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气象经济学:气象因素对产业的异常度影响小结

气象经济学:气象因素对产业的异常度影响小结

【摘要】:本节在气象因素异常指数对产业影响的研究方面做了创新性的尝试,得到了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论。本节的主要结论为:主要在露天生产作业的产业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

本节在气象因素异常指数对产业影响的研究方面做了创新性的尝试,得到了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论。这里将结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本节的主要结论为:主要在露天生产作业的产业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该结论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风速的异常值指数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影响显著;风速的异常度指数对多数行业都有显著影响,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第二,气温的异常值指数对工业产业的销售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但气温的异常度指数对工业产业的销售收入的影响较为显著,受影响较大的产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

第三,前24小时降水量的异常值指数对工业产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异常度指数对部分工业产业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所受的影响较大。

第四,相对湿度和气压的异常值和异常度指数对各产业的影响基本不显著。

本节的创新可能有两点:

第一,创新性地构建了气象因素异常值和异常度指数,这些指数表现出强烈的周期性,说明指数的构建可能是合理有效的;

第二,以往研究气象影响社会经济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针对产业层面的研究文献较少,且研究对象较为单一,而这里采集了六个典型制造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各气象因素的异常指数对产业销售收入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得到了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论。

本节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

第一,为了与产业数据相匹配性,主要采集了1999—2006年的日时点(每日四次)数据,但总的来说,产业指标和气象因素的时间期限较短,如果可能,应该采集自改革开放以来30年或更长年份的数据;

第二,时间的权重是专家主观确定的,这与专家自身的相关知识的可靠性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就采集气象数据的站点而言,这里仅仅采用了30个站点的数据,相对于中国辽阔的疆域,这些站点显然不太具有代表性,如果有可能,今后将在较大程度上增加站点的数量,这样更合理;

第三,就气象因素的选择来看,可能极端气温因素,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其持续期的长短,对生产和销售影响更大,这是我们今后要探讨的内容之一。

最后,就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而言,影响销售收入的因素很多,除了文中提到的资本、劳动力之外,还有技术进步、管理水平、资本使用效率、时间等因素,这里将这些因素看成固定静态的变量,显然不尽合理,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分阶段,在模型中加入技术、管理、资金使用等虚拟变量,以更好地分离气象因素的异常指数对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