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益

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益

【摘要】:2000年以来,佳县针对农村中小学数量多、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等状况,启动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益”和积极、稳妥、稳步的原则,确实加大对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力度。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地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至1976年,全县有中学166所(含戴帽中学)。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制度后,注重教育均衡发展,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形式多样。1986年普及了初等教育,1996年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1998年,扫盲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并获“中华扫盲奖”。1999年启动“两基”达标工程,2006年通过省政府验收并获“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称号。2000年以来,佳县针对农村中小学数量多、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等状况,启动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益”和积极、稳妥、稳步的原则,确实加大对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力度。2002年将佳县中学初、高中进行分离办学,整合师资力量,集中打造优质高中教育,全面形成以佳县中学为主体、乌镇中学和职教中心为辅助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至2007年底,全县先后撤并农村小学388所、乡办中学13所,整合高中1所,保留各级各类学校189所。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地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2012年末,全县有高中1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职业中学1所、县直属小学2所、乡镇小学59所、幼儿园15所,有在校(园)学生18072人,其中高中1946人、初中4568人、小学7719人、幼儿3839人,共有专职教工2903人。

教育经费也随着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逐年增加。1989年,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25.5%。1998年以来,全县上下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指导思想,每年教育经费投入在财政总支出比例中始终保持在30%以上。2002年,佳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将县财政新增财力的20%用于教育;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递增1%;“十五”(2001—2005年)期间,每年从各级扶贫开发专项资金中划出10%用于基础教育。此后,县政府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作为全县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各乡镇、学校也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努力争取资金,切实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国家也积极倡导教育希望工程,动员社会各界捐助革命老区兴教助学。1992年,佳县团县委少先队总辅导员李霞通过曾经在革命战争年代担任过毛主席机要通讯员的陈耀、河北张家口65集团军中校袁宝莹(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发出《〈东方红故乡的孩子在呼唤》的倡议,很快得到全国青少年“寻伟人足迹,学雷锋精神”活动组委会、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以及《辅导员》杂志社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1993年3月开始,湖南、河北、江苏、山东、广东、安徽、新疆、北京、天津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些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建佳县希望教育工程。1994年佳县第一所希望小学—东方红小学建成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报道,佳县希望工程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截至2002年,希望工程共在佳县引投资600多万元,共修建、扩建希望小学41所,全县有3000余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2003年,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和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教育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新建校舍面积3万多平方米,累计改造中小学危房1.2万平方米。各中学都有了教学楼、学生住宿楼和实验楼,多数农村小学盖起了教学楼,成为农村建筑的亮点。全县中小学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和音、体、美、劳、卫设施按不同类型学校的配备要求均达到省颁标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师资力量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1978年以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教师地位和待遇不断提高;职称评聘、评优树模,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全国优秀教师高生霞,全国先进女职工、五一劳动奖获得者马英,全国优秀班主任苗雨,全国优秀教师贺胜谋,全国优秀英语教师刘尚文,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田志本等一大批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引领着佳县教育教学的新发展;县教育局为了加强教师文化和业务学习,提高师资水平,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函授、自考、远程教育学习,大量培养业务骨干,补充短缺科目教师;恢复高考后的青年学子学成归来,佳县新的教师梯队又一次形成。2007年,全县教职工达2883人。2012年,全县有中小学教职工2903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2532人,初中专任教师668名,小学专任教师1513名。

教育设施设备的不断改变,师资力量的发展壮大,带动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乌镇中学建校六十多年来培养出高初中毕业生1.5万余人;金明寺中学创办六十余年来(1968年改名佳县金明寺“五·七”政治学校,1976年5月更名佳县“五·七”大学)为县内培养出大批农林科技人员;王家砭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实现连续六年初中升高中、小中专考试全县“六连冠”,且于1986年、1989年连续两年居榆林全区第一;通镇中学2012—2015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2004年起,全县开始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课本费,并按国家规定标准足额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县3万多名中小学生全部享有“两免一补”政策的资助,大大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结束了多少年来“以生养校”的收费教育史,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从此,义务教育步入快速发展的道路,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教育。2012年全县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初中入学率达99.96%。幼儿教育也由小学附设改为独立单设幼儿园,设施设备极大改善,免收各种学杂费用,调动了社会各界“从娃娃抓起”的办学积极性,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