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生涯彩虹图理论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生涯彩虹图理论

【摘要】: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提出“生涯彩虹图理论”,引入生命广度、生命空间的概念,展示了不同发展阶段各种角色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涯发展阶段角色的继承与更替,如图1-2所示。生涯彩虹图第3层是休闲者角色,这一角色从5岁之后一直是平稳发展的,直到55岁之后显著增加。生涯彩虹图第5层是工作者角色,这一角色大概从25岁开始,30岁之后得到加强,表明该阶段工作达到了顶峰。

美国著名的生涯研究专家舒伯(Super)提出了人一生的完整的生涯发展阶段模式,从人的终生发展角度出发,把整个人生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5个阶段。如表1-1所示。

表1-1 生涯发展阶段

(续表)

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并且前一阶段的发展任务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

根据舒伯的看法,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一样。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相互影响,舒伯提出“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理论”,引入生命广度(life-span)、生命空间(life-space)的概念,展示了不同发展阶段各种角色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涯发展阶段角色的继承与更替,如图1-2所示。

图1-2 生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6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他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最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影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分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分量则有所不同。

(1)生涯彩虹图最里层子女的角色是一直存在的,在5岁以前是涂满颜色的,之后逐渐减少,10岁时大幅减少,到50岁时开始增加。表明早期作为子女享受父母的照顾,慢慢与父母平起平坐,父母年迈之际,则要开始照顾、赡养父母,直至父母去世,子女的角色也随之消失。

(2)生涯彩虹图第2层是学生角色,学生角色从4~5岁开始,10岁以后进一步增强,20岁之后大幅减少,25岁以后便戛然而止,30~50岁期间出现几次恢复,65岁以后还有出现。这表明,学习是一生相随的,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感觉自己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那么重新返回学校充电是必须的,可以开创生涯发展新局面。

(3)生涯彩虹图第3层是休闲者角色,这一角色从5岁之后一直是平稳发展的,直到55岁之后显著增加。表明休闲是贯穿人一生的,是平衡工作的重要砝码,工作讲究劳逸结合,生涯发展也不能少了休闲。

(4)生涯彩虹图第4层是公民角色,这一角色从20岁开始,35岁后得到加强,65~70岁之间达到顶峰,随后慢慢减退。公民是一种法律上的含义,是同学们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事务的一种政治表现。

(5)生涯彩虹图第5层是工作者角色,这一角色大概从25岁开始,30岁之后得到加强,表明该阶段工作达到了顶峰。到45岁后,工作角色进入短暂的空白期,对比发现,此时学生角色和持家者角色得到增强,表明这张彩虹图的主人在该阶段进行了工作和生活中心的调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脱产学习,以便未来更好地发展,并更多关注家庭及自身的转型。两三年之后,学生角色和持家者角色恢复平均水平,工作者角色重新占据生活的中心,直到60岁之后开始减少,65岁时终止工作者角色。

(6)生涯彩虹图第6层是持家者角色,这一角色从30岁开始,开始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之后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65岁退休之后又加强了这一角色,75岁之后这一角色大幅减少,表明家庭责任大幅减轻,或许是因为伴侣的消失,或许是完全将家庭事务交于了小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