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关于推进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权流转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加强农村集体“三资人”管理,振兴农村经济。2018年,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
2023-08-24
全面发展农业生产 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等原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段时间,境内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十分贫穷。县委、县政府坚持“防灾为主,救灾为辅,生产为主,赈济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提出“农业丢了副业找”的生产口号,发放贷款购买荞麦、冬麦、棉花等籽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增产粮、棉为主,将“领导生产是农村压倒一切的中心”,作为贯穿全县整体工作的始终。春季积极进行春耕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广种良田,开垦荒田;发放大批耕畜,解决畜力不足、耕种不及时、积肥不多的问题;发放肥料,解决肥料不足和单一的问题;调拨副业贷款,支持副业发展,实现经济增收,调整产业结构。改良作物耕作方式,增施肥料,增产增收。大力发展互助合作组织。195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8.14万亩,总产达到2383.27万公斤。1956年,全县入种丰产田34.21万亩,高额丰产田9069亩,耧种田3.08万亩,垅作区田7952亩,等高防冲沟8379亩,套犁沟播3.49万亩。同时,动员群众为8072亩冬麦田施肥6万多担,使冬麦获得丰收。在种冬麦时,改进了种植方式,种植冬麦1.86万亩。大力推广新式农具,训练新式农具的使用方法,推广山地犁142部,双轮双铧犁6部。为解决缺肥和消灭病虫灾害问题,开展了积肥、沤粪、掏谷茬、打雀和捕鼠运动,积肥10041万斤,打雀9.9万只,泥雀窝3.5万个,捕鼠6.2万只,掏谷茬地16.6万亩、382万斤,沤粪1.2万窖。
1957年,佳县人民克服了严重的病、虫、旱、雹、冻等自然灾害,大力发展生产,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高出原计划指标,粮食亩产27.95公斤,超计划12.36%,实现总产2891.91万公斤,超计划15.9%;棉花亩产5公斤,超计划11%,总产1.3万公斤;油料亩产10.06公斤,占计划亩产任务的49.14%,总产为14.9万公斤,占计划的39.73%。全县出现了高额丰产社14个:通镇区进柏沟农业社的6亩高额谷子丰产田平均亩产为97.75公斤;高家墕农业社的30亩谷子平均亩产为60.75公斤,亩产分别比邻近社的大田高出179.3%和70%;神泉乡闫家坪农业社的1亩玉米丰产田收获量为504.57公斤;王家砭区火神山农业社试种水地玉米4.5亩,平均亩产249.45公斤;螅镇李家坪农业社的8.4亩水地冬小麦平均亩产107.5公斤,其中1亩高额丰产田产量达360公斤。
广泛发展林业经济 1949年,全县仅保存林地1万亩,森林覆盖率仅0.3%。1950年,党和政府发出“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号召,境内全民植树造林运动广泛开展,当年共栽植枣、梨、柳树等8.59万株。王家砭小学发动学生一次栽树229株,朱官寨乡石家坬村农民石步玉一人栽枣树480株、苹果树100株,成为全县学习的典型。同时,广大群众在房前屋后、道旁路畔、荒坡荒坬积极种植枣树、果树、柳树、杨树等,既达到了绿化的效果,又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利益。
1952年,县政府在小会坪村建立苗圃,育苗8亩。1953年新增6亩。同时在全县开展“自采种、自育苗、自栽林”“三人一把种,一户一株苗”活动,各村划拨了育苗专用地,人人动手采种,每人1斤;队队户户育苗,大队育苗2亩,小队育苗1亩。植树绿化成为生产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1953年,坚持自采自育的育林方针,倡导公私合作、群众合作的育苗方式,育苗82.9亩,多数苗木为洋槐、杏桃、白榆,为发展林业经济提供了优良品种。当年国营造林55.4亩,植树1.06万株;公私合作造林603.5亩,植树2.16万株;群众合作造林835亩,植树8.17万株;封耕育草1.09万亩,种苜蓿7392亩。既扩展了林草面积,绿化了荒坡荒坬,也为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副业打下了基础。1954年,号召群众“每人植活两棵树”绿化城镇乡村,全年造林3180.65亩,超计划6%,群众育苗10亩,植树26.20万株,且成活率较高。
与此同时,一批农林专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革命老区佳县工作,及时、科学地指导了佳县的林业建设。1955年陕西省农业学校毕业分配佳县工作的吴凌汉首先倡导实行农、林、牧用地“三三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增加林草用地的建议;李振文提出营造白云山和榆林至佳县毛谷川段四季常青林带的设想。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国营打火店林场,在佳县北区集中开展治沙造林;成立南河底苗圃,为全县培育苗木。春季,全县完成国营造林4886亩,合作造林7665亩,零散植树23.86万株,育苗727亩。秋,分配佳县工作的农林科技人员郭念民引进黄元帅、青香蕉、国光、砀山酥梨、玫瑰香葡萄等近20个品种、1万余株苗木在佳县栽培嫁接,改变了佳县没有“洋苹果”的历史。
