兹弦之一弹。
梁元帝《和弹筝人》二首。
昭明太子《咏弹筝人》。
李峤《筝》: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
徐安贞《闻邻家理筝》忽闻画阁秦筝逸,知是邻家赵女弹。
常建《高楼夜弹筝》:明月照人苦,开帘弹玉筝。
王《夜坐看搊筝》: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
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忽弹黄钟和白纻……汝归秦兮弹秦声。
王涯《宫词》:长因下辇得先弹。
白居易《夜筝》:自弹自感暗低容。
温庭筠《赠弹筝者》。
元萨都剌《赠弹筝者》:银甲弹冰五十弦。
明张羽《赠弹筝人》。
盛时泰《听李节弹筝》。
朱有炖《元宫词》:弹罢还教合凤笙。
宋欧阳修《生查子》(弹筝)
晏幾道《菩萨蛮》(筝):弹到断肠时。
曹植《诗》:弹筝奋逸飨,新声妙入神。
《古今注》: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之歌。
《晋书·乐志》:郝索善弹筝。
《述异记》:安定西陇道,其谷中有弹筝之声,行人过闻之,谓之弹筝谷。
《宋书·何承天传》:承天能弹筝,上赐银装筝一面。
《襄沔记》:辛居士名宣仲……善弹筝。宣仲正在林中弹筝……援筝令弹。
《梁书·羊侃传》:有弹筝人陆太喜。
《魏书·孙绍传》:绍兄世元善弹筝。
《嫏嬛记》:郭暧宴客,有婢镜儿善弹筝。
《后妃传》:孝明王皇后常服宽衣,佐御膳,善弹筝鼓瑟。
《江宁府志》:席上听弹筝诗。
《盐铁论·散不足篇》: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
古诗纪王僧虔《技录》云:贵官弹筝。
《资暇录》:今弹琴。
《后山诗话退之诗》云:张文昌云:为出二侍女,合弹琵琶筝也。
《丹铅总录》:妓女弹筝。
《广异记》:河东裴晟。幼好弹筝。时有弹筝师善为新曲……欢庆之后,因求筝弹。
《冥音录》:因执筝就座,闭目弹之。
(2)鼓
敲,敲击或弹奏乐器。《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孔颖达疏:“以鼓琴鼓瑟类之,故鼓钟为击钟也。”那是说鼓琴鼓瑟是击琴击瑟吗? 按此,鼓为击,那么琴、瑟、筝也有击奏法吗?
《陈旸乐书·鼓筝》说文曰:筝鼓弦筑身乐也。《英雄记述》:袁绍使鼓筝于帐中。
《敦煌实录》:述索承宗伯夷,成善鼓筝,又张华令郝生鼓筝。
《晋书》曰:古人非特鼓而弹之,亦抚而歌之者矣。
晋傅元《筝赋》序:设之则四象存,鼓之则五音发。
《魏志·吕布传注》:《英雄记》曰: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
《敦煌新录》:索丞宗伯夷成善鼓筝。
《孔帖》:唐樊彦琛妻魏者,扬州人。闻其知音,令鼓筝。
《墨庄漫录》: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湖心有一彩舟,渐近亭前,靓妆,数人中一人尤丽,方鼓筝。
《江宁府志》:教坊李节筝歌,何元朗品为第一盛,仲交有元朗,席上听弹。
筝诗曰:愁中为鼓秋风曲。
(3)抚
抚,拨弄、弹奏。多“抚”而歌之。
《陈旸乐书·鼓筝》:《晋书》曰:桓伊抚筝而歌……亦抚而歌之者矣。
梁简文帝《筝赋》:抚鸣筝而动曲。
《桓伊传》:伊便抚筝而歌怨。
古诗纪王僧虔《技录》云: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
(4)奏
奏,作乐演奏。《诗·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郑玄笺:“乃奏,谓乐作也。”
奏,在古代也表示乐章。
汉侯瑾《筝赋》:纷旷荡以繁奏。
晋贾彬《筝赋》:赞幽兰与白雪,其始奏也。
陈氏(陶融妻)《筝赋》:奏清角之要妙,……铿锵奏曲……奏相思而不见。
李峤《筝》: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白居易《筝》:慢谈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魏文帝《诗》:齐瑟发东舞,秦筝奏西音。
(5)搊
搊,弹拨(弦乐器)。《广韵·尤韵》:“搊,手搊。”《六书故·人七》:“搊,五指抠手槛玺也。”《聊斋志异·仙人岛》:“女乃舒玉腕,如搊筝状。”用五指拨弄。搊筝多歌,在诗文中,搊筝,既是动词也是名词。
王湾《观搊筝》。
王《夜坐看搊筝》。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搊筝歌》。
盛时泰《听李节弹筝》:酒清香蔼夜搊筝。
《青楼集》:金莺儿山东名姝也,搊筝合唱。
