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内外文献比较结论-气象经济学

国内外文献比较结论-气象经济学

【摘要】:(三)值得商榷的几点有些机构和文献评价气象服务效益时,把避免的气象灾害损失当做气象服务价值。但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与气象服务的效益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应该是用户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采取决策所取得的效益超出用户依据自己原有信息采取决策所取得效益的那一部分。

(一)国际上评估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方法

国际上评估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方法主要有先验法和实勘法等两类。

先验法是假定用户按照预先规定好的原则(例如单个用户经济收益最大化原则)采取措施,通常要使用数学模式进行决策分析;实勘法是描述用户的实际措施(即他们实际上所采取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数学模式。这两类方法虽各有优缺点,但它们都能在合理的假设下使用大量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以得出一个虽粗略但却不失其客观性的评估值。

(二)我国关于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主要不足

(1)关于气象服务效益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不清;

(2)影响气象服务效益的要素研究严重缺乏;

(3)涉及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所需的基础性的统计数据偏少且不完整;

(4)当前涉及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方法单一、调查样本偏少,导致覆盖面不足、代表性不够;

(5)研究过程中未能运用国际规范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导致效益评估的可靠程度不高以及评估过程、评估结果难以开展规范的国际比较。

(三)值得商榷的几点

(1)有些机构和文献评价气象服务效益时,把避免的气象灾害损失当做气象服务价值。事实上,气象灾害损失越大,只说明气象服务越重要。但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与气象服务的效益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2)气象服务的效益大小除了与用户的效益函数(或损失函数)有关外,还与气象信息的质量、用户所能采取的措施以及用户的自发决策能力有关。

进行气象服务效益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用户自发的决策能力。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应该是用户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采取决策所取得的效益超出用户依据自己原有信息采取决策所取得效益的那一部分。用户的原有信息和自发决策能力总是使得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趋于减小,用户的原有信息的信息量越大,自发决策水平越高,则气象服务的效益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