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艺术展”选择在“三八妇女节”前后进行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她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男性霸权主义的结果。这次“世纪·女性艺术展”便自然少不了男性权威的操作和认可,但没有任何女性提出异议,并且有批评家说“女性艺术家是觉醒了”的。这些“觉醒”的女艺术家们愿意在所谓“女性艺术”的圈子里“画地为牢”。这便是许多女性艺术家所谓的“觉醒”和“性别视角”。......
2023-08-25
我的创作是一种精神创作,这种创作给我一种思潮,这种思潮从中国和蒂罗尔山峦起伏的大地而来……
——马克斯·魏勒
1998年3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奥地利共和国外交部主办的奥地利当代著名画家马克斯·魏勒的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展出的31幅作品是画家在80年代创作的部分作品。几次驻足留恋于这位20世纪奥地利最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面前,都令人感受到一种来自于画家心灵的精神力量的强烈震撼。
马克斯·魏勒(Max Weily),1910年出生在奥地利蒂罗尔地区的阿普萨姆,这一年,慕尼黑的瓦西里·康定斯基创作了他的第一批抽象绘画。1930年,马克斯·魏勒考取了维也纳艺术学院。1942-1945年,他应征入伍,之后便回到了他的家乡格罗斯。在这里,他创作了一幅幅抽象的风景画,构筑着自己奇幻的精神世界。
马克斯·魏勒的创作灵感和热情首先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他的家乡蒂罗尔地区,风景迷人。山光水色,蓝天白云,一切在画家眼中是那样的纯粹和灿烂、透亮和博大,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和充满诱惑,这一切都使他浃肌沦髓,如痴如醉,他童年的心灵里,便早已烙印着抹不掉的记忆。他的不断感悟,化作一股情感的巨流,铺天盖地般地流淌在他的画面里。马克斯·魏勒曾这样写道:“每当我处身在大自然之中,就会感到一种无穷的升华。我环视和观望那无穷无尽的光阴和季节,我为千变万化的光景所深深震撼。我感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被卷入其缥缈的永恒之中。这深深的宁静来自遥远的充实的空间,来自最完美的满足感,即在忘我地投入于奇幻与庄严的创作中得到的喜悦。”“大自然已融入我的脑子里,神经上和血液中。”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大自然及造物所赋予大自然生命的体悟,马克斯·魏勒找到了能够充分承载这种感悟的图式语言——来自自然的抽象。
[奥地利]马克斯·魏勒 蛋彩
[奥地利]马克斯·魏勒《花的太阳》蛋彩
[奥地利]马克斯·魏勒 蛋彩
马克斯·魏勒作品的抽象图式,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保罗·塞尚和20世纪初的瓦西里·康定斯基、皮埃特·蒙德里安等人,正如巴塞尔艺术史家高特弗里德·博姆所说:“马克斯·魏勒走的是本世纪艺术家走的道路,他的作品突出了现代派总的特征的抉择。”如果说马克斯·魏勒早期的作品在抽象的主观化的图式中还更多隐含着许多宗教的静穆和神秘的话,那么,他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创作中,则把神、自然、精神三者完全融为一体,艺术家极力消减画面中所有符号对大自然的任何一点哪怕是最含糊的阐释,画面中大团的蛋彩色块、细小的墨滴色斑和纵横交错的线面,在发自内心的情感驱动下的笔势运作中,爆发出强大的张力,在纷杂而又充满矛盾的空间里交织、碰撞、升华,精神的世界被完全裸露在抽象的纯粹的色彩图式中。
这种艺术精神来自中国古代的宋人那里。早在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时,马克斯·魏勒便在他的教师卡尔·施泰勒的指点下,在中国宋代画家郭熙、李迪、马远、王希孟等人的作品中领悟着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涵。中国艺术的精神从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不断给他创作的营养,他曾这样说过:“中国人是伟大的,他们用最简单的、完全固定的、自传统习得的程式中去描写树、水、雾、山,他们用这些来创作绘画。我也找到了我的程式,我用这些创造出一种类似风景的东西,它们飘浮着,从画布中活生生脱颖而出。”很显然,在马克斯·魏勒的作品中,他试图把精神的东西,尤其是中国宋人在大自然中体验过的那种神秘和博大,纳入他的抽象的纯形式,他在作品中实现了这一点。他的创作正如中国画家那样达到了“物我两忘”的自由境地。如果说中国宋人在“图真”中表达着内心的“意象”而为自然造化“传神写照”,那么,马克斯·魏勒是在抽象图式中描述着他的“梦境”,虽然图式不同,但皆为“意造”,同趋于精神所在的境界——“意境”。
马克斯·魏勒的作品中,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创作的《就像一片风景》系列,则完全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空灵境界。采用了中国画灵活的透视法则,使他的画面空间极大扩展延伸,色块间留出空白,更强化了画面的奇幻迷离。马克斯·魏勒像中国人一样,把“虚空”看作生命与运动之源,这“虚空”世界里,更具有了容纳一切的可能性,令人想象和神往。
马克斯·魏勒也正如中国文人画家一样把自己“隐逸”于大自然之中,这点正使他的艺术精神得以孕育、滋生和漫延,正如画家自己所说:“我独处幽境,在欧洲中心的蒂罗尔,在遥远山间的峡谷里,像一个宋代的画家。我可以清朗地关照一切……”
1998年3月写于中央美术学院
有关批评的干预的文章
“女性·艺术展”选择在“三八妇女节”前后进行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她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男性霸权主义的结果。这次“世纪·女性艺术展”便自然少不了男性权威的操作和认可,但没有任何女性提出异议,并且有批评家说“女性艺术家是觉醒了”的。这些“觉醒”的女艺术家们愿意在所谓“女性艺术”的圈子里“画地为牢”。这便是许多女性艺术家所谓的“觉醒”和“性别视角”。......
