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交通行业与气象条件存在相关影响关系,道路交通事故受诸多气象因素影响,西安地区气象要素中包含着影响和可以预测当地公路交通的信息。该预报模型可以有效提升公路交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能力,为进一步实现恶劣天气条件下公路运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交通气象业务应用和对公众做等级发布过程中,可以按照得到的p1值以及p2值分为5个等级进行预警,即以0.2为判定间距进行判定。......
2023-08-25
本节在气象因素异常指数对产业影响的研究方面做了创新性的尝试,得到了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论。这里将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本节的主要结论为:主要在露天生产作业的产业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该结论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风速的异常值指数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影响显著;风速的异常度指数对多数行业都有显著影响,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第二,气温的异常值指数对工业产业的销售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但气温的异常度指数对工业产业的销售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受影响较大的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
第三,前24小时降水量的异常值指数对工业产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异常度指数对部分工业产业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所受的影响较大。
第四,相对湿度和气压的异常值和异常度指数对各产业的影响基本不显著。
本节的创新可能有两点:
第一,创新性地构建了气象因素异常值和异常度指数,这些指数表现出强烈的周期性,说明指数的构建可能是合理有效的;
第二,以往研究气象影响社会经济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针对产业层面的研究文献较少,且研究对象较为单一,而这里采集了六个典型制造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各气象因素的异常指数对产业销售收入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得到了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论。
本节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为了与产业数据相匹配性,主要采集了1999—2006年的日时点(每日四次)数据,但总的来说,产业指标和气象因素的时间期限较短,如果可能,应该采集自改革开放以来30年或更长年份的数据;
第二,时间的权重是专家主观确定的,这与专家自身的相关知识的可靠性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就采集气象数据的站点而言,这里仅仅采用了30个站点的数据,相对于中国辽阔的疆域,这些站点显然不太具有代表性,如果有可能,今后将在较大程度上增加站点的数量,这样更合理;
第三,就气象因素的选择来看,可能极端气温因素,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其持续期的长短,对生产和销售影响更大,这是我们今后要探讨的内容之一。
最后,就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而言,影响销售收入的因素很多,除了文中提到的资本、劳动力之外,还有技术进步、管理水平、资本使用效率、时间等因素,这里将这些因素看成固定静态的变量,显然不尽合理,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分阶段,在模型中加入技术、管理、资金使用等虚拟变量,以更好地分离气象因素的异常指数对产业的影响。
有关气象经济学的文章
研究表明,交通行业与气象条件存在相关影响关系,道路交通事故受诸多气象因素影响,西安地区气象要素中包含着影响和可以预测当地公路交通的信息。该预报模型可以有效提升公路交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能力,为进一步实现恶劣天气条件下公路运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交通气象业务应用和对公众做等级发布过程中,可以按照得到的p1值以及p2值分为5个等级进行预警,即以0.2为判定间距进行判定。......
2023-08-25
下文在细致地分析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分析气象服务产品供求平衡的实现及变动。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社会对气象服务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干预型国家则主张由政府垄断经营公共产品,容易造成气象服务产品有效供给的不足。这一类气象服务产品完全具备商品属性,已不再属于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可以由私人提供,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气象商业化运作即是很好的例证。......
2023-08-25
以QX表示各气象因素的异常指数。在估计参数时,这里采用了双对数回归模型式中αij,βij分别表示各产业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弹性;γij表示各气象因素异常值指数对产业产出的边际生产弹性,其正负与大小反映了影响的方向与力度。由于既有时间序列数据,也有横截面数据,因此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气象因素的异常指数对各典型工业产业的影响。表4-16面板数据模型结果续表注1:***表示p<0.05,**表示p<0.1,**表示p<0.15。......
2023-08-25
单一的政府供给虽然可以保障公共性质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但面对社会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却存在供给无效和供给低效的内在缺陷,无法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供求平衡。因此,要保证全社会气象服务产品的供求平衡,最佳的途径是打破政府供给的垄断局面,实现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的多元化,逐步完善气象服务产品的市场化建设。......
2023-08-25
根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调查,国家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主要由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6家中国气象局直属业务部门提供,目前共计308种。......
2023-08-25
气象服务主要分为公众气象服务与行业气象服务两大类。公众气象服务直接面向广大群众,与其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公众气象服务的需求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人们对天气预报的依赖性强。行业气象服务除了显示出各行业对气象服务需求强弱的不同以外,全国各省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显示出差异性。......
2023-08-25
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代气象人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23-08-25
据统计,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等问题日渐突出,气象行业已成为当前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焦点。1976年发生在美国的一场暴雨,造成140人丧生,使美国社会树立起“包括经济和人文科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应该越来越多地介入政府气象工作”的意识,并逐渐取得共识。......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