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师美术系65级同学展座谈会

西师美术系65级同学展座谈会

【摘要】:时间:2007年10月24日地点:西北师大美术学院展厅主持人:李葆竹西北师大美术系65级同学展览座谈会现场2007今天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希望老师们对我们的作品给予指导。(掌声)另外,我提议大家为创办了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吕斯百先生和创办了兰州艺术学院的常书鸿先生表示缅怀和敬意!

时 间:2007年10月24日

地 点:西北师大美术学院展厅

主持人:李葆竹

西北师大美术系65级同学展览座谈会现场 2007

今天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希望老师们对我们的作品给予指导。我们同学先相互交流,然后在场的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提,我们可以一一解答。下面请我们的老师先发言。

李葆竹:

我先发个言。今天这个展览,是我们西北师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同学的一个作品展览,在这个展览上,有我们的老师陡剑岷先生、靳鉴先生、王启民先生,还有来自兰州艺术学院雕塑系的老师汪兴中先生,除了这几位先生之外,还有我们的老字辈同学苏朗先生、唐俊卿先生。对这几位先生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掌声)对师大对我们多年的培养表示无限地敬佩和感谢!(掌声)另外,我提议大家为创办了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吕斯百先生和创办了兰州艺术学院的常书鸿先生(就是我们兰州艺术学院的院长)表示缅怀和敬意!下面请我们的老师发言,对我们的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掌声)

陡剑岷和王启民先生合影

靳鉴先生夫妇合影

陡剑岷:

今天参加这个展览,我非常高兴。这是个十分难得的展览。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展览本身。为什么这样说呢?一个学校、一个系办得好不好,主要看这个系毕业的学生在中国社会上有多大的贡献,对社会有什么好的影响。今天办的展览是我们校早期学生作品的一个展览,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很突出的成绩。

今天,在展览会上大家就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这是我们最高兴的一点。同时它代表了一种凝聚力。说明我们系还有相当大的凝聚力。这在多少年来是第一次,我们早期毕业的同学能怀念我们这个系,我们已故的先生。我们是幸存者,我们能活到现在,看到十七大的召开,和谐社会的到来,这是很不容易的。在过去那个潮流涌动的年代,一个人有时会消失,没有人会记得你,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当时办了个“学习班”,就是把小学老师培训成为中学老师,在培训班上有人说美术是不能提的,美是资产阶级的东西,美跟美国有关系。同学们你们就想象不到那个社会,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看到我们同学画这么好的画来展览,给我一个重要的感觉,我们的同学都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我不是理论家,我只想说我们的实践应该在正确的道路上进行,那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懂,我们是美术系,美术系就不是丑术系。若通过我们的美术把人表现得很丑,那就不好了,要让人懂,特别是让普通老百姓懂。因为老百姓养育着我们,我们就该为他们服务。今天,我看到我们同学的作品不管怎样都是大家喜欢的。这就很好。另外我感觉我们这些同学是一个集体,他们对社会影响很大。即使你是一棵树上最高的枝条,你也来自团体的涵养,环境的涵养。半个世纪了,大家的感情还如此深厚,为什么?这很值得深思。因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正义的力量占上风。“文革”后,我们的道德观念受到很大破坏,现在又在恢复中。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今天我们的同学在这儿办展览,这是个很好的开始,我希望将来我们死了,这些小同学你们也要回来办展览,把你们的成绩向母校展示。谢谢大家。(掌声)

王启民:

