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曲创作再度丰收,除周延甲先生继续耕耘外,以周延甲先生的弟子曲云教授、魏军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秦筝人为这一时期秦筝乐曲的主要创作者。历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国筝会》副秘书长、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古筝考级委员会副主任。......
2023-08-25
1984年,陕西地区的秦筝普及教育开始有序地进行,由西安秦筝学会、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共同创办了《秦筝艺苑》等社会办学,使秦筝的社会普及教育正式地面向社会,步入正轨,这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专业性的培训教学至今已有28 个春秋。魏军先生作为当时筝学科的主力军与教师团队共同努力,使社会普及教育面从西安逐渐扩展到咸阳、宝鸡、三门峡等地区。在此期间,先生根据普及教育的需要,编著了教材《筝演奏法教程》《少儿筝曲教程》及《筝初级教程》等,为筝的普及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筝的社会教学市场。
表3 魏军编订的社会普及教材
为了促进秦筝社会普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于1993年开始,在秦筝学会的组织下,先生与各位筝专业老师共同研究编订了《秦筝考级曲编》教程。先生编写的论文《〈回顾与展望〉——漫谈秦筝普及教育》中提到了关于秦筝普及教材的编写和运用;关于乐曲的规范化;关于师资力量的规范化。先生在文中提道:“秦筝的普及教材,注重两方面的建设。其一是突出陕西风格流派的特色,其二是面向绝大多数的少年儿童。”乐曲大多以陕西风格流派为主,同时吸收了河南、山东、潮州等流派的代表性曲目,施行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世纪90年代中通过教师们的努力,在教学、演出、比赛、考级等活动中大大提高了社会普及教育水平。通过每年的社会考级,使业余筝学生从专业水准上开始有了初、中、高级的技术层次,乐曲由浅入深,划分了等级界限。
先生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就关于秦筝普及教材的编写运用及考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与建议。通过一代代秦筝艺术工作者的努力可看出秦筝社会普及工作从点到面,从个人的“单兵教学”走向有组织的教学体系。陕西地区社会普及教育经过了近30年间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提高了普及质量,为西安音乐学院的招生输送了优秀的生员,也促进了筝专业教学,更使社会普及教育与我院筝专业教学良性循环。
有关古韵新声: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上)的文章
筝曲创作再度丰收,除周延甲先生继续耕耘外,以周延甲先生的弟子曲云教授、魏军教授为代表的第二代秦筝人为这一时期秦筝乐曲的主要创作者。历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国筝会》副秘书长、陕西秦筝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古筝考级委员会副主任。......
2023-08-25
秦筝陕西流派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古筝专业在西安音乐学院的开设才正式被提出的,是一支建立在筝专业学科建设上的群体力量。但是“秦筝归秦”受时间的限制,也经过了陕西秦筝流派、秦筝陕西流派、陕西筝派的发展过程。因此秦筝陕西流派是靠集体的智慧、群体的力量发展起来的组织。......
2023-08-25
伴随着这一专业在西北这座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科建设发展,秦筝陕西流派成功地完成了其历史的复兴并逐步走向繁荣。事实表明,筝在陕西已濒临绝响。可以说,今天的秦筝陕西流派的形成,是在山东、河南流派基础上“嫁接”而来。自1956年西安音乐学院开设筝专业以来,秦筝陕西流派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努力,终于使复兴秦筝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其中离不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添砖加瓦,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传播文明。......
2023-08-25
魏军先生在《三秦欢歌》技巧的运用上,不仅有陕西筝派筝曲的固有特点,而且有其创新特色。谱例17:《三秦欢歌》作为陕西筝派唯一的一首“欢音音阶”的作品,填补了陕西筝曲“欢音曲”的空白,在演奏技术、技巧、技艺中继承传统,创新发展,通过演奏技艺的完善与旋律曲调的调式特点,呈现出陕西筝曲的风格不仅仅有“声最苦”,还可唱“欢歌”。......
2023-08-25
具体阐述如下:作品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陕西筝曲从最初的改编民歌小曲儿,依附于有唱腔的伴奏形式中逐渐分离出来,摸索出适合陕西筝派筝曲创作的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19]。这些种种的变化,无一不说明陕西筝派筝曲正朝着多元化、多方位的方向发展。同时体现了陕西筝人多年心血付出的成果,以及秦筝陕西流派在全国筝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023-08-25
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对于此,古代文士也借用奏筝者的个中表现而以此为名。乘露车,载素筝浊酒以见高祖。合璧唐西舍利献其国乐,至成都筝二,其长四尺。从文献中看,关于筝甲的尺寸,有梁代、唐代两个时期的记载,目前对筝甲最早有所载的是纪传体史书《梁书》。但是,以现在的筝柱就算是第二十一弦的筝柱,也少有超过7 厘米。......
2023-08-25
新作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演奏的技法、技艺也丰富了音色节奏的变化,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新音响的追求效果。左手运用按音辅佐右手的大指托劈这一演奏技术与河南筝曲的演奏技术的特点几乎是一致的。如《秦桑曲》这首乐曲,是一首典型的陕西筝曲,它的技法如左手大指的按弦,右手大指大关节长摇等陕西筝曲独特的演奏技法,在此曲中运用得较多。一方面继承传统的陕西筝曲的技术、技巧,一方面融入了现代的快速指序演奏技巧。......
2023-08-25
由此可见,筝“双手弹”的演奏技术在元初宫中已应用。可以说,这个时期是陕西筝曲演奏技术、技巧形成的雏形、初级阶段。以周延甲先生改编的《绣金匾》与河南筝曲《双八板》为例,说明这一时段陕西筝曲的演奏技术、技巧的运用。......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