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只有拥有适度的规模,才能更好地节约土地,才能开展适度规模的建设活动,才能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乡村建设用地应适度收缩,适度集中。要测算乡村可用建设用地的数量和宅基地块数,合理控制出让金总量。目前,乡村土地使用费用过低,起不到抑制对建设用地的不合理需求的作用。......
2023-08-25
过去,统一建设是城市住宅开发的主要建设模式。随着乡村农民对住宅要求的提高,统一建设也应逐步成为乡村住宅建设的主体,因为“适度集约规模建设”能够改变各农户零散建设过程中单方造价高、能耗高、规划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有鉴于此,未来的乡村住宅建设,应主要采取“适度集约规模建设”模式。
随着乡村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乡村在建设上进行了相对集中的探索。例如,上海市政府2005年提出了四级城镇规划体系的初步设想,进一步明确了郊区实现“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构想的途径。未来,中心村将成为农民集中建房的主要载体,成为农民未来居住的基本单位,个人自建住宅由于自发性和随意性较强,占地较多,将受到一定限制[10]。
一、提高乡村建设水平
乡村住宅是分散与集中的结合点。说它分散,是因为它相对于城市而言密度低,较为分散。说它集中,是因为它是在千百年间逐渐聚集形成的相对集中的居住状态。因此,它既有分散的某些特质,又有集中的某种形态。乡村的建设,自古以来都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在开发建设上比较零碎分散。零碎分散的乡村住宅用地及零碎分散的乡村住宅建设,都存在诸多缺点。
改变乡村居民建房各自为政、零碎分散的状况,有利于提高乡村住宅的建设水平。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形成良好的村庄形态;提高乡村的建筑质量;节约资源。
1.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过去,规划设计资源更多地向城市倾斜,今后,应当改变这种状况。要下力气研究乡村的规划设计,研究这种规划设计的个性与共性,研究适合乡村的既经济又实用的建筑体系。要逐渐把乡村的规划设计水平提起来,使之适应乡村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第一,重视乡村规划设计工作。要改变乡村规划设计可有可无,村民建房全靠工匠心口相传的情况。要把现代科学的规划设计体系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中的规划设计工作。
第二,在规划设计中突出乡村特色。怎样突出乡村特色?就是在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实事求是,一切从乡村的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规划设计首先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要想突出乡村特色,就要深入研究城市和乡村的异同,把乡村规划设计建立在乡村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突出乡村特色,不是简单地否定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式、理念,而是更多更好地吸收城市规划设计的营养,为乡村规划设计所用。
第三,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乡村规划设计成果。我国的乡村发展,比起发达国家,要落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就必须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借鉴国外优秀的城乡规划设计成果。与此同时,国内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乡村,已经率先实现了现代化,欠发达地区的乡村规划设计,也应学习这些优秀的乡村规划设计成果。总之,要善于借鉴与吸收国内外优秀的乡村规划设计成果,为新时代乡村的发展建设服务。
第四,让规划和设计落地。规划和设计要接地气,能落地,核心就是要符合实际。规划师与设计师必须充分研究乡村发展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要到乡村居民之中,体验他们的生活,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一份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符合乡村居民意愿的规划设计方案来。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有一套保证该规划设计方案贯彻实施的有力措施,让规划设计方案落地。
2.形成良好的村庄形态
对乡村的平面形态和肌理,要有深入的把控。适度集约规模建设,就为这种宏观的把控提供了可能性。
这里不是说自然生长出来的村庄形态就不是良好的村庄形态。许多自然生长的村庄,也具有良好甚至完美的形态。但是对于大多数村庄来说,人为的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更快速、更经济地带来良好的村庄形态。良好的村庄形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科学性,经济而集约;二是具有美学价值,空间环境和建筑具有美感。
适度集约规模建设,带来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带来了富有美感的规划设计,也带来了良好的村庄和村落建筑形态。
规划师和设计师要以追求真为己任,把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奉献给乡村;规划师和设计师要以追求善为己任,把妥善解决村民的需要放在首位;规划师和设计师还要以追求美为己任,追求村庄的完美形态,追求村庄的完美空间,追求村庄的完美建筑。
某乡村住宅设计竞赛中的总平面方案
3.提高乡村的建筑质量
分散零碎的乡村住宅建设直接导致建筑的质量不高。建筑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建筑材料质量缺乏保障;二是工程建设缺乏监理;三是工匠缺乏系统的培训,水平不高。
第一,建筑材料质量缺乏保障。分散零碎的乡村住宅建设,其建筑材料无论是来于自购,还是来于施工队承包,质量都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
第二,工程建设缺乏监理。农民自建或请施工队建设住宅,不像城市住宅建设那样,有较为完备的施工、监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工程建设缺乏监理的结果是,建筑质量不易控制,良莠不齐,甚至影响居住的安全性和住宅的使用寿命。
