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摘要】:在一个集体中,要想有效的工作,就必须在相互之间保持心理和行为上最大的一致性和融洽性,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段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尤其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这是尊重他人的最典型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以一定的自我形象出现在他人面前,他人往往根据这一形象来判断、评价和反应。自我修养就是通过实践、内省、借鉴和学习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和素质,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在一个集体中,要想有效的工作,就必须在相互之间保持心理和行为上最大的一致性和融洽性,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高校毕业生,从相对单纯宁静的校园突然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难免会产生种种的惶惑和不适应。社会不是真空,人也不能孤立存在。工作上,需要他人支持;生活上,需要他人帮助;行为上,需要他人理解。在这段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尤其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要做到:平等视人、互相团结、尊重他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努力学习和掌握与人相处的分寸,如对上级服从而不盲从,为人规矩而不拘谨;上班早到,下班迟退;与人相处态度温和、面带微笑,忍让与坚持原则统一等。具体应坚持以下4个原则。

1.尊重他人,体谅他人

现代社会使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在人际交往中由平等的基础发展出尊重的原则,尊重的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尊重他人的平等权利和独立人格,不能贬损或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尊重的原则具体体现为敬、诚、信、厚、爱等交往方式。

敬,就是要敬重交往的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所从事的活动、他人的感情、习惯、兴趣爱好和劳动成果。

诚,就是诚实和诚恳。在交往中,应真诚,不能口是心非、敷衍塞责;不掩饰他人的缺点错误;不说违心的奉承话;对他人的缺点错误不讥笑、讽刺,不幸灾乐祸;以善意和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即使批评他人也要委婉。

信,是信任和信誉。信任是尊重他人的又一表现,信任还包括理解和肯定他人,以使他人心理得到较大满足;信誉既是个人立身的基础又是重视对方的表现。

厚,就是宽容厚道。对交往者的志趣、爱好、个性特点要宽容,不要自以为是,强求他人一致;对他人的要求也不能过分和苛刻,不能强人所难;对他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要学会礼让和原谅他人。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清朝的张英(宰相)曾为化解张、吴两家因一道隔墙而产生的矛盾时给家人写过一首诗:“闻说相争只为墙,相让一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爱,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同情人、体贴人。这是尊重他人的最典型的表现。交往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友谊和支持,爱的给予可以使他人得到极大的满足,使交往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爱的具体方式是在他人困难时给予支持和鼓励,痛苦时给予同情和关心,在他人犯错误时给予帮助和爱护,在他人做出成绩时给予赞扬和感谢。

尊重的原则还表现为交往中的礼节和礼貌,“相见道好,委事道请,偏劳道谢,失礼道歉”。尊重的原则不仅促进了人与人的沟通、理解和友谊,保证了交往的健康顺利进行,而且使人举止文明得体、精神高尚。

2.发现自我,秉持本色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多元的社会。在人际交往中,由民主的基础发展出个性的原则,个性的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保持自己个性的稳定性和坚持性,不随身附和、阿谀奉承。个性的原则具体体现为自尊、自察、自爱、自重、自强等交往方式。

自尊,就是接受并肯定自己。一定程度的自我接受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在任何领域中挖掘自己潜力的条件。要用理智的态度对待现实的自我,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有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信心,不能怀疑和排斥自己,不能过分自责和自卑;要肯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肯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自己是正确、有用的,同时又是不完善的,是变化成长的。接受和肯定自己的程度不仅影响自己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能力,也影响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当一个人不能充分接受和肯定自己时,就可能过分敏感、过分依赖、过于脆弱,也就难于接受他人。因此,一个人要想与别人和谐相处,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必须首先尊重自己。

自察,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态度、情感、行为和价值,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潜在的能力和将要承担的角色,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了解能影响自己行为和成就的力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就能更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充分意识到自己意欲改变的东西,就能更现实、更理智、更清醒地对待他人和社会,更好地与人交往。

自爱,就是保持和维护自我形象,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以一定的自我形象出现在他人面前,他人往往根据这一形象来判断、评价和反应。因此,自我形象既是交往中个体的代表,又是交往中个体的资本,所以,必须珍惜自我形象,认真建立自我形象,小心保护自我形象,并不断丰富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自重,就是自我行为要谨慎、负责,不做有失自己身份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人们内心也有许多的冲动,而其中不少是有悖于社会文明和道德的,如果去做了就会被他人所不齿,或者导致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在众多的选择中,在外界的压力、诱惑和自己内心的冲动中选择负责任的行为。这种自我控制虽然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它是积极的,是有助于加强和改善人们在交往中的地位的。

