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时间统筹就是要“多管齐下”,合理地统筹每一分钟每一件事,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做更多的事,让时间变得更有效率。简单地说,时间统筹就是在同一时间段里,尽可能安排多项工作同时进行,而不是逐一而为。时间统筹并不意味着分散精力,它是一种更加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样,一天时间完成项目申报书就绰绰有余了,这就是时间统筹的魅力!由此可见,时间统筹能够有效地减少那些无谓的时间消耗......
2023-08-24
(一)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管理。人本管理可概括为“3P”管理,即从管理对象角度看是人的管理;从管理主体角度看是依靠人的管理;从管理目的角度看是为了人的管理。学校实施人本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首先要摆正人与物在学校发展中的位置;其次应注重情感的维系和沟通,通过多种形式满足教职工的情感需要,最后,还需要充分的发展人。
(二)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就是要充分体现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让他们以多种方式和途径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集中集体智慧来共同推进学校的发展。民主管理理念来源于人际关系理论。学校民主管理应注意: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在校内进行合理的分权与授权;要处理好学校的参谋机构;实行参与式管理。
(三)开放管理
开放管理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注意树立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加强对外交流,借鉴先进经验为学校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这一理念源于系统管理理论。学校在实施开放管理的过程中应注意:要建立学校的识别机制,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要积极利用各种传播媒体积极推介学校,同时学校也要善于自我宣传,重视对学校公共关系的管理;与学校所在社区、家长和校友建立良好关系;积极进行对外交流,对先进理念“引进来”,将自身经验“走出去”。
(四)文化管理
所谓学校文化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以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念的确立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校组织文化,激励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这一理念主要源于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非理性主义思潮和比较管理理论。学校文化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确立学校的价值追求,建立学校的主流文化;建立利益共同体,体现人文关怀,人本管理;不断提高师生文化修养。
(五)知识管理
学校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学校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管理活动。它的出发点是把知识看作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学校总体实力的关键。学校知识管理真正的本质应当是对信息与人员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对教育知识的创新、生产、储存、转移和共享,从而提高管理绩效。学校进行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使学校获得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以最恰当的方式、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使他们获得最好的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反过来又推动学校向前发展。学校知识管理的实施与策略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明确责任,调整结构,强化知识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创造条件,建立设施,促成显性知识的转化与吸收;营造氛围,建构生态,加快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发展;加强联合,增加交流,促进校际知识的互动与整合。
(六)校本管理
“校本”大意为“以学校为本”或“以学校为基础”,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即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的特征,它既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在学校中,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领导、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三是基于学校。即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彻底。校本主要体现、落实在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研究和校本管理四个方面。其中校本管理是核心与关键。校本管理贯穿、渗透于校本培训、校本研究和校本课程之中,起着协调、组织的作用,是其他三者的基础和保障。
校本管理,意为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对于校本管理的定义,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校本管理主要指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权力下放来实现学校自主管理和共同决策,使学校全体同仁凝聚和达成共识,提高学校的活力和办学效益。校本管理模式的产生反映了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也是学校管理权的下放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角色转变的过程,校本管理使学校有了更大的自主性、灵活性。
有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研究的文章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时间统筹就是要“多管齐下”,合理地统筹每一分钟每一件事,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做更多的事,让时间变得更有效率。简单地说,时间统筹就是在同一时间段里,尽可能安排多项工作同时进行,而不是逐一而为。时间统筹并不意味着分散精力,它是一种更加合理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样,一天时间完成项目申报书就绰绰有余了,这就是时间统筹的魅力!由此可见,时间统筹能够有效地减少那些无谓的时间消耗......
2023-08-24
目前,国内外对“学生事务管理”还未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概念。因此,与教学、科研、服务的有效整合,是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学生事务管理的教育内涵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其获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塑造其优秀的人格品质和个性特质。学生事务管理的服务内涵即如何为学生的成长、长才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条件。......
2023-08-24
为了完成这一光荣使命,高校就必须建立起符合大学教育工作客观规律、符合现代管理原理、充分体现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及行为规范的系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制度。这样,就能把全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形成一种远比个人力量总和大很多的集体力量,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2023-08-24
这种模式是在“分散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构建学生事务管理体制需要明确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严格管理制度,依法治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主体的素质,首先是管理主体的专业化。......
2023-08-24
(二)了解拖延的原因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心理病症。懒惰是对成功危害最大的因素。当某些消极或是不利因素达不到他们的标准时,他们就会因为不愿匆忙开始而拖延早该做好的工作。(三)时间拖延管理小秘诀拖延是时间管理中的一大困境。......
2023-08-24
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就是要寻求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最佳方案,最佳计划、决策,最佳管理体制、组织机构,最佳操作程序。因此,研究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必须广泛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理论来分析,这样才能使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志用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
2023-08-24
学校制度管理首先应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的出台要合法合理、符合程序要求。其次注意制度的覆盖面,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在相应制度的管理之下。(四)量化管理量化管理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以保证学校管理取得最优化成效的一种方法。......
2023-08-24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从管理上保证高等学校完成培养四化建设合格人才的一项系统工程。管理过程是学生在管理工作者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建设一支各方面素质良好、战斗力强的学生管理队伍,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二)学生管理队伍组织建设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直接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主要由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