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创业资源的内涵与种类

大学生创业资源的内涵与种类

【摘要】:新企业创业资源稀缺,意味着新企业直接控制的内部资源不足。财务资源、经营管理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是直接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资源要素,可以定义为直接资源;政策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这三类资源更多的是提供便利和支持,而非直接参与创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创业战略的规划是一种间接作用,可以定义为间接资源。这也是创业资源有别于一般企业资源的独特之处。创业者必须以这三类资源为基点,使新企业发展外延。

(一)创业资源的含义与特征

1.创业资源的含义

创业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资源是指新创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需要的特定的资产,包括有形与无形的资产,它是新创企业创立和运营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为创业人才、创业资本、创业技术、创业机会和创业管理等;广义的创业资源是指已经显现或尚未显现、潜在的但是在将来可能会为创业者所用的一切资源。

2.创业资源的特征

一般而言,资源就是经济主体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有可支配的、能够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各种生产要素与支持条件。相对于既有企业来说,新企业的创业资源不仅具有资源的一般特性,而且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稀缺程度更高。创业资源的稀缺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创业资源相对于创业者的创业需求而言是稀缺的;二是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结构与所需要的往往是不平衡的。

既有企业一般是从新企业逐步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既有企业往往会开发出较多的资源,这个开发过程所奠定的基础往往使既有企业更容易获得外界的资源。而新企业则没有既有企业那样的资源开发的积淀,因而获取外界资源的难度更大。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新企业资源的充裕程度、资源结构的平衡程度,都将影响新企业的规模、形式、路径的选择及创业绩效。实际上,成功的创业过程就是一个创业资源的总量逐渐丰盈、结构逐渐合理的过程。

(2)资源外部依赖性更强。新企业创业资源稀缺,意味着新企业直接控制的内部资源不足。同时,相对于既有企业管理者,创业者往往还缺乏与企业运动相关的知识、经验及能力。因此,新企业往往存在着资源稀缺和部分资源利用不充分的双重矛盾。利用外部资源既能解决创业资源稀缺问题,又能解决部分资源利用不充分而导致的资源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大大减少新企业的风险与成本。例如,许多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特别注意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吸引优秀的管理人才加盟创业团队,从而快速提升创业绩效和有效规避创业风险。

新企业利用外界资源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创业资源匮乏的问题,而既有企业可能更多的是从扩张、竞争战略等方面考虑。因此,在日趋多变的商业环境下,创业者如何创造性地获取及利用外部创业资源,对于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3)资源个性化特征更明显。任何企业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其缔造者的烙印,只不过新企业的创业者个人特征更为明显。与既有企业相比,新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往往与创业者自身的社会网络联系在一起。例如,新企业中重要的人力资源往往是创业者的家庭或相关群体的成员;新企业的创业资金往往来自创业者自身或亲朋好友等相关群体。

图6-1 创业资源细分模型

(二)创业资源的分类

1.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

按照资源要素对企业战略规划的参与程度,创业资源可以分为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财务资源、经营管理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是直接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资源要素,可以定义为直接资源;政策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这三类资源更多的是提供便利和支持,而非直接参与创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创业战略的规划是一种间接作用,可以定义为间接资源。创业资源细分模型如图6-1所示。

2.人力和技术资源、财务资源、其他生产经营性资源

从学者巴尼(Barney)的分类出发,根据创业时期资源的重要性,创业资源可分为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由于企业新创,组织资源无疑是三类资源中较为薄弱的部分。而人力资源是创业时期最为关键的因素,创业者及其团队的洞察力、知识、能力、经验及社会关系影响到整个创业过程的开始与成功。同时,在企业新创时期,专门的知识技能往往掌握在创业者等少数人手中,因而此时的技术资源事实上和人力资源紧密结合,并且上述两种资源可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对于物质资源,最初主要为财产资源和少量的厂房、设备等。从而,细分后的创业资源经过重新归纳,主要为三种:①人力和技术资源,包括创业者及其团队的能力、经验、社会关系及其掌握的关键技术;②财务资源,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源;③其他生产经营性资源,即在企业新创过程中所需的厂房、设施、原材料等。

3.自有资源和外部资源

自有资源来自内部机会积累,是创业者自身所拥有的可用于创业的资源,如创业者自身拥有的可用于创业的自有资金、自己拥有的技术、自己所获得的创业机会信息、自建的营销网络、自己控制的物质资源、自身的管理才能等。甚至在有时候,创业者所发现的创业机会就是其所拥有的唯一创业资源。

外部资源是创业者从外部获取的资源,如从朋友、亲戚、商务伙伴或其他投资者筹集到的资金空间、设备或其他原材料(有时是由客户或供应商免费或廉价提供的),或通过提供未来服务、机会等换取到,有些还可能是社会团体或政府的资助计划。外部资源更多来自外部机会的发现,而外部机会的发现在创业初期起着决定性作用。创业者在开始创业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资源不足和资源供给不上,一方面,企业的创新和成长必须消耗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还很弱小,无法实现资源自我积累和增值。所以,只有识别机会,从外部获取充足的创业资源,企业才能实现快速成长。这也是创业资源有别于一般企业资源的独特之处。对创业者来说,运用外部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企业创立时和早期成长阶段尤其如此。

自有资源的拥有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结果。因此,创业者首先要致力于扩大、提升自有资源。

4.核心资源与非核心资源

根据资源基础论,创业资源可分为核心资源和非核心资源。

核心资源主要包括人力、管理和技术资源。这三类资源是使新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创业机会识别、筛选和运用三大阶段的主线。创业者必须以这三类资源为基点,使新企业发展外延。人力资源对于新创企业来说,主要是一种知识财富,是企业创新的源泉,高素质人才的获取和开发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管理资源又可理解为创业者资源,创业者自身素质对新企业成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个性、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对资源的整合能力都直接影响创业的成功。技术资源是一种积极的机会资源,对于新企业来说,主动引进和寻找有商业价值的科技成果,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市场竞争之源。

非核心资源主要包括资金、场地和环境资源。有效地吸收资金资源,并保持稳定的资金周转率,实现预期盈利目标,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场地资源指的是高科技企业用于研发、生产、运营的场所。良好的场地资源能够为企业大幅度降低营运成本,提供便利的生产经营条件,使其在短期内积累更多的顾客或质优价廉的供应商。而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外围资源,影响着新企业的发展,例如,信息资源可以提供给创业者优厚的场地、资金、管理团队等关键资源,文化资源可以促进管理资源的持续发展等。识别并立足核心资源,发挥非核心资源的辐射作用,实现创业资源最优组合,是创业资源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