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交通行业与气象条件存在相关影响关系,道路交通事故受诸多气象因素影响,西安地区气象要素中包含着影响和可以预测当地公路交通的信息。该预报模型可以有效提升公路交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能力,为进一步实现恶劣天气条件下公路运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交通气象业务应用和对公众做等级发布过程中,可以按照得到的p1值以及p2值分为5个等级进行预警,即以0.2为判定间距进行判定。......
2023-08-25
气象服务产品主要包括有形物品(如新的气象仪器设备等)和无形服务(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工程服务和气象综合科技服务)(于波等2009)。气象仪器设备主要包括气象部门拥有的各类雷达(测风雷达、天气雷达以及其他雷达)、气象部门拥有的车辆(小轿车、吉普车、客车、专用工程车、客货两用车、载重车和其他车)、计算机配备、通信、影视及人影设备、特殊探测设备(太阳光度计、大气总悬浮物监测仪、气溶胶浊度计、干湿沉降观测设备、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仪、梯度观测塔和闪电定位仪等)、自动站及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等。由于这些有形产品的主要需求方为各类气象部门,较之全社会各行业都有需求的气象服务来说需求范围要小(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2005)。
气象服务主要分为公众气象服务与行业气象服务两大类。另外有的学者认为其还包括气象工程服务等其他气象服务。
(一)公众气象服务的需求
公众气象服务是指各级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公益(公共)性气象服务组织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电话等公共传媒,向社会大众无偿的、广泛提供的气象预报、情况信息和技术、工程服务等。中国气象局将我国气象事业定义为科技型、基础性的公益事业,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气象服务有很强的公共物品的性质。
公众气象服务直接面向广大群众,与其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调研显示,目前我国的公众气象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品种:0~12小时、12~24小时、24~48小时、48~72小时天空状况以及降水、气温、风等要素预报产品,生活气象服务产品主要有晾晒指数、穿衣指数、旅游条件、空气污染指数、火险等级、紫外线等级等。这些服务通过电视、电话、短信、报纸、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传播。
公众气象服务的需求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们对天气预报的依赖性强。我们生活在大气环境中,而其中的气温、湿度、气压、风、日照、雾等物理因素以及O3、CO2、烟尘微粒等化学因素以及太阳活动和电磁辐射等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天气预报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第二,气温、晴雨、降水、大风是公众关心的要点。调查显示,一般公众最关心的气象要素依次为气温、晴雨、降水和大风。他们认为这些要素对其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气温在18~20℃时,人们感到冷热适中,清爽舒适,而高温会使人的神经反射变得迟钝,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使工作效率降低;低温则对缺乏锻炼、体质偏弱的人有很大的危害。晴雨和降水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农民朋友对该气象服务需求旺盛。大风使水分减少,空气干燥,常引起居民的一系列病状,如偏头痛、眩晕等。
第三,气象灾害预警是公众关心的重点。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结构复杂,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各种气象灾害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大的气象灾害更见频繁,因此,预测和预防气象灾害已成为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第四,生活气象服务产品、气象健康指数预报和空气质量要素预报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关注身体健康。在生活气象服务产品中,人们主要关注紫外线强度预报、霉变指数预报和衣着指数预报及晾晒指数等。在气象健康指数中,心血管指数预报、支气管指数预报、肠胃病指数预报、花粉过敏指数预报等得到更多关注。城镇公众比较关心空气质量要素预报,比如大气粉尘、SO2含量、CO2含量等。
(二)行业气象服务产品需求
行业气象服务是指为某个行业,某个部门或某个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其服务单位是单位、集体。它既可以采用决策服务的形式,也可采用专业服务或专项服务的形式。根据提供的行业气象服务,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集体积极采取趋利避害有效措施,取得效益。
我国各行各业对气象条件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气象服务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例如,农作物生产与气象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冷、暖、旱、涝、风、霜等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资源条件,决定了该地的水源和草场植被,气候条件不同,草场植被差异很大,因此气候条件对牧业有重要影响;海上的大风大浪是渔业的死对头;水电站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情报,以确定是否要泄洪,甚至要炸坝;纺织车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如果湿度过低,纱就容易断裂;建筑厂房时,需要准确进行风压设计;气象能见度低则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等。表2-1列出了各行业领域的气象服务产品需求,反映了不同行业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湛秀松2006)。
表2-1 各行业领域气象服务产品需求
实际上,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有所不同,因而对气候的敏感性有高有低,进而导致了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有强有弱。行业气象服务除了显示出各行业对气象服务需求强弱的不同以外,全国各省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显示出差异性。这样,各个省区在提供气象服务时就要针对本地区的不同行业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服务,为本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贡献(张钛仁2007)。
(三)气象工程服务的需求
