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

【摘要】: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应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应采取有效引导的方法,避免强制灌输,避免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要把握大学生整体心理发展阶段。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要正视这种心态,凸显大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创新品质。

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应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1)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要注重大学生个体思想意识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尚处在发展确立阶段,容易接受新鲜的思想观念。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应采取有效引导的方法,避免强制灌输,避免学生产生逆反情绪。

(2)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要把握大学生整体心理发展阶段。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将每个人从出生到老去的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大学时期的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追寻的方向。在自我意识中,独立意识的生成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强烈的自尊心与自我肯定。但是社会外界等现实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这种自尊心与自我肯定,最后往往造成大学生产生挫败感。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要正视这种心态,凸显大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创新品质。

(3)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要正视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大学生的能力,除了包含获取知识储备的能力,还应该体现在头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虽然大学生是拥有较高教育程度的群体,但其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化,这导致其无法有效获得更加多样化的理论支撑,产生创新意识的概率降低。并且,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而不善于发散思维,最终导致思维趋向模式化。再者,由于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在被不断地弱化。这也是当前教育环境下频频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