《广异记》:云张仙唤搊筝。
(6)拂
拂,轻轻掠过、擦过。
李端《听筝》: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嫏嬛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丹铅总录》:高托天风拂为曲。
(7)按
①用手向下按。《说文·手部》:“按,下也。”段玉裁注:“以手抑之使下也。《印部》云:‘抑,按也。’ ”
②击、奏(乐器)《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转袖调弦,独奏一曲,纤手斜沾,轻敲满按。”
晋贾彬《筝赋》:抑按铿锵。
梁简文帝《筝赋》:陆离抑按。
王台卿《咏筝》:依歌时转韵,按曲动花钿。
朱有炖《元宫词》:月夜西宫听按筝,文殊指拨太分明。
(8)弄
①奏乐、演奏。〔唐〕王维《秋夜曲》:“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②乐曲,或乐曲的一段。
汉侯瑾《筝赋》:新声顺变,妙弄优游。
梁简文帝《筝赋》:学离鹍之弄响……听鸣筝之弄响……余音未尽,新弄萦缠。
王湾《观搊筝》: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李白《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搊筝歌》: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明张羽《赠弹筝人》:莺弄晚风啼复歇,鴈飞秋水断还连。
晏幾道《菩萨蛮》(筝):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全唐诗话》:会教魔女弄,不动是禅心。
《墨庄漫录》:忽闻江上弄哀筝。
(9)理
[77]弹奏。(晋)张华《上巳篇》:“伶人理新乐,膳夫烹时珍。”
②操习、温习。《汉书·张禹传》:“禹性习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箢弦。”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今乐家五日一习乐为理乐。”
徐安贞《闻邻家理筝》
《广异记》:欢庆之后,因求筝弹。复令其妹理曲,有所误错,悉皆正之。
(10)撮
《丹铅总录》:秦筝多撮,琵琶多拶。
撮,沿袭今日仍被称名的指法。〔元〕熊朋来《瑟赋》:“观其指法,则琴筝多撮,琵琶多拶,空侯多擘。”
另外,古代文士用援、搦来形容持筝的方式:
(11)持
《广异记》:持筝者、持筝妇。
(12)援:执、持。
《襄沔记》:援筝令弹。
(13)搦
魏曹植《幽思赋》:搦素箏而慷慨。
①按压。《说文·手部》:“搦,按也。”
②握、持。
在《筝部》中,筝的演奏方式有弹、鼓、抚、奏、搊、拂、按、弄、撮、理。《弹、鼓、奏、抚及其他》[78]中,将《古今图书集成》中筝、琴、瑟的弹奏手法进行过梳理,得出的结论为:“‘弹’ 的别称,并没别的意思。”在同一首诗中出现了不同的弹奏称谓时,是一种雅称,为了合辙押韵、避免重复的赋诗需要,这可能是一个方面。但是,从《筝部》中所存在的这11 种动词来看,筝在古代的演奏手法显然是多样而繁缛的。
2.筝乐改调
汉侯瑾《筝赋》: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
魏阮瑀《筝赋》:平调定均
梁简文帝《筝赋》:乍含情而移柱,或斜倚而续弦,照琼环而俯捻,度玉爪而徐牵。
梁元帝《和弹筝人》:横筝在故帷,忽忆上弦时。旧柱离移处,银带手轻持。
昭明太子《咏弹筝人》:尘多涩移柱,风燥脆调弦。
王台卿《咏筝》:促调移轻柱,乱手度繁弦。
陈后主《咏筝》: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鴈相连。
陈顾野王《筝赋》:调宫商于促柱,转妙音于繁弦,
王湾《观搊筝》: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王諲《夜坐看搊筝》:调筝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帷露纤指。朱弦一一声不同,玉柱连连影相似。
王涯《宫词》:筝翻禁曲觉声难,玉柱皆非旧处安。
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上筝》:大艑高帆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
《湖广通志》:昨夜筝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吹将别调中。