1957年,采取由政府负责和农业社订立包工合同的形式完成国营造林8249亩,超过原计划的0.3%。依靠群众“自采、自育、自造、自护”的原则,群众合作造林1.74万亩,超计划2.3%。1956—1957年,还动员县城工作的干部栽植柏树1300多株,果树300多株,核桃树2000多株,美化了白云胜景。打火店林场成立后,韩光林、郑文翰等农林科技人员先后来到这里开始试验总结筑沙坝淤地造林、征战沙漠。经过一代一代林场人多年的努力,硬是把16万亩流沙滚滚、寸草不生的荒沙控制,林草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如今,一片片杨柳、油松、樟子松,一簇簇柠条、紫穗槐,让过去苍老干瘪的黄沙焕发了青春光彩。
大兴水利水保事业 佳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毛乌素沙漠南缘,境内沟壑纵横,坡坬众多,支离破碎,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紧缺,土地贫瘠,且干旱、雨涝、冰雹、风沙、虫害灾害频发,发展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很差。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号召“发展水利,增加灌溉面积”。佳县老区人民在生产劳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造山川河流,建设水利水保设施,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了农田抗拒自然灾害能力。
1950年,螅镇乡李家坪村7户农民自筹资金,建成1450米长的自流引水渠道,灌地72亩。1951年,采用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筹办水利,建成枣坪村、神堂沟村、泥河沟村、旧寨村等小型渠道21条,灌地931亩。1952年建设坝堰218个,可淤地3935亩、挑水窖1472个。1952年新修水地2600.08亩,为农业增产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发展各个河流流域渠道灌溉建设积累了经验。1953年建成雷家坬过水坝一座,可灌地110亩。全县打坝21个,挑水窖5.85万个,修梯田1031亩(其中水地873.7亩)。1954年,建成泥河沟渠道,全县新修水地185.7亩,恢复102.7亩;打坝34个,修梯田4699亩,挖水窖8.19万个,拍水簸箕2.9万个。
1955年春,荷叶坪村党支部书记李思俭带领全村劳力掀起大规模的新修水利高潮。他们炸石开渠、垒坝架槽,把坑镇河水从3公里外引来,使全村7个坪的300多亩旱滩地变成了水浇园。同时,李思俭还领导村民在其他旱沟道打坝、挖井、造地(1956年,李思俭光荣出席了陕西省劳动模范大会)。
1956年,县委、县政府号召“村村修、社社干,男女老少齐动手,旱地变水地,缓坡变梯田”,新修梯田6.70万亩,补修梯田7519亩,打淤地坝204个,补修127个。1957年,采用“民办公助”的建设方针,通过声势浩大、规模化的水利水保突击运动,发动群众兴修小块水地2564.39亩,恢复水地747.1亩。还根据“坡沟兼治、集中治理与因地制宜”的思路,新修梯田4.51万亩,打埝窝3181个,淤地坝548个,补修梯田3.31万亩,补淤地坝191个,修谷坊五道,种草1114亩,可控水土流失面积200多平方公里。
佳县属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县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作。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山治水,改造自然”的群众运动,号召“村村修、社社干、男女老少齐动手,旱地变水地,缓坡变梯田”,开展修水地、梯田、筑坝、打地埂、修埝窝、挑水窖,实行粮草轮作、栽树种草,改善水土流失问题。
1951年,乌镇刘家峁村刘大荣,全家4口人用1个月时间修水地2.2亩,当年增产粮食500公斤。螅镇乡建成水窖1220个,拍地畔2195亩,打堰窝28座。坑镇马连塌村任长魁1户建成水窖64个,拍地畔31亩,打堰窝4座,受到政府奖励(小米2斗)。
1952年,县政府确定高家元、火石山、高阳湾、古城、王家坪、楼家坪6个村为佳县水土保持重点村。这些村与邻村相互挑战,展开竞赛,超额完成了各项水保任务,年终李树枝、李永润、高继周等11人被评为县劳动模范。通镇白家沟村40人在虎口崖修水地18亩,当年平均亩产300公斤。全县共修坡式梯田149.3亩。
1953年,绥德专区召开打坝技术专业培训会,学习推广韭园沟打坝经验,佳县开始在乌镇打百亩大坝。1958年建成大、小淤地坝987座,可淤地7680亩。
1957年全县坡式梯田达9.7万亩。1958年,全县开始修水平梯田,并将坡式梯田改成水平梯田。
干部群众为保持水土、改善生存条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间,也走过一些弯路,受过一些挫折,但经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走上了科学指导、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道路,并取得显著成效。
大力推广畜牧养殖业 发展畜牧业,积肥增收。发动群众青草沤肥,广集肥料,培植优产高产田。1950年开始大量放贷买羊。至1952年底,全县羊子已繁殖到2.76万只,不但解决了积肥问题,也使养殖收入大幅增加。
1953年,贷款购买牛、驴等耕畜422头,解决畜力不足问题。1954年,大家畜、小家畜分别增加2580头、20046只。到1955年,全县有大家畜1.53万头、猪3632头、羊7.52万只、鸡4.35万羽。同时引进八眉猪、新疆细毛羊、秦川牛,开展驴、骡杂交繁育,组织起民间配种站10多个,成立公私合营坑镇配牛站,引导畜牧养殖业科学发展。
