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佳县革命老区通信改革活跃,电信市场焕发活力

佳县革命老区通信改革活跃,电信市场焕发活力

【摘要】:佳县通信事业的发展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佳县的通信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信息意识不断强,信息网培迅速健全,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佳县仅有一条铁线单线电路。进一步加大通信建设力度。随后,各乡镇也开通了程控交换机,电话号码由5位升至7位。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通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佳县通信事业的发展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佳县的通信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信息意识不断强,信息网培迅速健全,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佳县仅有一条铁线单线电路。20世纪50年代,架通了各主要乡镇的电话线路。但全县城乡均为简易的铁线单线电路,风吹雨打日晒,断线停电现象时有发生。改革以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通信线路不断更新改制。1978年,县城开始架设电缆。1990年以来,电路逐步改为电缆和光缆。至2007年,全县共架设县城及农村光缆199.12公里。2010年底,佳县电信公司采取优化网络,光进铜退(光纤代替电缆)、FTTH光纤到户改造三项措施。进一步加大通信建设力度。

随着线路的优化,电信设备也不断更新,电话逐步普及城乡。1978年前,佳县只有磁石交换机,总容量1425门,全县只有电话用户300户左右。1991年1月,佳县开通史端桥步进制自动交换机,首先在县城拆掉手摇电话机,改用自动拨盘电话机。市话改制后,城内电话用户达到420户。随后,各乡镇也开通了程控交换机,电话号码由5位升至7位。至此,全县彻底告别了手摇电话,通信设施实现了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2000年、县城内电话用户达2977户,农村电话用户增至2873户。2002年,县城开通小灵通基站37个。2004年,通镇开通小灵通基站6个。是年,县城电话用户达6800户、小灵通用户3140户、插卡电话534户,农村固定电话1167户、无线接入电话4417户。至2007年,全县程控交换机总容量19908,安装电话机11000部(包括市电信局程控的无线电话);建小灵通基站34个,用户达5000户余。2012年,佳县电信分公司设施设备进一步优化,实现了城区光网全覆盖,移动市场实现了2G手机向3G智能手机转变,固话、无线小康通遍布城乡,宽带业务由低端融合向高端发展。

1999年7月,中国电信中分设中国移动佳县移动营业部。至2007年,佳县移动营业部建有移动通信基站66个,网络信号实现了全县境内全覆盖,营业网点遍布各个乡镇,用户达6万户。业务除提供基本语音业务以外,还提供数据传真、主叫号码显示、呼叫转移、手机证券、随E行、手机邮箱、WAP业务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著名客户品牌。2012年,拥有移动通话客户9.8万户。

2001年,中国联通佳县分公司在电信业务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通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至2007年,已拥有用户1万多户,其方便、快捷的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至2012年,有2G、3G基站100余套,除提供基本的语言外,还提供宽带、固话、集团专线等集语音、数据、互联网为一体各种服务,拥有移动用户近5万户。

电信市场的发展,也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从1998年1月县邮电局开通了互联网接入163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169网(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后,县内实现了拨号上网。同时开通了基于163网和169网的电子信箱业务(E-MALL),用户可在互联网上传递文本文件,数据文件以及传真、语言和图像文件,实现了邮件传递的电子化通信手段。2000年以后,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网络公司分营后都开展经营宽带业务,各单位也都接入互联网或建成100M局域网,实现了远程办公和网上办理业务。2002年3月,县电信局在县城开通网络快车ADSL宽带业务。ADSL也是通过电话线路运行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上行速率可达640KBFS,下行速率可达8MBPS,能实现上网与打电话同时进行。2005—2006年,通镇、乌镇、坑镇、峪口、螅镇、康家港、大佛寺、店镇、金明寺、王家砭等乡(镇)也先后开通了宽带业务,计算机网络逐渐接入机关、企业和广大农户,已成为人们办公自动化、网络营销等学习、生产生活的必备工具。

邮政事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邮政通信基础差、能力弱、业务种类单一、邮政生产设备陈旧、技术含量低的情况下,几经改革,使得邮政体制不断优化,业务不断发展。1998年10月份,应国家改革需要,邮电分营,佳县邮政局独立运营。实行政企合一,为纯企业化经营的国有企业。设立了邮政设备维护中心,配备使用微机网络操作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处理机械化、通信现代化,使各项业务齐头并进,多项业务在全市同行领先。邮政运输实行自办与委办相结合。邮路总数达42条,总长度达到2203公里,行程达2394.5公里。邮政投递改进了分拣设施设备,实施专人投递、专人管理,加快了邮件传递速度与邮件投交信息上网查询率。邮政储蓄计算机网已实现全国联网,储汇网点邮储“绿卡”网络系统、电子汇兑系统均实现全国联网通存通兑,特快专递查询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报刊发行业务、集邮业务、统计业务与省局联网。邮政业务在原来的函件、包裹、特快专递、机要通信、报刊发行、集邮业务、邮政储蓄、汇兑等传统业务基础上拓展了邮政礼仪、邮政物流、代办移动、代办联通、代办电信、代办保险等业务。特别是近几年网络营销不断普及,政府实施农产品邮寄费补贴以来,邮政系统加大服务力度为地方经济服务。邮政储蓄新增代售彩票、小额质押贷款理财产品业务、华商联盟电话终端等。2008年6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佳县支行挂牌成立,邮政储蓄开辟了服务“三农”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