王廷陈《闻筝》:雁促玫瑰柱,莺喧锦绣筵。
朱曰藩《筝》:云和独未收。弦张鹍转急,柱促雁相求。
《敦煌新录》:索丞宗伯夷成善鼓筝,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
《荆川稗编》:颂琴十三弦,移柱应律
以上是《筝部》所载的相关“促柱”文献,共计18 处。首先,对个别字词需做详解:
(1)急弦促柱
侯瑾《筝赋》中有“急弦促柱”。急,《字汇·心部》:“急,紧也。”“张弦之急”[79],且“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80]急弦当指“上紧琴弦”。促,近,靠拢。《广雅·释诂三》:“促,近也。”筝柱在筝槽上的移动,不论是向左或向右,都是在向其他筝柱靠近。《字汇·人部》:“促,密也。”这一点,对于现在所用的筝,在弹奏日本筝曲时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
(2)平调定均
阮瑀《筝赋》中有“平调定均”。平调:汉魏六朝间,清商三调平调、清调、瑟调之一。是燕乐二十八调中得“正平调”。也就是所谓的基本调。均[81],调律。根据一定的宫商关系来为乐器调律。这是筝的定律,是在汉魏时期演奏筝乐的基本调。
(3)促调移柱
王台卿《咏筝》有“促调移轻柱,乱手度繁弦”。《乐府杂录》中载“筝只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应二十八调。”这里的“轻柱”对下句“繁弦”,是对实物之质的描述,即促调移柱。
(4)筝翻禁曲,柱非旧处
王涯《宫词》中的“翻”,当演奏讲;禁,帝王宫殿天子居所,禁曲则是宫廷乐曲。在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搊筝歌》中也有“遥知禁曲难翻处,犹自君王说小名。”看来,这是一首宫廷“新声”,需要变调翻曲,所以筝柱都移了位,非旧安之处。
(5)改调易讴
《敦煌新录》中有“改调易讴”。讴,有四义:齐声歌唱;歌唱、无乐器伴奏的歌唱;歌曲、民歌(特指齐地的歌);歌者。《汉书》礼乐志第二:“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晋书·帝纪第六》中载“讴歌者无不吟讽徽猷”。看来筝无须“解而更张”其弦,便可移柱变调,易讴而歌。
(6)“清”“浊”小考
阮瑀《筝赋》曰:故能清者感天,浊者合地。
《资暇录》:舍淸从浊。
牛龙菲先生在《索丞·雍门调及其有关的问题》[82]中有如下述:“高诱《淮南鸿烈解》所说:‘柱有前却’。《太平御览·卷第五百七十六·乐部十四》引蔡邕《月令》章句说:‘前其柱则清,却其柱则浊。’ 这里的“清”,是“前其柱”弦之张力增大,弦之音调升高之谓;这里的“浊”,是“却其柱”弦之张力减小,弦之音调降低之谓”。
简而言之,清与浊有两个含义:其一,是音高(音区)的“代名词”,对于筝演奏者来说:“前”,向右移码,则“清”,音即调高;“却”,向左移柱,则“浊”,音即降低。其二,是音质的文学表现形式。“清”,音质高亢清亮;“浊”,音质厚重低沉。
汉魏阮瑀之清浊,是指音区。他的《筝赋》蕴含着筝器之意象,此处的清浊是指筝的高音区和低音区。
而唐李济翁的《资暇录》之清浊,是指音质。在演奏时,筝的触弦简单地讲有“(肉)指拨”和“(戴)甲弹”。仅从现在来看,这两种方式拨弄筝弦的音质截然不同,前者音色自然纯厚,后者音色清越锐丽。他认为,弹筝应去“甲”用“真”,因为竹甲的音色远不及真甲音色自然柔美。
其实,在演奏筝曲前,都可能会有如下准备(图示):
上弦:
简文帝《筝赋》:乍含情而移柱,或斜倚而续弦,照琼环而俯捻,度玉爪而徐牵。
在《筝部》的文献中,最早记录的弦质是在东汉时,以丝为制。此处《筝赋》所载当是为断丝“续弦”:将筝柱小心地移开,斜坐,俯身,将丝小心地揉捏、搓转。续毕,弦成,再缓缓牵引,上弦。整个上弦过程有条不紊,翩翩怡人。
无独有偶。在萧氏兄弟中还有一篇为筝上弦的诗作。此处的上弦应为新筝上弦:
梁元帝《和弹筝人》:横筝在故帷,忽忆上弦时。旧柱离移处,银带手轻持。
移柱:
在上述《筝部》所载的十七处记载中,有促柱(4 次)、移柱(2次)、柱促(2 次)、雁促(同柱促),其意相同。
调弦:
在《筝部》中有“急弦”“调弦”“调筝”。
定律:平调定均
改调:促柱调弦、变调改曲、移柱调弦、促调移柱、调转促柱、改调易讴、移柱应律。
就《筝部》文献来看,筝弦可以改调始于汉。虽然现无音可考,但是,对于筝乐在古代的繁荣发展,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在一番梳理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上图所示,清楚地看到古代筝乐在“急弦促柱”基础上的改调方式。《乐府杂录》中载:“筝只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应二十八调。”而筝弦可改调,这对于筝歌的产生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3.演奏形式
