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气象经济学:边际成本递增型准公共气象服务的成本补偿

气象经济学:边际成本递增型准公共气象服务的成本补偿

【摘要】:边际成本递增型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可能包括俱乐部产品,如地方政府买单的政府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人工增雨防雹等气象服务产品;公共资源性产品,如重大工程保障等。Ds为社会边际效用曲线,则两者的垂直距离为边际外部效益。外部性较小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如重大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等气象服务产品,政府提供的效率损失为SΔGIF,由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为SΔGHC。

边际成本递增型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可能包括俱乐部产品,如地方政府买单的政府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人工增雨防雹等气象服务产品;公共资源性产品,如重大工程保障等。一般来讲,此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随着需求量的增加,用户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如准确性、精细化程度)可能会越来越高,导致边际生产成本递增。可以通过对由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的效率分析来确定其提供机制。

1.市场提供的效率分析

如图3-3所示,设DP为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购买者的私人边际效用曲线(即个人需求曲线),在这里,假设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需求弹性较大,其他情况均可类推。Ds为社会边际效用曲线(即社会需求曲线),则两者的垂直距离为边际外部效益(在这里假设这种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具有正外部效应)。边际成本曲线(即供给曲线)为S。

在社会效率准则下,根据社会边际效用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的原则,则最佳产出水平为Q0,此时,社会福利最大,效率最佳。

如由市场提供,则在市场机制下,人们按本人获得的利益决定购买量,则市场只提供由曲线DP与S相交所决定的Q1产量,由于Q1<Q0,即市场提供的产量小于社会最佳产量,则出现效率损失,其损失的大小如图所示为ΔABC的面积SΔABC[7]。

图3-3 边际成本递增型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供求分析

(2)政府提供的效率分析

其他条件与市场提供的效率分析相同,如由政府免费提供,利用税收以弥补其成本损失,则消费者购买量增加,如图3-3所示,直至私人边际效用为零,此时消费量为Q2,Q2>Q0,出现过度消费,也存在着效率损失,损失的大小为SΔAEF

3.两种情况下的效率对比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无论由市场提供还是由政府提供,都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二者所造成的损失谁最小,即选择由谁来提供。从图3-3可以看出,二者的效率损失,主要是由曲线Ds与D P之间的垂直距离(即边际外部效益)和供给弹性来决定的。在这里,为便于分析,可以在私人边际效用(曲线DP)固定、产品的供给弹性(曲线S)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如边际外部效益很大,则社会边际效用曲线为D0;如边际外部效益很小,则社会边际效用曲线为DX(图3-4)。

(1)外部性大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包括地方政府买单的政府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人工增雨防雹等,它们将会给消费者所在区域的政治、群众生活、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等带来积极、长远的影响,即出现正的外部效益。此时,政府提供的效率损失为SΔAEF,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为SΔABC,后者大于前者,则应由政府提供。

(2)外部性较小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如重大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等气象服务产品,政府提供的效率损失为SΔGIF,由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为SΔGHC。前者大于后者,因而应由市场提供。

图3-4 准公共产品的公、私供求的效率对比分析

(3)不同供给弹性[8]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在其他情况不变[9]时,如图3-5所示,对于供给弹性大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曲线为SD,由市场提供时的效率损失为SΔABC,由政府提供时的效率损失为SΔAEF,此时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大于政府提供的效率损失,则应由政府提供;对于供给弹性小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曲线为SX,由市场提供时的效率损失为SΔAGH,而由政府提供时的效率损失为SΔAEI,此时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远远大于政府提供时的效率损失,则应由政府提供。

当然,在市场提供的前提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向私营气象服务公司提供财政补贴以使其增加产量,使其达到社会最佳产出水平Q0;而由政府提供也可以采取适当收费的方式。

如图3-5所示,采取P价格提供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一方面鼓励人们增加消费,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控制了过多的消费,从而达到有效的消费量。由于某些人可获得直接的利益,则可以向受益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如专项气象服务产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等。通过这种市场和政府的相互补充,相应地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图3-5 不同供给弹性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公、私供求的效率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