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学习生活:特点与变化,学习方法与态度调整

大学学习生活:特点与变化,学习方法与态度调整

【摘要】:当中学学习生活的习惯还在延续而未褪尽的时候,同学们进入大学仿佛置身于万花筒之中,到处充满新鲜,学习和生活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一)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变化大学的学习特点与中学时代相比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较中学有所增多,学习的自主性也大大加强。根据以上学习特点,同学们应相应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中学学习生活的习惯还在延续而未褪尽的时候,同学们进入大学仿佛置身于万花筒之中,到处充满新鲜,学习和生活已发生明显的变化。

(一)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变化

大学的学习特点与中学时代相比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以此充实自己的过程。大学学习有其独有的特点。

1.专业性

即以某一专业为主,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同学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能较好利用该专业知识来解决本专业领域内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性强是大学学习的首要特点。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对大学所设置的专业偏好不同,评价不一。但学校里所开设的专业都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每个从事自己就读专业的同学都会有一番天地,都可以取得成绩。因此,同学们要理性思考自己所学的专业,坚定专业方向,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树立积极正确的专业学习思想,避免出现认识上的误区。

2.广泛性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发展,仅有专一的知识是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是时代对同学们的要求。因此,同学们除了要精通一门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广泛涉猎有利于自身学习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3.互促性

大学学习,可以根据共同的理解、兴趣、爱好和追求,与其他同学形成一个个小的学习团体或伙伴关系,通过讨论、交流等形式,交换学习体会和心得,在思想碰撞中找到知识启发和学习灵感,达到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目的。

4.自主性

实行学分制的大学,除了公共科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属于必修之外,各专业都开设选修课。同学们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相关课程,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第二专业的学习。大学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较中学有所增多,学习的自主性也大大加强。同学们应当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根据以上学习特点,同学们应相应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由“学什么”转变到“怎么学”、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培养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就成为了关键

(二)大学生活的特点和变化

大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天地,较中学而言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大学生活也是一个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这个过程是自由的,是充满矛盾和酸楚的,是人生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悦纳自我的必然过程。如何尽早把握大学生活的规律,是同学们应该着手解决的问题。

(1)大学新生陡然从一个“熟人型”社会进入到“陌生人”社会,人际交往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学组成一个学院、一个班级、一个宿舍,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可能存在差异,互相理解和关心成为一种需要。

(2)日常生活由父母“包办”的家庭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集体生活。大部分同学读大学都需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这样同学们就必须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比如衣、食、住、行、经济开支等都由自己自行安排,独立处理。

(3)大学校园管理与中学相比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学校管理由中学的“封闭型”向大学的“松散型”转变。在大学里没有固定的教室上晚自习、没有统一的作息时间要求,老师不像中学时那样紧随身边监督,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有所变化。

(4)社会活动范围由窄变宽。进入大学后,同学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概率大大增加: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的活动对于每一个同学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种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有很强的诱惑力;老乡交往、舍友交往、恋人交往、师生交往等人际交往也将不同程度地占据同学们的生活空间。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参加活动时间,积极地参与到健康向上的社会活动当中,在相互交往中培养能力,拓展人脉,促进了解,增进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