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金流控制常用参考指标

现金流控制常用参考指标

【摘要】:对现金流量进行控制,可以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核心,建立一套企业现金流量控制指标体系,与现金流量预算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现金流量有效、动态的控制。现金流量结构指标有经营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总流入量之比、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之比等。因而,将现金流量比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防范企业的偿债风险、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具有较大的意义。

对现金流量进行控制,可以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核心,建立一套企业现金流量控制指标体系,与现金流量预算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现金流量有效、动态的控制。

1.现金流量结构指标

维持收支的动态平衡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保持企业合理的现金流量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现金流量的结构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分析。现金流量结构指标有经营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总流入量之比、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之比等。通过对该类指标的分析、控制,能够判断企业的现金流量结构的合理性。

2.偿债能力的指标

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是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根本问题,也是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前提。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获取的现金多少。通过对该类指标的控制,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的偿债风险。

(1)现金比率。现金比率可用来衡量流动资产的质量。由于流动负债期限短(通常不超过一年),很快就需要用现金来偿还,如果企业没有一定量的现金储备,在债务到期时就容易出现问题。因而,企业保持适度的现金比率,可以保证短期偿债的能力。过低的现金比率会使企业的偿债风险加大;过高的现金比率虽然没有偿债风险,但降低了获利能力。因此,该比率应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创业者可参照同行业的水平来确定。

现金比率计算公式为:

(2)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该指标是将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净流入与到期债务相比较,以此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该比率应大于1。

到期债务本息偿还比率计算公式为:

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3)现金流量比率。这个指标反映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流动负债的倍数。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情况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先要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支出,然后才能满足偿还债务的支出。企业的流动资产承担着流动负债,但流动资产的变现具有一定的柔性,流动负债的到期偿还却要刚性得多。因此,真正支撑着流动负债的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与一定规模的现金流量相适应的只能是一定规模的流动负债,超过其比例关系所允许的规模,短期内,企业的财务便可能出现危机。通过将本企业的财务风险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或者与标准水平进行比较,就可准确预估到未来一个会计年度内遭遇“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性,从而未雨绸缪。因而,将现金流量比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于防范企业的偿债风险、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具有较大的意义。

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为:

(4)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比率。该比率用以衡量企业以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偿付全部债务的能力,反映了企业的综合偿债能力,即按照当年的现金净流量计算需要多少年才能付清所有的债务(不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该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其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从理论上讲,所有负债都将变成流动负债并需要用当期现金偿还。因此,一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规模,同样也只能支撑相应量的总债务规模。如果总债务规模过大,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支撑能力,企业迟早会掉进“流动性陷阱”。通过将本企业指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标准水平进行比较,就可预估未来若干会计年度内遭遇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提前进行财务调整。

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比率计算公式为:

上述四项指标值与同行业平均数据相比,比率越大,偿债能力越强,承担债务的能力也越强。

3.现金充足性及财务弹性指标

该类指标反映现金流动能否满足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企业进一步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财务弹性的衡量是将经营现金流量与支付要求进行比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资需求或承诺支付等。如果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

(1)现金流量充足率。现金流量充足率用来衡量企业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以偿付债务、进行固定资产再投资和支付股利。如果比率小于1,则需依赖其他来源(融资和处置资产)的资金来支付。为避免重复性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可以将其扩展为1 年以上。

现金流量充足率计算公式为:

(2)现金流量适当比率。该指标说明企业所得现金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当其值大于或等于1 时,表明企业从经营活动中得到的现金足以应付各项资本性支出和现金股利的需要,不用再对外筹资。

现金流量适当比率计算公式为:

4.收益质量指标

收益质量指标主要是表明会计收益和净现金流量的比例关系,即企业所确认的账面收益中有多少是可以实现的。不管现金流入发生在收益实现之前还是实现之后,企业所有的收益只有在引起现金流入以后才具有真正的价值。企业的收益质量影响着企业的价值,而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匹配程度则决定了该企业的收益质量。当收益引起的现金流量不能维持经营或收益带来的账面利润但并未相应增加现金流入时,这种利润是低质量的;从自身发展及实现战略目标的要求来看,能够带来持续而稳定的现金流入的收益才称得上是高质量的。

(1)现金营运指数。现金营运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是指经营活动净收益与非付现费用之和,经营活动净收益等于净收益减非经营收益。若该指数小于1,说明收益质量不好,有一部分经营收益已实现而未能收到现金。

(2)现金收益比率。这个指标反映在企业实现的收益中,现金收益所占比重的大小,即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这个指标对于衡量企业的利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设计这个指标时,考虑到当期的利润中有一部分是由非付现成本减折旧产生的,而这部分成本最终还是要用现金来补偿,因此可以在经营现金净流量中扣除折旧费用,用调整后的经营现金净流量计算所得的比率能够更加稳健地衡量企业的长期利润的质量。

现金收益比率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