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雁荡山长屿地区的采石历史或雁荡山地质公园长屿地区采石历史

雁荡山长屿地区的采石历史或雁荡山地质公园长屿地区采石历史

【摘要】:2.长屿的采石历史《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长屿,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山自紫高、铁场来,率粗厉雄猛”。公元前512年,徐国灭亡,徐偃王逃亡到长屿以西的今大溪一带建立徐偃王城,把北方中原文明带入台州地区。可见长屿的采石活动最早不会早于魏晋时期。这些古桥闸堰多数在长屿北侧富沃的温黄平原南端,所用石材均产自长屿采石遗址。元至明初,长屿地区人口减少,发展滞缓,可以推断采石活动因此而减弱。3.长屿采石历史

1.区域采石背景

长屿硐天地处浙东南沿海,北距杭州约300km、距宁波约200km、距绍兴约200km、距徽州约400km,南距温州200km、距福州约400km。曾隶属于宋、明兴盛时期的台州府 (临海)管辖。历史上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曾经非常繁荣,采石用于民居、城镇、道路、津桥建筑非常普遍,遗留的采石遗址较多。

浙江古代的采石场大多始于隋唐,兴盛于宋、明、清,少数始于晋代。古代采石主要分为露天开采、半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三种方式。

露天采石遗址主要分布在基岩裸露的山坡表层,规模一般较小,主要以开采石板为主,少部分开采条石及料石,这些古代采石场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采石遗址类型,以绍兴柯岩和东湖、宁海伍山等地为代表。其中绍兴的古采石场可能在越国建城时就有开采,可靠的记载则始于两晋南朝梁代。梁武帝笃信佛教,大造寺庙,造寺庙所用石料就采自箬篑山和吼山。到隋开皇年间开始规模化开采。越国公杨素镇守越州,为巩固城防,“采羊山之石以筑罗城”。采石后 “留下秃岩一块,高八十余丈”,这就是现今的柯岩云石。半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遗留的石窟目前发现很多,说明历史上曾非常盛行这种开采方式,但这类采石始凿的年代都比较晚。

地下开采仅见于龙游石窟,采硐埋于地下,为长方体状的采空区,与地表的一个小口相通,通常储满水,经初步考证,龙游石窟大约凿成于明代。

半露天采石遗址通常形似葫芦或覆钟,多数是露天开采结束后的采石场上方或地形陡峭的山崖边,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自地表向地下采石。入口一般面积较小,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向下开采的面积逐渐扩大。在近地表资源趋于枯竭,或因山坡露天开采表层剥离工程量巨大而自上向下水平分层开采;有的因采坑太高太大而采用横向分阶段向下逐级开采,一般分二至三个阶段后期开采遗留的采硐,往往因通风、行人、运输需要等问题与早期的采硐贯通,采硐的联通形成了石棱、石柱、岩墙、石梁等景观。浙江省内半露天开采的遗址随处可见,如长屿硐天、黄岩石板仓、缙云仙岩等,其中以长屿硐天的开采规模最大。

2.长屿的采石历史

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上》载:“长屿,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山自紫高、铁场来,率粗厉雄猛”。《嘉靖太平县志·地舆三》载:“屿不甚大,却最有名,并石仓、黄监或统称长屿。”《嘉靖太平县志》载:“长屿黄监山产石,堪为桥梁、柱础,……”。“长屿石仓山有攻石之工。”长屿能载入史册,是由于长期的采石活动所致,至少在明代就已被认为是石材仓库了,并且当地居民多石匠;所采石料多用于桥梁、民居等建筑。在民间,长屿被誉为台州的 “石板之乡”,山中石材资源丰富,石质洁白,是建房、铺路、架桥和工艺雕刻的优质材料,产品誉满省内外。

据史籍记载,先秦两汉时期,长屿为瓯越之地的中心区域。《汉志》称:“越地卑湿,民以渔猎山伐为业,……魏晋以还,民稍稍盛,然水利未兴”。说明当时黄岩—温岭地区的居民,在周代是极其落后的渔猎山伐土著。公元前512年,徐国灭亡,徐偃王逃亡到长屿以西的今大溪一带建立徐偃王城,把北方中原文明带入台州地区。公元前334年,越国大败于楚,越摇王迁入台州建立闽越国。到汉代,中央王朝在台州设东瓯国,当时这一地区仍比较落后,多战乱,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但汉武帝时,东瓯王率民回迁中原,台州地区在东汉又处于人烟稀少的落后状况,并一直持续到西晋。到魏晋时期,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这一地区才开始复兴,同时带来了北方先进技术与文明,隋唐之后逐渐繁盛。可见长屿的采石活动最早不会早于魏晋时期。

与长屿采石、用石有关的最早记载始于宋代。据 《嘉靖太平县志》记载,北宋元祐年间 (1086—1093年)提刑罗适修筑了黄望、周洋、永丰三闸。宋淳熙九年 (1182年),朱熹提举浙东在温岭境内筑迂浦、金清二闸。上述水利工程所用石材均为采自长屿的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南宋时期,因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兴灌溉、水利、交通、建筑等工程,导致长屿采石活动的兴起。据 《嘉靖太平县志》记载,此时境内有埭 (即堰、坝)14座,闸12座,桥5座。这些古桥闸堰多数在长屿北侧富沃的温黄平原南端,所用石材均产自长屿采石遗址。

