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佳县革命老区实现全村通电

佳县革命老区实现全村通电

【摘要】:1980年佳县电力局成立以后,随着国家村村通电工程的实施和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推进,电力基础设施迅速发展。从此开启了佳县电力事业的新纪元。1988年建成乌镇35千伏变电站,负责佳县西部地区供电服务。1997年底,实现了全县村村通电。1999年起,佳县按照国家政策开始实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电力服务设施改善后,随着电网结构的改善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用电设备大量增加,全县电力消费也在快速增长。

佳县用电始于1958年,但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全县仅有的3处小水电站,只能分别供应县城和王家砭、金明寺、官庄等少数村镇照明、灌溉和小型加工之用。且电量不足,供电时间有限,电压低而不稳。1978年从山西尅虎寨接通临县火电厂10千伏输电线路,供县城用电。但电量仍不足,时供时停。1980年佳县电力局成立以后,随着国家村村通电工程的实施和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推进,电力基础设施迅速发展。

1981年9月,架通榆林一通镇35千伏输电线路,10月底,通镇35千伏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投入运营,榆林电网正式向佳县输送电能。电量充足,负荷不受限制。从此开启了佳县电力事业的新纪元。1984年9月架通米脂一坑镇35千伏输电线路,设立坑镇供电站,负责佳县南部地区供电服务。1988年建成乌镇35千伏变电站,负责佳县西部地区供电服务。1997年底,实现了全县村村通电。2002年又建成王家砭35千伏变电站,主要负责工业园区供电服务。2004年11月,佳县首条110千伏送电线路米(脂)—佳(县)线架通,同年12月在县城建成110千伏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为1x16000千伏安,结束了全县无110千伏电压等级的历史。至2011年底,全县共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线路268千米、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为216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线路1122千米、主变压器容量为7台19750千伏安,10千伏熔化电线路14条1462.59千米、配电变压器1166台39153.8千伏安,0.4千伏底电压线路2786千米。

1999年起,佳县按照国家政策开始实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至2004年末,全县农村的陈旧线路及设备得到彻底改造。此后,多次电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全县的10千伏配电线路及低压线路结构趋于合理化,电网质量明显改善,进一步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力服务设施改善后,随着电网结构的改善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用电设备大量增加,全县电力消费也在快速增长。1981年,全县年用电量48万度,人均2.3度。1990年,全县电网年售电量首次突破500万度。1996年,当年售电量突破1000万度大关。2006年,全县电网年售电量首次突破2000万度。2012年完成售电量6515.86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