1957年,在畜牧业管理工作方面,加强了疫病的防治和母畜配种工作,组织兽医和农业社的防疫人员,治疗大牲畜2204头,小牲畜204头,预防猪疫695只,配种母畜1855头。1957年较1956年,牛增加了7.77%,猪增加了164.86%,山羊增加19.62%,绵羊增加5.72%。同时,极力扭转以往一些农业社对牲畜饲养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有些牲畜入社作价不合理,致牲畜乏疲、母畜空怀和死亡等不良现象。
有关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的文章
出台《关于推进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权流转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加强农村集体“三资人”管理,振兴农村经济。2018年,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
2023-08-24
是年,这些减租减息政策虽然在佳县的基层党组织及农村进行过宣传动员,但群众没有发动起来。此后,中共中央及边区政府发出一系列决定和指示,确定边区的经济建设以发展农业生产为首要任务。建设中,两次被洪水冲毁,均及时修复。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和边区政府表彰。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展览会筹委会共收到预展品417件,绝大部分是各级劳动英雄的劳动成果。......
2023-08-24
1980年佳县电力局成立以后,随着国家村村通电工程的实施和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推进,电力基础设施迅速发展。从此开启了佳县电力事业的新纪元。1988年建成乌镇35千伏变电站,负责佳县西部地区供电服务。1997年底,实现了全县村村通电。1999年起,佳县按照国家政策开始实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电力服务设施改善后,随着电网结构的改善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用电设备大量增加,全县电力消费也在快速增长。......
2023-08-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翻身得解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居民消费理念发生变化,开始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也逐渐由粮食为主的“主食型”向营养丰富的“副食型”转变。......
2023-08-24
1978以来,县委通过支农、支教、选派干部帮扶农村支部整顿等工作,积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创先争优、升级晋档等主题党建创树活动,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旗帜工程”“六联六创”“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等党建工程,加强后进村班子整建力度,共整建31个后进村班子,从县乡党政部门选派党员干部到农村挂职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落实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制度。同时积极加强国有企业、社区等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2023-08-24
2018年,经过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懈努力,榆佳工业园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陕西省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佳县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201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59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38.75亿元,增速居全市第一;工业园区实现产值4.99亿元,其中有色集团1.64亿元、榆能集团1.9亿元。......
2023-08-24
1953年,在通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打火店设立林业工作站,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品种试验引进。其后,县、乡畜禽防疫治疗机构相继建立,开展牲畜疫病防治、科学饲养、品种引进等工作。各农技站指导基点社推广了高温速成堆肥法180窖,烧焦土9800斤,推广了各种化学肥料1.75万斤。改进耕作技术,推广等距全苗和合理密植,发动群众春秋翻地,及时整地保墒,全县推广了水土保持耕作法农田1.72万亩,亩增产可达15%。......
2023-08-24
毛泽东在肯定土地运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严厉批评了土改的“左”倾错误。会议作出了坚决迅速纠正各种“左”的偏差的决定。随后,佳县县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慎重周密地制定了纠偏方案。对少数坏人利用土改乱打乱斗,造成严重后果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至1948年3月底,全县14个区、73个乡,除北六个区的23个乡因自然灾害特别严重未能进行土改外,其余50个乡都完成了土改任务。......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