汉代之后,浙江境内于魏晋时期居民增多,于隋唐开始繁荣。有关魏晋时期长屿地区是否有过较大规模或长时期的开采,《温岭县志》辑录的 《朱熹奏状》中有这样的记载:“臣体访到本州黄岩县,界分阔远,近来山谷最多,一州四县皆所仰给,其余波尚能陆远以济新昌、嵊县之阙。然其田皆系边山濒海,旧有河泾堰闸,时以启闭,方得灌溉,收成无所损失,近年以来,多有废坏去处,虽累次开淘修筑,又缘所费浩瀚,不能周遍。”在朱熹之前,已有堰闸水利工程。而这些水利工程是否由石材所筑、并出自长屿,有待考证。

宋元战乱导致经济衰退。宋以后,政治中心北移,经济文化活动减弱,以杭州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大受影响。元至明初,长屿地区人口减少,发展滞缓,可以推断采石活动因此而减弱。到了明代,长屿地区又开始繁荣,长屿采矿遗址所在的新河镇,旧称迂浦,距长屿约8km,宋代遗留的北闸为长屿的角砾凝灰岩。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年)置新河所 (属海门卫),修筑城墙,墙高二丈三尺,周围五里。当年建城浚河,引南鉴之水进西门出东门,故此城称新河。明成化年间 (1465—1487年)设太平县,经济繁荣。据 《嘉靖太平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有闸2座、桥79座。明嘉靖年间开始流传的民谣 “黄岩蜜局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赞誉当时温岭石匠技术的精湛。而产生高超的石匠技术,与当时大量的采石、用石活动是分不开的,可以推断在明代曾经存在一个采石的高峰时期。

清代再次兴起兴建水利工程有较多可靠记载,《光绪太平县志》记载有闸27座,桥115座。此外,清代留下了大量的石窗、石兽等石雕工艺品以及石盆、石碾等生产、生活用具,石材都采自角砾凝灰岩。显然,清代的采石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民国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技术融入古老工艺,加上设备的逐步改善,长屿地区的采石活动达到了最高峰,石矿的开采强度大大增加。采硐迅速向山体内部延伸,在深处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采坑硐群。

3.长屿采石历史阶段的划分

通过对遗址内的地衣测年和古墓的14C同位素测年分析,可以将长屿采石历史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

(1)南北朝—隋唐的石材识别与条石开采期

大约距今1500年前,石材的易凿性质已被识别。至隋唐,在双门硐—净明硐一带、道源硐等地,有一定规模的采石活动。所采石料以条石为主,少数为石板,采石遗址规模多为5m以下的小型露天阶坎式采坑,采坑孤立分散。

(2)宋代条石开采高峰期

距今1000年左右,因水利工程需求,在双门硐—净明硐一带、道源硐等地,有较大规模的采石活动,所采石料主要为条石,其次为石板。采石遗址为5~10m的中型、小型的露天阶坎式采坑、露天直穴式采坑,而且与早些年代的采坑呈簇群及继承关系。

(3)明代条石与石板开采高峰期

宋末至元代,因战乱等原因,采石活动基本停止,在明代初期开始,采硐开始成为文化活动场所。在明代中后期,新河建城、温岭建县等事件表明,长屿一带逐渐繁荣兴盛起来,采石活动出现一个高峰期,代表采石板技术成熟标志的覆钟式采坑的出现。这个时期所采石料为石板与条石,开采规模扩大,以至于现今的采石遗址形成了一些池穴式的景观。

(4)清代石板开采高峰期

距今150~350年,因城镇、寺院、民居、水利、交通、日常生活等需求,采石活动在长屿的丘陵地带全面展开,所采石料多为石板,少量为条石等。采石遗址主要为10m以上的中型露天直穴式采坑、半露天覆钟式采坑。同时,早期采石遗址因留有峭壁硐穴大多在此时开始被利用成为宗教与旅游活动的场所。

(5)近现代高速开采期

民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民居、道路等建设需求和开采技术的进步,采石活动在长屿呈高速发展。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采石爆破技术的应用,使采石效率大大提高,采石成本降低,加之当时人口增长迅速,长屿地区石板房盛行,又推动了采石业的发展,因而达到了长屿采石的最高峰。这个时期出现了以50~100m为主的大型井下覆钟式采硐,而在民国则多为大型的露天直穴式采坑、半露天覆钟式采坑。此时的井下采硐、采坑多以平巷连接,形成错综复杂的硐穴群。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石板房的抗台风、抗震能力较差,逐渐被砖混结构的房屋替代,石板销售市场萎缩,加上石板矿的资源枯竭等原因,采石活动逐渐减少。20世纪90年代以后,温岭地方政府对采石业进行严格控制,县矿、社矿相继关停。特别是2005年长屿硐天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后,村集体及私营的小石矿陆续全部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