今天这个展览在我们美术系是第一次。虽然以前也有同学陆续回来办过展览,但像今天这样的集体展览,特别是汇集了50年代到60年代20年间同学的作品,这是第一次。心里感想很多。第一,在这名册上印的老师,活着的只有我和陡老师两个了。那逝去的要是地下有知,会感到十分安慰。我们美术学院的创办、发展,经历了十分艰难的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校到1957年的兰州艺术学院,再回到师大,又经过“文革”十年,曲曲折折。其间好多老师、同学陆续离开了我们。今天幸存的,大家成长不容易,我们在座的许多已经成才,有所建树。说明吕斯百先生、常书鸿先生创下的事业已经开花、结果,这与我们国家现在的形势发展是分不开的。没有一个大的气候,你个人发展也不可能。对比之下,我们感觉现在社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新天地。今天大家展出的作品,代表了过去同学成绩的一个部分,还有些同学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我们美术系的骄傲,是吕斯百先生、常书鸿先生创业所结的硕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的条件,把我们的作品做得更好。我们美术系会办得越来越好。希望大家再回来,把你们的作品拿回来展览、交流。祝这次展览圆满成功!(掌声)

靳鉴:

我不像陡老师、王老师他们说得那么深刻,他们比我懂得多,我是后来回到系上的,我在毕业前离开了学校到另一个单位工作,60年代才又回来。这方面陡老师和王老师更有发言权。今天看了这个展览,我很震惊。我们的老校友,基础是很扎实的,感谢那些老先生们,像吕斯百、韩先生……(方云是我同事,他是1956年吕先生从北京调来的。)老先生们在我们同学身上是下了功夫的,我们系当时在西北那是第一流的。另外,我感到每一位同学的作品都反映出,你们真正年富力强有作为的时候,你们有能力把西北艺术事业推向前行。你们大有可为,你们在不断前进并且有突出的进步。我看了之后十分高兴。我祝大家不断进步,取得更大成绩,谢谢大家!(掌声)

靳鉴 篆书

高增志:

对这次展览,看到大家永葆艺术青春,感到高兴。我们都成老头子了,还在不断进取。这种精神可嘉,我感觉大家能一直保持这种艺术精神,这是值得高兴的。祝大家艺术青春常在,活到老学到老,前进到老。就说这些,谢谢大家!(掌声)

汪中兴:

我不像其他老师,我只在艺术学院代了两三年的课,今天看了这个展览很激动。首先是想起个历史的问题,我算了个账,我们师大的12个同学,有的被开除,有的被退学,有的跑到新疆去,这都是当时的现实。为什么?当时学校容纳不下他们的才华,现在的学生根本没体会。但是,正是环境使那批学生在不同岗位上不同经历下做出了不同成绩。比如说士修的雕塑,他没学过,他爱到外国去看,搞得很好,这是历史的问题,不多谈了。第二个,我感动的是同学之情,我跟大家年纪差不多,一块玩,亲得很。搞艺术要有感情,只注重利益,你就不必搞艺术这活,艺术是纯洁的、感情的,这就是艺术。我们同学50年,当年的小伙都成爷爷了,保持联系,始终大家在一块而其乐融融,这东西太美了。第三个,是创新。大家在不断创新,创新不是乱创。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把西方那么多的油画学过来了,不能乱学,搞自己的画,这是对的。绘画这东西太复杂,按自己的路走,我很欣赏,祝大家成功!(掌声)

苏朗:

看到这个展览,我非常激动,刚才我的班主任陡老师讲,这个展览不光是看这几幅画,画的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跳动的心。我们师兄师弟们是用自己的感情在那画出来的,是用自己的心画出这些东西来的。这些画不是普普通通的,里面一则代表了我们心情,一则代表了我们的情义,这个情是对我们母校的怀念,怀念老师、同学。我进学校时比在座的年轻的朋友还小,我是17岁到师院来的,我是我们班上最小的。今年也是我毕业50周年。我是1957年毕业的。50年在我一生中是很长的,对这个时代来讲是很短暂的。在这50年中,我从我的学友的画中看到他们经历的坎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这些画面都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我的有些师兄画得非常好,不光是技巧好,而且是对艺术的追求,每个人在张扬自己的个性,非常难得。这些都是我的老师教给我的。现在的陡老师、王老师,都是我的班主任。我们那时一个班20个同学,兰州的两三个。现在变化大,艺术的环境宽松,师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不仅有学品,还有人品。我们的同学生活经历很坎坷,但始终把绘画艺术当作自己生命,这是最可贵的。我是从武汉来的,那时环境跟现在不能比,我希望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希望我们后继有人!(掌声)

苏朗《黄河渡》套色版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唐俊卿:

首先,我们这一帮子50年前的小伙子办这一画展,一是怀念母校去世的老师,同时向在座的老师汇报,也是向现在的师兄弟姐妹们交流汇报。是形象化了的个人艺术,是好是坏,请大家评说,谢谢!