第三,工匠缺乏系统的培训,水平不高。乡村工匠,多数都是师傅带徒弟,一代代传帮带,以经验教学为主,缺乏系统的培训,水平不高。
适度集约规模开发,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一是有效把控建筑材料质量;二是有效实现工程监理;三是提高工匠的施工水平。
4.节约资源
分散建筑导致资源浪费。一方面,建筑大量小、散的垂直分户住宅,增加了大量的墙体面积,浪费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导致住宅造价上升,给资源造成极大浪费。据调查,分散零碎的开发建设,比起集中开发建设,在同样的建筑面积和质量标准下,至少需要多投入15%~30%的费用,浪费十分惊人。另一方面,由于建筑物较为分散,造成在整个住宅的生命周期内,能源大量浪费。
村落不够集中,有其历史和现实根源。究其本源,还是住宅建设不够集中。住宅建设不够集中,今天建一栋,明天建一栋,造成的结果是建筑物比较分散,导致村落比较分散。住宅建设不够集中的建设体制,导致整个村落缺少统一的规划设计,缺少统一的规划设计,导致村落在建设过程中缺少总体控制,缺少总体控制导致村落凌乱,缺乏秩序,不够集中。另外,即使有了良好的规划设计但没有集中实施,还是会造成村落不够集中,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
二、促进建筑业转型
不管承认与否,我国建筑业已经进入了转型期。
随着城市居住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的住宅建设已经逐步饱和,未来相当多的城市住宅建设,已经不再是激进的大拆大建,而是温和的城市更新。建筑业往哪里去?它面临抉择。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逐步参与乡村建设。如果能够在全国形成适度集中建设的乡村住宅建设模式,将对我国建筑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集中的适度规模建设带来了诸多好处,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相对稳定而广阔的市场。而我国的建筑业,也要适应这种市场的变化,主动而积极地转型。
有关乡居革命的文章
村庄只有拥有适度的规模,才能更好地节约土地,才能开展适度规模的建设活动,才能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乡村建设用地应适度收缩,适度集中。要测算乡村可用建设用地的数量和宅基地块数,合理控制出让金总量。目前,乡村土地使用费用过低,起不到抑制对建设用地的不合理需求的作用。......
2023-08-25
为了保持政府组织适度规模,完善编制立法约束机制的前提是完善政府组织编制立法。再次,在完善政府组织编制立法时,要正确处理政府组织层级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为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省、自治区、直辖市即省级政府组织数量来扩大中央政府管理的幅度,取消地区建制,实现四级政府管理体制,减少和规范政府厚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减少一级政府组织机构的数量,缩小该级政府管理幅度。......
2023-11-30
(二)准确定位政府组织职能政府组织是一个静态组织结构和动态组织活动过程的有机系统。这意味着政府组织应当将其职能严格限定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政府组织职能的变革与创新也意味着政府组织公共管理权限的改变。......
2023-11-30
(一)政治学研究途径政府组织规模的政治学研究途径起源于对权力的研究。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概念上达成一致并不容易。官僚制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在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中,政府组织中权力的获取、行使无一不是为政府组织目标服务的。在同一政府组织内部,权力被分配给不同的职能部门,并且同一部门中权力通常被分配给具体的个人。政府组织权力的纵向结构,与政府组织的纵向分工是紧密联系的。......
2023-11-30
一些人认为,村外的绿色空间本来就比较好,用不着建设。实际上,我国乡村村外的绿色空间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如植被退化,绿色空间被蚕食等。要织补村域绿色空间,就要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完整的陆域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的保护修复,实现生态功能的整体提升。总之,要实现村庄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城乡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做好织补村域绿色空间的工作。......
2023-08-25
(三)动态创新原则社会总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对政府组织职能及其规模的需求往往具有明显的差异,客观上要求政府组织不断转变其职能、调整其规模,以适应、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居和公众对政府组织需求的多元化,都要求政府组织将创新视为一项公共管理基本职能,以竭力提升政府组织的公信力和回应力。......
2023-11-30
城市规划已经迈向城乡规划,乡村绿色空间规划也要迈向村域绿色空间规划,特别是需要做好村域植被规划,以形成良好的乡村生态系统。植物的种间关系主要表现为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处理好植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生态规划的关键。......
2023-08-25
1978以来,县委通过支农、支教、选派干部帮扶农村支部整顿等工作,积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创先争优、升级晋档等主题党建创树活动,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旗帜工程”“六联六创”“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等党建工程,加强后进村班子整建力度,共整建31个后进村班子,从县乡党政部门选派党员干部到农村挂职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落实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制度。同时积极加强国有企业、社区等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