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指导大学生发展职业生涯: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指导大学生发展职业生涯: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摘要】:3.类型之间的关系霍兰德以一个六边形阐述了职业兴趣理论中人格的6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如图3-1所示。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兰德是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并编制了“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量表”,该量表能帮助个体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与能力专长,进而作为个体在求职择业时进行决策的依据。

1.主要观点

霍兰德认为,职业生涯选择是个人人格特质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和延伸,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而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对许多生活事件的反应模式也是基本相似的,他们创造了具有某一特色的生活环境(也包括工作环境)。霍兰德还认为,在同等条件下,人和环境的适配性或一致性将会增加个体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

工作环境与其名称、性质与人格类型的分类大致有6种类型。在工作中,人们会尽量寻找那些能突出自己特长、体现自己价值和能力、令自己愉快的职业。一个现实型的人会尽力去寻找现实型的职业,其他几种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的匹配亦然。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是职业环境类型和人格类型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知道自己的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我们就可以预测自己的职业选择、工作变换、职业成就、教育及社会行为。个人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相关程度越高,人们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热情越高,工作的稳定性也越强;反之,如果两者的相关性越小,那么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越难以很好地调动起来,并会更多地选择转换职业等。

2.职业类型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认为大多数人的人格特质都可以归纳为6种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1)现实型。

现实型具有运动机械活动倾向,喜欢需要动手使用工具或机器来完成任务的工作;要求明确的、具体的体力任务和操作技能;需要立即行动和获得强化,较低的人际关系要求,喜欢户外活动。现实型会倾向于选择如下一些职业:制造业、渔业野生动物管理、技术贸易、机械、农业、技术、林业、特种工程师和军事工作等。

(2)研究型。

调研型具有技术倾向,喜欢科学地解决抽象问题;具备思考和创造能力;社交要求不高;思考任务定向;要求实验室设备但不需要强体力劳动。以下人员就属于研究型的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学家、化学家、社会学家、工程设计师、物理学家和程序设计员等。

(3)艺术型。

艺术型具有敏感、情感化、直觉和想象倾向,注重美感,喜欢通过各种媒体表达自己,具有持续的创造动机;倾向于通过语言、动作、色彩和形体表达审美原则;喜好单独工作;能长时间埋头苦干。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有艺术设计师、雕刻家、歌唱家、乐队指挥、诗人、剧作家等。

(4)社会型。

社会型具有理想化、乐于助人、善解人意和乐于支持的倾向,喜欢教课、培训他人,致力于提高他人的生活质量;解释和调整人类行为;要求高水平的沟通技能;热情助人;延迟强化;强调威望。社会型的人通常易合作、友好、仁慈、随和、机智、善解人意。他们喜欢的工作环境是那些需要与人建立关系、与群体合作、与人相处以及通过谈话来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工作环境。他们偏好的主要职业有教学、社会工作、宗教、心理咨询和娱乐等。

(5)企业型。

企业型具有雄心、鼓动性、有活力的倾向,喜欢竞争性和有影响的活动,有实现组织目标或经济目的强烈动机;有说服他人的能力;能胜任督察性角色。适合这类人的职业主要有商业管理、律师政治领袖、推销员、市场经理或销售经理、体育运动策划者、采购员、投资商、电视制片人和保险代理人等。

(6)常规型。

常规型具有有规则、有效率、尽职的、坚持的、有系统的倾向,喜欢已经界定好的口头和数字任务,坚持按照程序和步骤进行活动;要求系统的、常规的行为;人际技能要求低;规章制度明确。他们多擅长文书或数据类工作,通常会在商业事务性的工作中取得成就。适合这一类人的典型职业有会计银行出纳、图书管理员、秘书、档案文书、税务专家和计算机操作员等。

3.类型之间的关系

霍兰德以一个六边形阐述了职业兴趣理论中人格的6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即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传统型(C)(也称为常规型),如图3-1所示。它们占据了六边形的6个角,各角间相邻类型彼此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相邻两种类型间有一定的共同特点,而相隔一角的类型之间一致性次之。相对角之间的类型一致性最弱,用虚线表示。如以社会型与现实型为例,社会型的人喜欢帮助别人,在团体中工作,看重人际间的互动;现实型的人则偏好用机器来工作,而不喜欢以人群为工作对象,此外,霍兰德提出了职业选择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第一,适宜原则,即每种职业人格类型的人适宜从事同种类型的职业,如:S型人格类型的人从事S型职业。第二,相近原则,即每种职业人格类型的人选择从事与人格类型相近类型的职业,比较容易适应,如:S型人格类型的人从事与其相邻E型或A型职业。第三,中性原则,即人们选择从事与人格类型成中性关系类型的职业,经过艰苦努力,也较容易适应,如:S型人格类型的人从事与其相隔一个类型的C型或I型职业。第四,相斥原则,即人们如果选择与人格类型相斥关系类型的职业,则很难适应,如:S型人格类型的人从事与其相对立的R型职业。

图3-1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中人格的6种类型

4.理论应用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中人格的6种类型提出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职业指导过程的分析、解释和诊断有重大作用,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测量工具的编制。在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了解并归纳自己的兴趣、探索及理解工作世界,它与特质因素论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提倡人与职业的匹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增加了职业选择的范围,并且简单易行。所以有许多被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都以霍兰德的类型理论为依据,如霍兰德本人编制的自我探索量表、斯特朗兴趣量表、库德兴趣量表、电脑职业生涯辅助系统“发现者”和我国的北森职业兴趣测评软件等。这些量表或软件都可以作为个人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选择的有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