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南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南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重点在于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要素、条件、步骤、流程等基本知识,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创业素养是创业素质与修养的内在统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重点在于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要素、条件、步骤、流程等基本知识,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揭示创新创业的基本规律、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熟悉创新创业的基本流程、能够运用创新创业的基本方法、提高创新创业的基础能力、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创业,树立创业意识

认识创业需要时机和条件,更需要创业意识和激情。虽然创业是艰难的,大学生也许没有资本,没有社会关系,甚至没有很多的实践经验,但只要独具慧眼,正确认识创业的内涵,就能捕捉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商机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唤醒学生内在的自我创新创业意识,激发自我发展的动力,这是日后识别创业机遇、抓住创业机遇的前提。所谓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包括对创业价值的认同、创业理想的树立和创业情感的激发。其中,创业理想是核心。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进行创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创业,将自主创业作为人生的追求,将自己的知识、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结合在一起,将自己的需要、兴趣、理想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了解创业环境,培养创业精神

一般来讲,创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因素和政府的支持两个方面。市场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的需求因素;要素市场的发育水平,主要是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获取的难易程度等。政府的支持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水平、税收和租金的水平、创业扶持措施,以及对行业准入、市场准入的管理等。

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今经济社会特征与发展趋势,明确创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和创造未来的重大作用,引导大学生创业把握大势,搜寻创业机会,顺势而为;通过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帮助大学生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创业方向,确定创业领域,学会适应并善用外部环境,提升创业能力。

创业精神是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它不仅是完美人格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条件,是一个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实现其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重要保证。培养创业精神的实质就是让学生敢于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是对创业品质的培育。

3.探索创业禀赋,提升创业素养

创业禀赋,也就是创业素质与能力。大学生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有激情和抱负,思维活跃,敢想敢干;但是,往往也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喜欢纸上谈兵,甚至有些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还有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创业者自我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评估自我创业潜力;②评估创业成功影响因素;③评估创业决策

创业素养是一种包括知识、能力和人格在内的复杂的素质结构,是一种综合性的、较高层次的素质。创业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期培植、熏陶和积淀,是人的精神细胞被浓厚的创业文化激化后所产生的良性裂变,是一种规律使然。创业素养是创业素质与修养的内在统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创业素养包括四个部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社会知识结构。

4.掌握创业知识,做好创业准备

创业知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本要素。大学生创业至少需要三类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无数实践表明:一个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现代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等综合性知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得越充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越高。创业是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创业的道路艰难曲折,要求创业者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

5.学习创业理论,掌握创业规律

不同行业、不同资源、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创新创业过程各不相同。但在这些创新创业活动不同的表象背后,隐藏着创新创业的一般规律。创业规律是一般性与普遍性的原则,是创新创业活动内在、本质、真实的揭示,是成败终极原因的根本性结论,是能够复制的通往成功之路的模式。创业的规律就是,综合直接和间接经验,做出正确决策,合理调配各种资源,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使投资取得最佳收益,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创新创业教育要向大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使其透过表象理解创新创业的本质,帮助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方法,重点在于摸清事物本身的规律,正确进行判断,并付诸实践。

6.理解创业过程,熟悉创业流程

创业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创业动机的产生,创业机会的发现与识别,资源的整合,企业的创建,新创企业的成长和创业的收获六个阶段。创立企业的具体步骤是:①确定企业的核心理念;②分析内外部环境,将理念贯彻于行动;③培养核心竞争力;④成功融资;⑤设立公司的相关准备;⑥依法注册公司。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创业的一般过程和创办企业的基本步骤,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做好创业准备,有助于创业实践活动的实施,提升创业成功率。

7.开展创业实践,降低创业风险

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和方式,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目前,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各地纷纷举办了各种规模的创业方案设计大赛,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为广大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创造了机会。同时,很多省市、高校建立了创业园、孵化基地等场所和机构,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实战舞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人才储备和项目储备。

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低成本、低风险的个人投资,用一种体验的态度和心情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认知,感悟自身价值。在体验创业阶段,大学生承担的责任较小,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也较小。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规则,找到自己所学知识和自身素质在处理社会问题中的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积累知识和经验。

8.学习创业管理,提升创业技能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创业事务中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使新创企业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是创业者必然要面临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实践经验,关于企业运作的知识更是匮乏。所以,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大学生创业者必然会遇到的新创企业的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问题,提升创业实操技能。通过对相关初创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让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富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创新、准确的市场定位、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努力打开市场,使新创企业在市场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