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体现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的气象信息为基础而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及其衍生品。从现代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说,气象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气象资源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行为选择的社会科学。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从经济学基本原理来探讨气象经济学研究对象——气象服务问题时,必须从私人商品和公共产品两个角度来对气......
2023-08-25
中国气象局制定的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我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这表明,我国气象管理部门向社会提供气象基础性数据来保障基本气象服务,进而保证了基本气象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所谓公共产品,是指由公共部门生产的,或指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部门提供的产品,包括国防安全、警务、消防、道路、教育、空间研究、气象服务等。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基本气象服务具有以下特征属性:
(1)消费的非排他性。所谓公共产品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不管人们是否付费,都不能排除他们对于该产品的消费。基于我国气象事业性质为科技型、基础性的公益事业,我国气象业务管理部门的科技人员通过采用现代的气象仪器设施而采集和加工的气象基础性数据为全社会共享,任何社会成员无论是否付费都可以使用气象业务管理部门提供的基本气象服务。这充分表明:包括气象基础性数据在内的基本气象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理应由政府业务管理部门提供。其原因在于:基本气象服务作为公共产品,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问题存在。
(2)消费的非竞争性。所谓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当我国气象业务管理部门提供气象基础性数据和基本气象服务时,作为公共产品,任何社会成员都可以共享该数据和服务,任何社会成员使用(消费)该数据和服务时,不影响和排斥其他社会成员对其的利用(消费),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生产费用(总的生产费用已经支出),这是公共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在气象服务这种特殊公共产品上具体体现和反映。
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气象服务,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该特征属性来源于基本气象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不可分性,也即基本气象服务不能分割为细小部分,只能作为一个整体由社会成员共享。
私人不愿生产提供该类基本气象产品,每个社会成员也不愿花钱去购买本可免费享受的物品。从而,该类气象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根据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如知悉天气状况、方便出行、防灾减灾、保障国防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来生产提供。
(二)作为私人商品的衍生气象服务
当公益性的气象基础性数据被私人部门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形成气象衍生性数据,通过商品交易形式用于社会某些特定部门、特定客户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时,衍生气象服务就取得了私人商品的形式,从而具有私人商品的一般特征。一般而言,私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征属性,因而衍生气象服务也具有价值社会属性和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1)衍生气象服务的价值属性。所谓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们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衍生气象服务的价值,是指凝结在衍生气象服务中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抽象的气象科技人员劳动,体现了气象科技人员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2)衍生气象服务的使用价值属性。所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或几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商品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形成。衍生气象服务的使用价值,是指衍生气象服务能够满足社会成员深入了解天气状况、方便出行、防灾减灾、保障国防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需要的有用性,由气象科技人员的具体劳动形成。
(三)作为服务形式存在的气象服务
以气象信息为核心基础的气象服务,无论是作为公共产品形式存在的基本气象服务,还是作为私人商品形式存在的衍生气象服务,都具有自身作为服务形式的特征属性。
(1)气象服务的无形性。相对于具体的、有形的货物,服务一般具有无形的性质特征。值得指出的是,服务往往借助一定物质条件而物化和固化。气象服务是以气象信息为核心基础的,具有无形的性质特征,并且借助纸质、电子等物质条件表现。
(2)气象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区别于货物生产和消费存在一定时间差异,服务往往具有生产提供和消费的同步性,如在理发美容服务中,理发美容工人提供理发美容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顾客消费享受的过程。气象服务同样具有该特征,当气象业务部门为全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提供气象服务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成员(顾客)利用和消费气象服务的过程。
(3)气象服务消费的重复性。区别于货物消费的一次性,服务消费往往可以重复进行,一项服务可以被不同消费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消费享受,如金融保险服务等。同样,气象服务的利用消费具有重复性质,不同的社会成员可以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重复使用。
(四)作为信息形式存在的气象服务
正如前面所述,气象服务的核心基础是气象信息,因此,气象服务大多具有信息的基本特征:
(1)气象服务的客观性。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的。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服务,是对自然界星球、大气、洋流等运动规律的客观把握,因而具有客观性。需要指出的是,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服务的客观存在性,并不能保证气象信息的内容必然具有客观性。实际上,受主体认识能力、认识条件、认识技术的限制,经过主体认识加工的气象信息有时并不完全符合客观。
(2)气象服务的无限性。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服务的获得,主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气象信息的存在是无限的,并且还可衍生无穷无尽的气象信息。因而,以气象信息为核心基础的气象服务具有无限性。