筝歌,在(秦)李斯《谏逐客书》中始有记载,之后的发展演变,使得筝歌这种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青睐。仅从《筝部》文献来看,在古代筝乐的演奏形式中,筝歌是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且多“抚”而“歌”之。
(1)抚筝歌
抚筝而歌是最常见的一种演奏形式。在《筝部》中载有许多筝者,皆好抚筝而歌。
①曹丕
古诗纪王僧虔《技录》云: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
②桓伊
《陈旸乐书·鼓筝》:《晋书》曰:桓伊抚筝而歌。
《桓伊传》: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伊便抚筝而歌怨。
③李节
《江宁府志》:教坊李节筝歌。
李节在明代教坊颇有名气,对于李节筝歌的记载还有:
〔明〕何良俊三首[83]
《春日花前听李节筝歌作张王屋黄质山每夸余以歌馆之乐书此贻之并要和篇戏呈紫岗兄》
《听李节弹筝和文文水韵》
《乙卯八月余觞客青溪之上坐有李节鸣筝质山咏二绝句次其韵》
(2)搊筝歌
陈氏(陶融妻)《筝赋》:奏淸角之要妙,咏驺虞与鹿鸣。
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搊筝歌》:有时轻弄和郎歌。
《青楼集》:金莺儿……搊筝合唱。
(3)秦筝歌
《陈旸乐书·鼓筝》:《史记》李斯曰:弹筝,而歌者,真秦之声也。
《古今注》: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之歌。
《晋书》曰:桓伊抚筝而歌。由此观之,筝之为乐,真秦声也。
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4)其他筝歌
晋贾彬《筝赋》:钟子授筝,伯牙击节,唱葛天之高韵。
梁简文帝《筝赋》:奏相思而不见,吟夜月而怨歌。
王台卿《咏筝》:依歌时转韵,按曲动花钿。
王廷陈《闻筝》其二:换色歌频变,留宾态转新。
《炖煌新录》:索丞宗伯夷成善鼓筝,悲歌能使喜者堕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时人号曰:雍门周。
《冥音录》:崔氏性酷嗜音,虽贫苦求活常以弦歌自娱。
除了上述《筝部》所载的筝歌外,还有很多筝诗对筝歌这一演奏形式有所描述:
〔晋〕谢尚《筝歌》[84]
〔唐〕刘禹锡《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85]
〔唐〕殷尧藩《闻筝歌》[86]
〔唐〕吴融《李周弹筝歌》[87](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唐〕顾况《李湖州孺人弹筝歌》[88]
〔宋〕陆游《南窗睡起》[89]:狂倚宝筝歌白纻,醉移银烛写乌丝。
〔宋〕敖陶孙《谒卫参政》[90]:从来雅志在东山,角巾不为筝歌老。
〔宋〕苏轼《傅子美召公择饮,偶以病不及往,公择有诗,次韵》[91]:樊素阿蛮皆已出,使君应作玉筝歌。
〔明〕林鸿《月夜闻李生弹筝歌》[92]
筝歌的表演形式除了“和筝而歌”以外,还有重奏形式。只因《筝部》辑录有限,仅略点一二。
(5)击节和筝
《冥音录》:穆宗敕修文舍人元稹撰其(指十首筝曲)词,数十首,甚美,燕酣令宫人递歌之,帝亲执玉如意击节而和之。
(6)歌、笛、筝三重奏
《襄沔记》:辛居士名宣仲,陇西人。善弹筝。与淮南胡陶、京兆骆惠度同志为友,常共燕集林下。陶能吹笛,惠度工歌,时人谓之三公乐。
四、传说
《筝部》外编多辑诡异离奇之事,因此,所辑录的筝文传说集中收录于此。因此,筝在这些传奇故事中扮演“道具”的角色。文中借用筝来表达一种感情。从题材上看,写的均是以鬼怪故事为背景的儿女之情、离别之思。但文章描写细致。这其中,筝非“主角”,但却影映着筝在某个时期的概貌。
唐传奇是小说在唐代产生的新体式,受史传文学、六朝志怪和民间文学的影响应运而生,行文自由、生动流利。题材丰富广泛,叙事简洁明快,情节曲折委婉。唐代的《广异记》是一本长大的志怪传奇集,《筝部》共收录其中两篇:《张李二公》《裴晟》。《广异记·张李二公》,借李公之妻(即搊筝女伎),将阴阳两界的故友得以团聚。是思念故友的友情寄托。这里记述筝为杂乐,持筝者为“杂伎女乐”,于宴席间奏乐。《广异记·裴晟》讲述河东裴晟,幼好弹筝,并授筝于其妹且才名远扬。只因担心其妹理曲有误错,轻身独还,教习十余曲。其实,此时的裴晟已客死异乡。想必因为对乐的严谨、对筝的喜爱,不允许理曲出错,才会有此逸说。《杜阳杂编》中记述奇技宝物,将筝弦神化了,似龙“蜿蜒舒展,选蠕摇动”,暗喻筝之灵性。