2023-08-25
梁宗孟在创作上的勤奋催生了他的艺术天性,他敏感而自如地把握着艺术的多种形式和语言。另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是,梁宗孟的油画或雕塑作品屡屡入选全国美展,他的作品显然取得了“合法化”的地位。梁宗孟一方面做着形式语言的探索并显现出自己的风格,因此在一个区域性的艺术圈内是前卫的;另一方面他的“先锋性”又得到了保守的区域性话语权的认可。......
2023-08-25
“建设性”是贺绍俊文学批评的伦理核心,体现为批评理论的体系建构、批评的话语风格和对批评本身的价值期许。在贺绍俊看来,批评是一项建设性的工作。贺绍俊认为,两种批评方式都无益于文学的健康发展,都不能与建设性的批评划等号。因此,“建设性批评兴旺发达起来后,那些乌七八糟的批评才会偃旗息鼓。”“精神性”是贺绍俊文学批评着力阐扬的理论焦点。......
2023-12-02
对话时间:2006年8月2日访谈地点:兰州通渭路上岛咖啡屋采访对象:由旭声、王志刚采访人:张国荣张国荣访谈王志刚(中)、由旭声(右)张:由老师,去年你调离了兰州大学,现在是在杭州大学宁波分校,这次你回来便约你聊一聊。王:因为那个时候,80年代刚改革......
2023-08-25
三国时刘备不好,还是老头子挂帅。毛泽东说刘备“老头子挂帅”,具体所指,显然是彝陵之战前刘备的“御驾亲征”。毛泽东批评刘备“老头子挂帅”,意在倡导一种精神振作、势如破竹的精神状态,以冲破党内沉闷气氛。与“老头子挂帅”相对应的,他举出了马克思、鲁迅、邹容、章太炎的例子,赞赏他们的敢说敢为,精神百倍。......
2023-11-27
访谈对象:靳鉴先生、林经文先生访谈时间:2006年11月8日访谈地点:甘肃画院林经文画室访谈人:张国荣张:林老师,今天我们来采访,首先请您谈谈您的艺术阅历和创作问题,这当然包括您的书法和绘画两条线索。林则徐在甲午失败之后被发配到新疆,我们这一族是从新疆落户到兰州的。这是当时所谓流传下来的选择干部的标准。......
2023-08-25
“朝圣·敦煌”系列工程之二启动仪式合影“朝圣·敦煌——甘肃美术创作工程”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甘肃省文化厅直接领导下的艺术工程。为延续、深化和发展“朝圣·敦煌”,2018年3月28日早上,兰州宁卧庄宾馆的会议室召开的一次盛会见证了“朝圣·敦煌——甘肃美术创作系列工程之二:传承启新潜心践行”的启动。下面回顾一下“朝圣·敦煌——甘肃美术创作工程·甘肃画院美术作品展”展出时间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专家的发言。......
2023-08-25
尤其在绘画领域,形象具有双重意义。这意味着,形象之于绘画,既是一个审美形态范畴,也是一个图像语言形式范畴。这注定绘画形式及其构成的形象带有时代性,是时代精神的直观载体。以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人物龙凤图》为代表,先秦楚国人物形象追求纤秀、飘逸的视觉审美效果。所谓“楚王好细腰”,既体现了楚人有关身体形象的审美标准,也代表了楚国人物画的美学准则。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可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023-0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