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研究:基础性管理理念及量化管理方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研究:基础性管理理念及量化管理方法

【摘要】:学校制度管理首先应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的出台要合法合理、符合程序要求。其次注意制度的覆盖面,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在相应制度的管理之下。(四)量化管理量化管理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以保证学校管理取得最优化成效的一种方法。

(一)层级管理

学校层级管理就是指在管理活动中要明确各个职位的责、权、利,体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组织程序在学校内部实现统一的管理。这一理念主要来源于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学校实施层级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利。其次要避免多头领导、越级指挥、越权处事的现象。再次要确立分工不分家的整体合作意识。最后要充分信任下属,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二)制度管理

学校制度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根据国家和有关法规,以及学校自身实际由学校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对学校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进行调解,约束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实行按章办事,依规治校。其理论来源是古典管理理论。制度管理可以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可以简化管理过程中的复杂关系,可以解放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学校制度管理首先应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的出台要合法合理、符合程序要求。其次注意制度的覆盖面,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在相应制度的管理之下。最后要提高教职工以及学生对制定制度、实施制度的参与性。

(三)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标和现实的客观条件,对学校的未来工作进行有目的的科学地规划安排。这一理念来源于古典管理理论。学校工作中的计划管理是学校整体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有利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展开,是提高学校管理活动效率的基础。学校实施计划管理首先应充分考虑计划的整体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时效性。其次要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计划的讨论并建立计划的执行与反馈机制。最后要保持计划的灵活性,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计划。

(四)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以保证学校管理取得最优化成效的一种方法。这一理念来源于泰勒,发展于数量学派,都强调实证方法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学校在运用量化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充分认识它应用于学校管理的局限性;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案;强化思想教育工作,不要简单地应用量化管理;运用量化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