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雁荡山水探秘: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雁荡山水探秘: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摘要】:雁荡山之开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留下的人文景观有寺院、亭阁塔、牌坊、墓葬、景观建筑等28处,以及400余处摩崖石刻和名人山水文化史迹。中国古代历史上多位地理学家在雁荡山留下史迹。诗人、画家、文人点评雁荡山诗词5000余首;记述雁荡山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志书、游记30余部;集文学、书法、石刻艺术于一体的摩崖石刻400多处,题刻与环境相得益彰。雁荡山宗教文化已有千年历史,宋代就有18古刹。雁荡山及其地区民俗风情。

雁荡山之开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留下的人文景观有寺院、亭阁塔、牌坊、墓葬、景观建筑等28处,以及400余处摩崖石刻和名人山水文化史迹。

中国古代历史上多位地理学家在雁荡山留下史迹。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技史坐标的宋代科学家沈括 (1031—1059年),基于对雁荡山的考察,提出了流水侵蚀学术思想。施元孚 (清代1705—1778年),魏源 (清末1794—1857年)等均在雁荡山留下史迹。

诗人、画家、文人点评雁荡山诗词5000余首;记述雁荡山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志书、游记30余部;集文学书法、石刻艺术于一体的摩崖石刻400多处,题刻与环境相得益彰。

雁荡山宗教文化已有千年历史,宋代就有18古刹。现留有13处寺庙,其中观音洞、东石梁寺、灵岩寺、能仁寺 (元代大铁镬)、白云庵、紫竹林为其代表,寺庙与山水环境和谐,特别是观音洞 (流纹岩裂隙崩塌洞)中依岩而建的九层阁楼,展现了中国古代藏而不露的建筑风格。

雁荡山一方乐土,培育一方人士,以王十棚 (南宋,1112—1171年)、章纶 (明代,1413—1483年)等为代表雁荡山七贤的史迹遗存。南阁牌楼群,为章氏几代人功名、地位而建。在一个山村里,保存古朴的五座牌楼,在全国少见,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荡山及其地区民俗风情。重要节日,民间有抬阁、高跷 (板凳龙)、飞渡 (悬崖采药)等表演。民间艺术品亦十分丰富,知名的有黄扬木雕、根雕、工艺石刻、竹刻、竹绘、绣帘抽纱绣品、细纹刻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