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的发展对策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的发展对策

【摘要】:第六届“挑战杯”集中签约的项目达38 项,共签订协议43 份,协议总金额1.132 5 亿元。第八届“挑战杯”上,12 个项目正式签署了科技成果转让合同,转让总金额高达2 275.6 万元。第九届“挑战杯”中,共有17 件作品被企业相中,并当场签约。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特色,鼓励各院系积极开展院内、校内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竞赛。

1.做好相关政策的完善与落实

各大高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制定了许多有益的政策与制度,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创业教育学院等。

2.做好相关奖励的细化和落实

挑战杯”竞赛具有极高水平,准备难度大,持续时间长,为完成竞赛项目、获得理想成绩,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队伍进行适当激励,不仅能够增强参赛团队成员的信心,更能起到示范作用,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积极性和热情。当然,激励方式也要适当细化,既有物质方面的奖励,也有精神方面的激励。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奖励,更能够发挥激励的效应。

★小案例

每届“挑战杯”竞赛可谓是个“创意的集市”,每件作品都展现了大学生独特的创新思维,并将创新性、实用性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如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参赛作品“便携式宽带综合业务数字卫星通信地球站”在抗震救灾和森林防火等领域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挑战杯”竞赛作品的选题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如在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大学生的创新作品广泛涉及矿工安全、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医疗、老人社会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针对我国矿难高发的问题,湖南师范大学10 名大学生历时两年多,走访30 多个煤矿,完成2 万多字的《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调查报告,提出了二级矿难防控体系,引起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关注。

★拓展阅读

科技作品成果的社会价值愈来愈高。“挑战杯”参赛作品在科学性、先进性与创造性上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日益得到专家及社会的肯定,并已产生很大的社会价值。第六届“挑战杯”集中签约的项目达38 项,共签订协议43 份,协议总金额1.132 5 亿元。第七届“挑战杯”成果转让签约17 项,签约合同金额高达7 156 万余元,其中4 件作品签约分别突破1 000 万元。第八届“挑战杯”上,12 个项目正式签署了科技成果转让合同,转让总金额高达2 275.6 万元。第九届“挑战杯”中,共有17 件作品被企业相中,并当场签约。第十届“挑战杯”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徐俊研发的“无油梁长冲程抽油机控制系统”,与天津一家公司当场达成购买1 000 台抽油机的合作意向。

3.做好展示平台

“挑战杯”竞赛旨在提供我国高校育人成果展示的平台,激发广大大学生崇尚科学、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磨炼自我,培养当今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随着赛事的推进,“挑战杯”竞赛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大学生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挑战杯”竞赛要做好大学生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土壤,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二课堂”。

4.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支撑平台。高校及其下属院系适度成立大学生创新中心、创新实践基地、创新教研室以及大学生开放式实验室等平台,降低大学生参与的起步门槛,使学生有项目参与、有机会尝试,为具有创新热情和思维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发挥的空间。“挑战杯”竞赛活动由团委、学生处组织并负责,相关教学单位承办或协办,学校、学院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从而在各高校内以及各学院内营造了积极的创新氛围。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特色,鼓励各院系积极开展院内、校内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竞赛。相关单位对创新项目、创新实践基地、创新教研室等委派有经验的指导教师,为有意参加“挑战杯”竞赛活动的大学生提供项目指导,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确立多层次的创新团队机制。对有意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大学生,学校、学院、老师应在支持学生参与竞赛的同时,确立一个层次分明的创新团队组建机制,有利于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创新团队可包含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其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基本能力,规划好各个年级的团队成员的任务。大一学生适合对团队研究方向背景进行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大二学生需要有一定的操作和创新意识,对相关问题进行一定的设计和分析等;大三学生应充当团队骨干,能够独立完成对创新的思考和实践;大四学生应能够代表学校、学院参加“挑战杯”竞赛,并将竞赛的体验和大学期间的创新心得分享给团队的低年级成员,为创新团队的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小案例

麦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 年9 月,是一家从事手绘地图、智慧旅游的文化创意类公司,致力于用精致的动漫元素、流畅的手绘画风及传神的表现形式把旅游城市的人文风景、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生动有趣地展示出来。最初,公司的定位是借助手绘动漫来创作地图,首部作品《下沙手绘立体地图·城市名片》为其打响了知名度。2012 年推出《最忆杭州·杭州旅游手绘地图》,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手绘地图,麦扑围绕旅游主题创作了手绘雨伞、手绘丝巾等一些旅游衍生产品,先后斩获各类全国及省级大奖。他们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一个优秀的团队和好的创意灵感。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专长,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产品推广、战略把控、动漫设计、主持演讲等。不同的专业成员可以更好地为比赛服务。

(2)实施导师—学生教学相长制。初次参与科研创新竞赛或者项目的大学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在适应过程中逐步掌握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创新思维、创新突破口,有利于为进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孵化阶段打下扎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导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项目之间的延续和常态化,帮助学生不断深化创新思维,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研究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应善于与导师进行共同探讨、研究和分析,导师应乐于分享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技能、研究方法等隐性研究知识,为创新能力培养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导师和学生通过彼此的特点,取长补短,将学生的活跃思维与导师的专业见解巧妙结合,互相启发,营造良好的教学相长氛围。

(3)倡导“做中学”培养模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参加“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从科研“小白”到能独当一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先自主学习了解研究背景,紧接着提出创新设计理念和想法并进行可行性理论分析,再动手操作实验,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参赛过程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并且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逐渐形成创新性思维的格局,在做中学,在做中独立。经过4 年的历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阶段性的提高,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4)实施精英培养训练计划。大学教学的热点之一是精英培养,可体现在精英培训计划的实施。首先,因材施教,教研结合。根据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特性和志向,将其可塑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有机结合,针对性地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全程以导师—学生教学相长制为管理模式,依托各级科研项目,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师生合作研究等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刻苦钻研、追求创新精神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做到从过去的经验、事实与材料中,提出自己的创新见解,形成系统性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