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佳县革命老区整风整社纠正单干风成果

佳县革命老区整风整社纠正单干风成果

【摘要】:首先开展了整党、整团、整顿干部作风。而同时进行的纠正“单干”风,则一直持续到1963年6月。纠正“单干”风以“抓重点、打歼灭战”的方法,以领导干部讲解中央“三个文件”为纲,揭发和纠正了搞“单干”活动的159个生产大队、644个生产队。五是充分认识纠“单干”风的复杂性和工作的艰苦性。西山公社陈家墕大队第二生产队搞单干活动时,签订了决心书,并签名压指印,充分说明了“单干”活动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农村“单干”现象虽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一些暂时的经济困难局面,但当时认为是突破了“农业六十条”确定的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规定,而分田的做法,相当于承认土地私有,使农村所有制退到合作化以前的格局,这就涉及重大的原则问题。于是佳县在1961年11月到1962年1月根据省、地委指示精神,开展了农村整风整社工作。

首先开展了整党、整团、整顿干部作风。通过宣传农村人民公社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基本原则,加强爱社、爱国的思想教育,加强形势教育,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集体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坚定了走集体化的思想,批判了企图单干的倾向。

其次是通过51个试点,对核算单位下放生产队工作进行了探索总结,出台了《关于推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实施意见》。按照《意见》开展相关改革后,佳县出现了三种经营核算形式。一种是以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大队对生产队实行分配大包干的有580个大队,有生产队(核算单位)2908个。第二种是两级所有、两级核算(公社、生产大队)的有60个大队。这些队都是一个小自然村。第三种是维持原状,三级所有,三级核算,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有15个大队,有生产队102个,经营上采取“三包一奖制”。三是改进收益分配。1961年,根据“六十条”精神,经过县、社调查研究,依据群众的意见,粮食分配方法上采取了三种办法。第一种是人分大部、劳分少部,由群众讨论确定;第二种是扣除基本口粮后,全部按劳分配;第三种是保证了“五保户”,照顾困难劳少户后,全部按劳分配。分配方式上克服了平均主义。四是改善生产队的经营管理。各公社安排工作队指导生产队建立财务、民主、生产、饲养等管理制度,加强了劳动管理,特别是劳动定额和劳力的评工记分制度,进一步改善了生产队的经营管理。

整风整社后期,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改选了生产大队、小队的党组织和队管委员会。

1962年12月中旬到1963年3月下旬,全县23个公社、655个大队、3010个生产队,又一次开展了农村整党整社工作。而同时进行的纠正“单干”风,则一直持续到1963年6月。

纠正“单干”风以“抓重点、打歼灭战”的方法,以领导干部讲解中央“三个文件”为纲,揭发和纠正了搞“单干”活动的159个生产大队、644个生产队。

纠正“单干”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学习中央批转的“湖南、河北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两个报告”和“反修”文件,在指导思想上,更进一步认识了当前农村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严重性、复杂性、反复性,在理论上、路线上更清楚地认识了“单干”活动的危害性。二是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向农民讲解中央“三个文件”,用回忆对比、现身说法、算翻身仗,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社会主义觉悟。三是改进经营管理,促进集体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四是整顿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五是充分认识纠“单干”风的复杂性和工作的艰苦性。西山公社陈家墕大队第二生产队搞单干活动时,签订了决心书,并签名压指印,充分说明了“单干”活动的复杂性和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