李葆竹:

在座的有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讲尊师。这是我们应有的道德,我们现在画的这些画,好也罢、坏也罢,都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因此我们要感谢老师。我们现在的学问深也罢、浅也罢,都是老师教给我们的。老师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因为他们有真才实学。(掌声)第二点,我的体会是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个好身体,一是要能吃苦。好身体是能吃苦的物质基础,在好基础上要能吃苦,这样不管你做什么事业,都能从不成功渐为成功。凡事业上能成功的,都是能吃苦的。第三,我们画画不能光画画,要有广泛的修养,我们觉得知道的越来越少,画画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所以对画画来说,广泛的修养太要紧了。我曾问学生,我们这儿有个陡剑岷先生你们知道吗?学生说不知道,我说我要把你们领到旧眷28号楼3单元9房去参观一下。我说你们见没见过有里程表的脚踏车,学生说没见过,我说估计世界上第一个有里程表的脚踏车就是陡剑岷先生创造的。什么原因?画画的人是最聪明的,有广泛的见识,所以我们在座的娃娃要能吃苦,好好学习。最后一点,祝在座的老师身体健康,艺术之树长青!祝在座的校友身体健康!一两年内我们再办个更好的展览。我说的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掌声)

张学乾:

我和葆竹,我们都是退休了的。今天参加展览的老师都是退休了的。我介绍一下,陡老师是咱们美术系的系主任,之后王老师是系主任,这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咱们系贡献很大的老师,都工作了几十年,在座的同学应为咱们的系主任鼓鼓掌。咱们靳鉴老师在书法上是泰斗级人物,我们这些人,前有杰出的师兄们,这些人经历都很丰富,吃过苦,挨过斗,有的还被开除过,很坎坷。今天能有这个展览,是很不错的,展出的作品好与坏,请同学们批评,也许我们的画都比较保守,跟我们的年龄一样,在当前形势下,都是老化的。因为现在表现主义很吃香,行为主义……美术系是出人才的地方,每个时代都有些代表性人物,现在北京很活跃的恐怕还有些是我们师大毕业的学生,有个叫杨志超,搞行为艺术的,是我们师大的,影响很大,听说现在一张图片卖好几千美元了。我们退休了的就这样了,希望今后我们系还有新的同学浮现出来,我们争不了什么光了。把作品拿来展览一下,大家高兴高兴而已,没什么说的了。(掌声)

美术学院教师合影(西北师大110周年校庆)

刑士修(赞助人):

我离这个圈时间长了,在外鬼混呢,为了生活。但我的眼睛没离开过。因为这是我的挚爱,我身体也不好,承蒙老同学们厚爱给我提供了一个跟老同学掺和的机会,跟大家一起歌唱,这歌唱得可能有些跑调。我还有什么愿望?就是“贼心不死”四个字。一是对艺术的态度,一是对生命的态度。人活着总要有所追求,这次拿这些东西来和大家一块儿展出,主要是想能再见到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唱的都是老歌,想唱流行的,可是唱不好,艺术是百花园,应是各种形式美都有的地方,希望艺术系的学子们都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追求,都能拿自己的东西给师范学院,使它更繁盛。我刚到北京时,在艺术团体里,有个年轻人头发很长,学了几年,就说话给我听:这是哪儿来的,北京没有人了吗,弄一老帽儿来!在这样环境中,跌跌撞撞,最后他们还不得不让我三分,所以不要怕,不管在任何角落,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好自己,一定会行的,我就说这么一点。(掌声)