唐代传奇《冥音录》是文言短篇小说体裁,情节曲折、铺陈委婉、描写细腻,表现了对下层妇女悲惨遭遇的同情。此处将原文全部收录。其中记载崔氏抚养孤女尚能自强,虽生活贫苦,但仍“常以弦歌自娱”;崔妹篚奴,擅长弹筝,古今无双;崔氏长女习筝,缺天资,难控技艺之要妙;穆宗宫中,以筝来指导诸位王妃,皆甚爱之;筝曲哀幽非人间之曲,声调哀怨、深邃幽远,似鬼长啸,无人不咽;宫中筝曲谱新声,宴会时助酒娱乐之用;元稹奉旨谱词配筝曲“递唱”,皇帝亲执玉如意,击节而和;宫廷筝曲密而不传且皆其调非“秦声”等等。所载筝文从民间习乐到宫廷奏筝,将筝在唐代的盛行皆通过此文传载。更记录了十首筝曲及调式,此文虽是传奇,但将筝在唐代的普及、功用、演奏形式和演奏场地等全部体现。
北宋笔记体小说《梦溪笔谈》原文节选,只略引了“紫姑现世”这段传说,其中之“紫姑”[93],按照老风俗,正月十五迎紫姑。“……善鼓筝,音调凄婉,听者忘倦。”虽然只有简单的一句,也可看出此文有意将弹筝之技比拟为“神乐”,音调凄婉,让人不知疲倦,岂是简单的人间技术所能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北宋时期筝乐技艺的发展。
《筝部》所辑皆以神怪为主要题材,在写作上注意文采和筝艺细节描写,运用对话、细节描写、衬托等手法生动地将筝进行描绘。这样的传说从侧面反映了筝文化历史的背景,我们在这些神化了的故事中解析筝,了解筝在唐宋时期的娱乐需要。
五、弹筝谷
在《筝部》纪事中载有这样一个地方:
《述异记》:安定西陇道,其谷中有弹筝之声,行人过闻之,谓之弹筝谷。
弹筝谷,亦称弹筝峡。位于宁夏泾源县城东六公里,是泾河的主流,全长十公里,因泾水与岸岩相击,居山听其声,犹如古人弹筝。地方史资料记载:
风吹流水,常闻弹筝之声,故名弹筝峡。
弹筝峡自古乃军事要塞,“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这一点在《宋书》[94]《周书》[95]《北史》[96]《旧唐书》[97]《新唐书》[98]《全唐文》[99]《资治通鉴》[100]《宋史》[101]《清史稿》[102]中都有载。
在诗词中关于弹筝峡的记载如下:
〔唐〕储光羲《使过弹筝峡作》[103]
〔唐〕张籍《将军行》[104]
〔宋〕范祖禹《送蒋颖叔赴熙州》[105]
〔宋〕方回《得老》[106]
〔宋〕李复《过弹筝峡》[107]
〔宋〕梅尧臣《寄渭州经略王龙图》[108]:萧关夜开月团团,弹筝古峡鸣哀湍。
〔清〕杨芳灿《重过弹筝峡》[109]
在〔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载:“弹筝峡府西百里。”在《九域志》中有:“渭州都卢峡即弹筝峡。”在《水经注》又云:“都卢山峡之内,常有弹筝声,一名弦歌之山。峡口水流、风吹,榷响如音韵也。宋元嘉五年,魏主焘遣将奚斤击夏。赫连定设伏陇山弹筝谷以邀之。即此。后魏永熙三年,宇文泰在夏州,闻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遂驰赴平凉,令杜朔周先据弹筝峡。唐武德八年,突厥入犯,诏李艺屯华亭县及弹筝峡以备之。建中三年,凤翔陇右节度与吐蕃盟,以泾州西至弹筝峡西为唐界。贞元三年,吐蕃入寇华亭及连云堡,陷之,掠人畜万计,置之弹筝峡西。七年,刘昌城平凉,开地三百里,扼弹筝峡口,是也。”
《史记地名考》[110]中载《元和志》:“泾水南流经都卢山。山路之中,常如弹筝之声,行旅因谓之弹筝峡。”《汉书武纪》:“元封四年,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独鹿即都卢,后又谓之可蓝。鸣泽即弹筝峡也。都卢山,今甘肃平凉县西南。弹筝峡在平凉县西一百里。武帝自回中出萧关而至其地。都卢与崆峒连麓,秦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过回中;汉武所巡,亦此道。”
但是,弹筝峡究竟因何得名? 弹筝声? 那峡谷筝声仅是因流水之声似筝? 待考。
有关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的文章
筝曲创作再度丰收,除周延甲先生继续耕耘外,以周延甲先生的弟子曲云教授、魏军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秦筝人为这一时期秦筝乐曲的主要创作者。历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国筝会》副秘书长、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古筝考级委员会副主任。......
