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气象经济学:常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

气象经济学:常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

【摘要】:自愿付费法、节省费用法以及影子价格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方法。德尔斐法以及影子价格法是目前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常用方法,损失矩阵法适用于专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为此,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气象局针对给定的重点评估行业,在每一个行业中至少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生产经营单位,对其进行深入量化的气象服务作用及效用个例调查评估。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总体分为两种,即定性评估以及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法、灰色系统法、数据包络分析法(锥比率模型)、结构方程法等。定量评估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蒙特卡罗等统计分析法、节省费用法、自愿付费法、影子价格法、损失矩阵法等。

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研究目的来看,效益的定性评估方法不适用,因此,我们重点分析每个定量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效益评估定量分析方法,但是,从评估的角度看,气象服务效益具有难以度量性、不确定性、多因素性和难以归属性,这些特性使得气象服务效益难以采用通常的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估。

统计分析法体系成熟、科学性强、合理性强,但是由于统计分析的数据资料难以获得,且无历史资料,降低了统计分析法的准确性,因此该方法也不完全适用。

自愿付费法、节省费用法以及影子价格法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方法。德尔斐法以及影子价格法是目前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常用方法,损失矩阵法适用于专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下面我们首先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一)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1.自愿付费法

式中W为自愿付费值,P为矫正系数,Mi为本地区第i类的公众总人数,N为实际收

回调查表中第i类的公众总人数,Cj为第j个付费等级的中数,Bij为第i类公众愿意支付第j等级标准的人数。

自愿付费是非市场的定价,主观色彩较浓。支付意愿是设定的前提条件,不论设定的价格是多大,消费者都必须支付。另外,被调查者的家庭年收入、教育水平、家庭人口数和年龄,是对公众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因此对于不同的被调查者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本方法实际的估算结果可能产生偏差,从而引起调查结果不准。

2.节省费用法

节省费用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调查统计服务的效益,因此效益计算公式为式中变量同公式(6-1),唯一区别是自愿付费法里面用了付费,而这里使用了节省费用。除了自愿付费中提到的缺点外,节省费用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普通大众不知道气象服务到底给他们节约了多少费用。

3.影子价格法

根据对公众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次数,利用影子价格法计算出服务效益式中P为矫正系数(电视等覆盖率);C影子价格;T为时间,一年为365(天);Mi为本地区第i类的公众总人数;Ni为实际收回调查表中第i类的公众总人数;Gi第i类的公众看天气预报总次数

影子价格如何确定:中国气象局参照北京市“12121”天气预报台电话每拨通一次付费0.13元的价格,除去电信部门的成本和效益——普通市内电话的收费价格是每次0.1元,确定每人每次获取天气预报的影子价格为0.03元。由此可计算每年公众气象服务效益。

影子价格法中影子价格C的选择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的价格会产生差别较大的结果,但价格如何选择,没有准确方法。

(二)部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部门、行业气象服务效益是一种综合性的宏观效益,其效益评估的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评估方法是德尔菲法。

1.德尔菲法(专家小组法)

用德尔裴法评估公共气象服务在某一行业产生的效用,必须给参评专家一个气象服务效用占该行业总产值比值的数据作为参照,为了获取这个参照数据,同时也为了深入了解气象服务在具体生产经营单位中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用的情况,需要在已确定的行业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生产经营单位(典型单位)对其进行气象服务作用及效用个例调查分析。为此,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气象局针对给定的重点评估行业,在每一个行业中至少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生产经营单位,对其进行深入量化的气象服务作用及效用个例调查评估。行业气象服务效用评估与分析步骤如下:

(1)按行业确定评估专家。分行业组织评估,每个行业应选定10~15位专家作为该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专家组成员。专家组专家应由管理专家(处级以上行政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具有高级职称的业务技术专家)组成。专家的确定应事先主动与本省(区、市)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商确定。

(2)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在召开专家座谈会之前,应事先就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目的、方法、要求与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必要时将有关材料提前发给有关专家,使专家在会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行业气象服务效用评估模型。根据上述评估组织思路和有关德尔斐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结合专家咨询调查的实践,定义以下行业气象服务效益的专家评估法数学模型

式中,BTV为行业气象服务总效用;j为所选行业数(j=1,2,3…,m);mj为第j行业的专家总人数;i为某行业气象服务增效比值等级,包括Ⅰ、Ⅱ、Ⅲ、Ⅳ、Ⅴ等级(i=1,2,3…,5);Nij第j行业评估i等级的专家人数;Wij为第j行业气象服务增效比值第i等级的组中值,Cj为第j行业的GDP。

(4)行业气象服务效用评估与分析。根据每位专家在气象服务行业年增效比参考值基础上做出的年增效比值判断,研究组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分别确定了17个高气象敏感行业的年气象服务增效比值,然后再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行业GDP数据推算出各行业气象服务的年效用值。

德尔菲法是一种广泛适用的预测方法,它既可用于科技预测,也可用于社会、经济预测;既可用于短期预测,也可用于长期预测,且不受地区和人员的限制,费用较低,能引导思维,提供了一种预测的系统方法。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复匿名函询法,与专家个人判断法和专家会议法相比,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匿名性、多次有控制的反馈以及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正是由于这三个特点,德尔菲法集中了专家个人判断法与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在缺乏足够资料的领域中,有时只能使用德尔菲法等这类专家预测方法。尽管德尔菲法有许多优点,但是它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1)第一轮是一张白纸。这虽然能运用专家们的力量,避免外行性事件和片面性,但在完全无结构状态下,专家们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才能符合组织需要,专家可能会提出一些专业范围非常狭小的问题,从而使得多数专家成为门外汉。

(2)德尔菲法预测周期长。一般要经过四轮,有时甚至是五轮。

(3)从专家预测结果中不能看出专家对自己的自信程度。

(4)给出上下四分点和中位数后,争论可能会向中位数靠拢。

2.影子价格法

行业投入产出比(Qi),即行业年社会总产值(Gi)与行业年总投入值(Si)的比值:

气象服务在行业中的覆盖面(Mi),即行业气象服务合同数(Fi)比上行业的单位数(Ti

行业专业有偿气象服务效益(Ci):

式中Yi为行业支付给气象部门的有偿服务费。

行业应该产生的气象服务效益(Ei

总效益(B)

式中Ki为行业与气象部门鉴定气象服务合同所产生的效益与为签订合同通过新闻媒介或其渠道获得气象服务信息所产生的效益之差的比例。

影子价格法的缺点为:模型中的行业投入产出比的值不好确定,虽然可以从统计年鉴中得到数据,但实际数值与统计年鉴中的数值具有一定差异;Ki也很难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