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科技扶贫助推

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科技扶贫助推

【摘要】:1990年,国家科委、陕西省政府确定佳县为陕北老区重点科技扶贫示范县,2002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科技部包扶的重点县。至2012年,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通过选派挂职干部、引进先进技术、扶持产业项目等多种形式指导帮助佳县的科技扶贫工作。

1989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决定》,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的“科技兴佳”领导小组,乡镇逐步配备了专职科技副乡镇长,行政村配备科技副村长、成立了科技服务小组,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科技扶贫工作在全县开始实施。1990年,国家科委(现科技部)、陕西省政府确定佳县为陕北老区重点科技扶贫示范县,2002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科技部包扶的重点县。至2012年,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通过选派挂职干部、引进先进技术、扶持产业项目等多种形式指导帮助佳县的科技扶贫工作。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组织开展科技宣传、科技下乡和科技培训等形式,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利用科技扶贫资金扶持优质红枣园建设、红枣深加工开发和大棚蔬菜、盆景水果、地膜绿豆、舍饲养羊、地膜马铃薯栽培等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乌镇王家墕村农民王向娃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土地发展庭院经济近10亩,栽植葡萄、骏枣、梨枣、壶瓶枣和盆景、桃、李、杏等,成为榆林市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县科技局在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技扶贫小额信贷(UNDP)项目过程中,通过抓重点村、扶典型户的形式集中投放科技扶贫小额信贷资金,起到了扶一户、富全村的效果。朱官寨乡、官庄乡等项目区的农民,利用小额信贷资金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走上了富裕路。2011年以来,佳县科技局以县“十二五”规划为发展目标,工作思路由农业扶贫开始向农业、工业、民生综合扶贫转变,扶持益民、众福、陕北红、千年枣业合作社等企业开发出三大系列10多个产品,行销全国各地;扶持科技示范户走规模化生产之路,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促进佳县红枣加工企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建设佳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引导农民增强科技意识、掌握实用技术,全县枣、羊、薯、豆产业不断壮大,科技含量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