自强,就是自我调适和自我修养。没有一个人的自我是恒定不变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自我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同时,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调适自我目标,调适自己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调整自己的认识、情感和需要,使认识与现实更加一致,使情感不致于干扰正常的目标追求,使需要和愿望更加现实可行。自我修养就是通过实践、内省、借鉴和学习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和素质,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3.互利互惠,团结互助

利益是人际交往的目的和动力之一,人们投入交往是希望通过协作、配合、沟通,或交换或获得或增进某种利益。由于交往双方都有一定的利益,并都带着扩大或增进自己利益的愿望和目的投入交往,因此交往的维系、巩固和扩大就必须是互利的,这样在利益的基础上就发展出互利的原则。互利的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必须兼顾交往双方的利益,按照社会公平的标准进行对等的利益交换或互酬,不能只顾及自己利益的获取而忽略他人的利益,更不能损人利己、巧取豪夺。互利的原则具体体现为互酬、互助、互补等交往方式。

互酬,就是交往双方在交往中获取自己利益时也回报对方以某种利益,让大家都能通过交往得到一定的收获,得到一种满足。互酬的最简单形式是直接的利益交换和等价交换,但人际交往中的互酬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同步、不同质、不等量的,超出了物质和金钱的范畴,表现为“投桃报李”“礼尚往来”,表现为对别人提供的帮助要予以回报,对别人花费的代价要予以补偿,同时要求在交往中不能自私自利,不得坑害别人的利益。

互助,就是交往双方在交往中都应为对方提供方便和给予支持。在社会活动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单薄的、有限的,常常需要交往者的合作和帮助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互助可能是同步的,也可能是不同步的,只有在对方困难时给予帮助,互助关系才能确立,交往才能深入发展。如果在交往中一方把另一方当成工具,利用别人作为自己实现目的的手段,或只期待对方给予自己帮助,这种人际关系必定无法维系。

互补,就是交往双方在交往活动中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或使彼此心理上都得到满足,或使活动取得更好效果,或使彼此的利益都得到更好的照顾。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都有自己想具备而未能具备的能力和品质,都有适合做某事和不适合做某事的特点,通过交往而相互配合,尤其是彼此都能扬长避短的相互配合,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更有效地完成某个目标。互补分两种,一种是能力上的互补,一种是性格上的互补。

4.热情、快乐、豁达、幽默

人是既有理智又有情感的社会动物,因此在活动中,人们不仅能意识到自己利益之所在,有理智地寻求利益、满足利益,而且还非常注重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满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不仅学会了情感的表现和表达,也丰富和发展了情感需要。有心理学家认为,情感的本质就是“趋乐避苦”,情感的快乐与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一个人参与人际交往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一个人处世的态度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因此,在长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在情感的基础上发展出人际交往快乐的原则。快乐的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注意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具体表现为赞美、理解、豁达、幽默等方面。

赞美,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应对对方的成绩或优点加以肯定和赞扬。赞美之所以能使人感到快乐,是因为人们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和肯定,人们的价值得到了认可,使人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赞美还使人们认识到了自己对别人的重要性。因此,恰当的赞美是人际交往中送给对方最好的礼物。但要注意真诚和分寸,一是必须发自肺腑,而不能虚与委蛇;二是应当具体明确,不要含糊不清。

理解,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对对方的所作所为和行为动机的体察和体谅。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难免会有孤独的感受,而一般的交往虽能使我们摆脱孤独感,但仅仅是肤浅、表面和暂时的,交往中的理解则能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同道”的关注和同情,从而彻底地摆脱孤独感,故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叹。同时,由于理解是深入的洞察,可避免种种误会和烦恼;理解是一种与人为善的宽容态度,更让人感到真诚和友好。因此,理解能使人快乐,增强人际交往的积极性。

豁达,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应有不争的大度和气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处世的态度难免会有分歧和矛盾,在利益的分配和交换上也可能有不对等的时候,如果对利益斤斤计较,对矛盾耿耿于怀,对分歧无法容忍,就必然给交往增添许多麻烦。而豁达则能使人们从这些不必要的麻烦中解脱出来,一是不必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二是不必拘泥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繁文缛节,不必纠缠在细枝末节之中;三是能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这自然使交往者心驰神往。豁达还包括在自己受到误解和委屈时不计较,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

幽默,是人们在交往中用善意的嘲讽来对待、处理问题,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达观和风趣。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彼此间难免会因意见分歧和利益矛盾而出现紧张气氛,难免会因失误和误解而出现尴尬场面,而幽默则能缓解紧张气氛,能使尴尬局面消除,使双方摆脱窘困境地。同时,人们在生活中还常常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或因某些事情不安而发愁,适时的幽默能使人们在欢笑中顿觉轻松、舒畅,如沐春风,困顿全消。幽默还可使交往中的意见表达更加委婉,使双方的自尊心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保全。幽默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它展示了人们的智慧、机智和洞察荒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