陈万邦:

我是个票友,喜欢美术。师大中文系毕业的,我和中文系师生不是太熟,但和美术系师生熟得很。今天很感动,我觉得今天这画展很有意义,今后多做些,希望美术学院给些赞助,因为把这展览搞起来是你们美术学院的骄傲,星火传承后继有人,是一代老师辛勤的成果,要把这搞下去。再一个现在是商品大潮,人要顺这个大潮可以,但别投靠,一投靠,艺术就失去了生命。我是外行说话,该传承下去,要是连系主任都不认识那还行,你们一开学就该让学生知道的,吕斯百当年到甘肃搞教育,意义很大,我们今天在座的都是后辈队伍嘛!为西北添光彩。

任杰:

面对我的老师,面对我的母校,面对这么多的师姐师兄们,我心情十分激动。我之所以能参加这个展览是真的想见我的同学。我是“文革”后最后一批大学生,油画专业的学生,但近年来我没能画油画,我首先对不起我的老师,我借这一场所,把心里的话对老师说一说。尤其是这些年我感到一种很大的孤独,所以我很愿意参加这个展,因为我大师兄对我很关心!我们班好多同学画得很好,他们没能来参加,而我一张画也没就来参加了……我感谢师兄,感谢母校,我特别想来看看。我写的前言,写在心坎里。我这几十年就稀里糊涂过来了,这些年没有画几张油画,愧对我的老师、同学。我从参加布展起就很激动,因为师兄的画一幅比一幅精彩。几十年我的同学有不同的坎坷的生活,但我很激动,我看到这些画里充满着阳光,充满着青春,充满着活力,虽然已是头发斑白的老人了,但还是追求这种美。他们布展时忙忙碌碌,还是那么青春焕发,谈笑风生,非常幽默,艺术家应该是不老的,他们的画年轻,人也年轻,我愿意尽我的力量干点啥,让自己的心里平静。我在这里祝我的老师,师兄们身体健康,永远画你们心中的画!

冯振国:

我说点我的感受吧。实际上我不太喜欢参加个展什么的,一举办,骂的人也很多。咱们还没搞到那个程度,所以我不赞成举办,但这次展我很愿意参加。我还是爱参加,因为这个性质不同。首先,这些画都是同学们的心声,大家都知道参加这个展的同学有一半是有个性的人,都是性情中人,对艺术有自己的看法啊。我不是那么回事。我开始是爱画画,后来把它当作生活,就是吃饭的饭碗,结果画着退休了,以后就丢不开了。但我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我的目的是同学们聚会,看到同学们后好好学一下,我从展览中看到好多好的东西。学生们不一定能看到也不一定能接受。但我能接受,我对画画就像打麻将,打扑克等,就那么画出来。这次不是学术研讨,我不想过多介入学术的东西,如果介入学术的,我认为师大的路比较对……全国对甘肃的油画有看法,黑乎乎的……我觉得“不为时尚所惑”。不要让时尚的东西把你扰乱,我觉得油画要学一些必需的技术性的东西。我的观点是给学生教的东西一定要有用,一定不能误人子弟,对时尚的东西不能太崇尚,汪老师说到继承的东西,从这次展中,我看到同学们想自己的东西,画自己的画,我还是“雅俗共赏”。我的观点是名著、名画老百姓都能看懂,我觉得艺术要从生活中来,搞假的不好,美术要从生活中获得。我就说这么多吧。(掌声)

陆春涛:

我看到老师身体健康,很高兴,同学们作品琳琅满目,也有很大的变化,为同学们拥抱艺术而拼搏感到高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学生,但我退休时我还是画了画。今天同学们来叙叙旧,谈谈心,觉得形式很好。我希望师大呼吁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最后我祝大家身体健康,不断进步!人生无常,我们要认真画画,希望年轻人向我们的老同学学习!

2007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