气象工程服务是指应用一定的气象工程技术手段,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各类不同的用户所进行的技术性、工程性的气象服务。也有学者把此类服务进一步阐明为应用一定的气象工程技术手段,对一定的生产对象或用户系统所处的气象环境本身,或生产对象、用户系统与气象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调节、改造或控制,以达到趋利避害、提高服务对象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目的而进行的气象服务。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广泛应用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技术开展人工增雨、增雪与消雹作业,以达到增雨抗旱、消除雹灾的目的。90年代以来,随着温室与大棚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通过增施CO2技术,增加棚室内的CO2浓度,大大提高了温室与大棚生产的产量与农户的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的发展,气象服务从信息服务向工程服务发展,服务技术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服务效益不断上升。
下面介绍几种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气象工程技术(马鹤年等2001)。
第一,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技术。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技术是应用向云中播撒催化剂,改变云微物理等机构,使云降水等局部天气现象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以达到改造自然的预定目的的一项科学技术。1958年,我国北方遭遇特大干旱,在进行抗旱的迫切需要下,吉林、甘肃等省相继开展飞机人工降水试验,利用播云催化技术开展人工增雨试验。此后,有组织的人工影响局部天气作业与试验活动在各地逐步开展。经过50多年的努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成为抗旱、消雹等减灾服务的重要手段,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第二,农业气象适用技术。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认识大气候,改造小气候”的要求日益突出,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生产对象进行规范化、目标化栽培。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服务的发展使农业气象服务从过去只“提供依据”,改变为直接利用技术措施去改变小气候,调控微环境作物生态系统。目前应用范围大、效果好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主要有:温室、大棚、设施农业中人工小气候调控技术、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优化灌溉节水技术、棚室内CO2施肥技术以及抗旱剂、防冻剂、保鲜剂的利用技术等。目前大力推广应用技术成熟、实用性好、规模效益大的先进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成为各地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积极开展气象科技扶贫服务,促进农业生产高产优质低耗的重要手段。
第三,雷电防御技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与大量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城市化的发展以及高层建筑的迅速增加,雷击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造成国民经济与人民财产的重大损失。我国气象部门从1985年开始从事有组织的避雷检测技术服务,以后不断扩大,并发展到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现已形成一支有数千人的防雷专业技术队伍,为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工程技术服务。
有关气象经济学的文章
研究表明,交通行业与气象条件存在相关影响关系,道路交通事故受诸多气象因素影响,西安地区气象要素中包含着影响和可以预测当地公路交通的信息。该预报模型可以有效提升公路交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能力,为进一步实现恶劣天气条件下公路运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交通气象业务应用和对公众做等级发布过程中,可以按照得到的p1值以及p2值分为5个等级进行预警,即以0.2为判定间距进行判定。......
2023-08-25
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代气象人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23-08-25
单一的政府供给虽然可以保障公共性质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但面对社会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却存在供给无效和供给低效的内在缺陷,无法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供求平衡。因此,要保证全社会气象服务产品的供求平衡,最佳的途径是打破政府供给的垄断局面,实现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的多元化,逐步完善气象服务产品的市场化建设。......
2023-08-25
根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调查,国家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主要由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6家中国气象局直属业务部门提供,目前共计308种。......
2023-08-25
气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体现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的气象信息为基础而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及其衍生品。从现代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说,气象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气象资源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行为选择的社会科学。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从经济学基本原理来探讨气象经济学研究对象——气象服务问题时,必须从私人商品和公共产品两个角度来对气......
2023-08-25
为此,我们分别对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以私人为供给主体的私人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得到保证气象服务产品供求平衡的有效供给方式或方式组合。其三,政府垄断经营方式及寻租行为造成气象服务产品提供的低效率。在以政府为供给主体时,由于内在固有的缺陷,供求失衡始终存在;在以市场为供给主体时,市场固有的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发挥作用,使得气象服务产品趋向供求平衡。......
2023-08-25
依据上文的分析结果,通信交通运输交通业目前对只有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气象条件组合的依赖特征尚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该统计值中没有细分通信业GDP和交通运输业GDP,而并不意味着交通部门对气象要素依赖性不强。......
2023-08-25
本节在气象因素异常指数对产业影响的研究方面做了创新性的尝试,得到了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论。本节的主要结论为:主要在露天生产作业的产业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