2023-08-25
秦筝陕西流派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古筝专业在西安音乐学院的开设才正式被提出的,是一支建立在筝专业学科建设上的群体力量。但是“秦筝归秦”受时间的限制,也经过了陕西秦筝流派、秦筝陕西流派、陕西筝派的发展过程。因此秦筝陕西流派是靠集体的智慧、群体的力量发展起来的组织。......
2023-08-25
新作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演奏的技法、技艺也丰富了音色节奏的变化,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新音响的追求效果。左手运用按音辅佐右手的大指托劈这一演奏技术与河南筝曲的演奏技术的特点几乎是一致的。如《秦桑曲》这首乐曲,是一首典型的陕西筝曲,它的技法如左手大指的按弦,右手大指大关节长摇等陕西筝曲独特的演奏技法,在此曲中运用得较多。一方面继承传统的陕西筝曲的技术、技巧,一方面融入了现代的快速指序演奏技巧。......
2023-08-25
伴随着这一专业在西北这座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科建设发展,秦筝陕西流派成功地完成了其历史的复兴并逐步走向繁荣。事实表明,筝在陕西已濒临绝响。可以说,今天的秦筝陕西流派的形成,是在山东、河南流派基础上“嫁接”而来。自1956年西安音乐学院开设筝专业以来,秦筝陕西流派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使复兴秦筝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其中离不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添砖加瓦,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传播文明。......
2023-08-25
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是秦筝流派的复兴时期。以周延甲先生改编的《绣金匾》[12]与强增抗先生、周延甲一起合作的《秦桑曲》[13]为例,说明这一时段陕西筝曲的创作题材和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秦筝创作出现繁花似锦的局面,一些专业作曲家投入筝乐创作,新作品不断问世,也为中国筝乐作品的创作带来新鲜元素,注入新的活力。《五陵吟》是魏军先生在2004年创作的一首乐曲。......
2023-08-25
通过学派的力量、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在进行筝教学过程中,逐渐把文化内涵、对秦筝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一步步地融入教学中。在对秦筝认知的50年间,从开始的“嫁接”,到逐渐有了陕西的本土音乐融入其中,说到此,不得不提到“长安乐派”。其中,“长安乐派”也应属于文化艺术类范畴。......
2023-08-25
筝源于秦,兴于汉,盛于唐,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复兴、崛起、发展,在今日的陕西,故为秦筝。这种精神包括仁义、智慧、坚持、团结,总结起来就是秦筝精神。笔者认为,这种执着、勤奋、刻苦的精神正体现了筝的精神。团结、凝聚是力量所在,智慧、仁义是这个“仁智之器”所反映出的时代感与精神气质。......
2023-08-25
从秦筝在陕西濒临灭绝这一阶段的历史经验得出结论:科学的传承依靠群体。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传承的主体即传承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非个体,之所以称为一个共同的群体,是因为有共同的精神信仰及奋斗目标,集合并致力于同一事物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科学的传承,即如何传承?具体落实在“继承、发展、创新”这六个字上。......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