(3)气象服务的动态性。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服务,是对自然界自然因素运动规律的反映,而自然客观存在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气象科技人员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主客观两方面都决定了气象服务的动态性和发展性。
(4)气象服务的依附性。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服务,总是依附和借助一定载体而存在和表现出来的,自身不能独立存在和交流,需要借助物质承担者,诸如纸质和电子媒介等,通过气象科技人员的劳动而体现和提供。
(5)气象服务的不完全性。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服务,具有不完全性,因为自然界的运动是千变万化、极其复杂的,气象信息不可能囊括所有自然界运动的一切信息,科技人员的认识也是不完全的,主要是由于:①人类认识能力有限;②气象信息绝对滞后性的限制;③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收集、传递、存储和加工处理气象信息,理解和使用气象信息都是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代价,必须考虑由此而得到的效益。
(6)气象服务复制的低成本性。由于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服务的生产成本支出具有一次性特征,因此其复制边际成本极低,甚至为零,很容易被复制拷贝。同时,复制的低成本性,说明气象服务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通过对气象经济学研究对象特征的分析,对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几点简要结论:
(1)整体推进,分类改革。未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到世界气象事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要求,有效区分作为公共产品的基本气象服务和作为私人商品的衍生气象服务,采取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发展战略,即国家气象业务管理部门保障基本气象服务供应,而对于作为私人商品的衍生气象服务,则通过开放气象服务市场、引入多元化的气象服务市场竞争主体、鼓励竞争合作的方式,满足社会成员和各部门对于增值性、高附加值的、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
(2)创新形式,广泛宣传。准确把握气象服务的基本属性特征,不断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提升气象服务部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宣传教育形式,增强公共气象服务的直观性,引导社会公众理性认识和正确对待天气预报等气象服务,加深全社会对于气象灾害危害性的认识和理解,强化社会成员主动规避自然灾害的意识,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3)健全法规,保护产权。深入理解气象服务,特别是气象信息服务复制的低成本性,强化气象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气象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气象行业知识产权,有效保障基本气象服务和衍生气象服务的生产提供。
有关气象经济学的文章
气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体现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的气象信息为基础而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及其衍生品。从现代西方经济学角度来说,气象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气象资源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行为选择的社会科学。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从经济学基本原理来探讨气象经济学研究对象——气象服务问题时,必须从私人商品和公共产品两个角度来对气......
2023-08-25
单一的政府供给虽然可以保障公共性质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但面对社会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却存在供给无效和供给低效的内在缺陷,无法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供求平衡。因此,要保证全社会气象服务产品的供求平衡,最佳的途径是打破政府供给的垄断局面,实现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的多元化,逐步完善气象服务产品的市场化建设。......
2023-08-25
气象服务主要分为公众气象服务与行业气象服务两大类。公众气象服务直接面向广大群众,与其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公众气象服务的需求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人们对天气预报的依赖性强。行业气象服务除了显示出各行业对气象服务需求强弱的不同以外,全国各省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显示出差异性。......
2023-08-25
研究表明,交通行业与气象条件存在相关影响关系,道路交通事故受诸多气象因素影响,西安地区气象要素中包含着影响和可以预测当地公路交通的信息。该预报模型可以有效提升公路交通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能力,为进一步实现恶劣天气条件下公路运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交通气象业务应用和对公众做等级发布过程中,可以按照得到的p1值以及p2值分为5个等级进行预警,即以0.2为判定间距进行判定。......
2023-08-25
本节在气象因素异常指数对产业影响的研究方面做了创新性的尝试,得到了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论。本节的主要结论为:主要在露天生产作业的产业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
2023-08-25
全国气象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气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代气象人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023-08-25
根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调查,国家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主要由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6家中国气象局直属业务部门提供,目前共计308种。......
2023-08-25
据统计,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等问题日渐突出,气象行业已成为当前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焦点。1976年发生在美国的一场暴雨,造成140人丧生,使美国社会树立起“包括经济和人文科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应该越来越多地介入政府气象工作”的意识,并逐渐取得共识。......
2023-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