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成果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成果

【摘要】: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二)学校文化环境因素学校文化环境是促使高校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场所。校园的物质环境、学习环境及文化氛围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但如果校园文化氛围不良,将对高校学生心理发展产生消极作用。2.情绪冲突情绪冲突是高校学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一)社会环境因素

很多心理问题是由环境适应不良引起的。新旧观念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常常使高校学生感到混乱、茫然、顾虑、紧张和无所适从。长期的心理失调必然带来心理上的冲突,出现适应不良的种种反应。

同时,高校学生面临的挑战很多,心理承受着多种社会压力:有来自社会责任的压力,有来自生活上的压力,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来自学习和竞争的压力,有来自人际关系情感的压力,也有来自就业的压力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所带来的压力等。

这些压力过于沉重,就会引发心理障碍。因此,要不断加快认识的步伐,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二)学校文化环境因素

学校文化环境是促使高校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场所。校园的物质环境、学习环境及文化氛围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但如果校园文化氛围不良,将对高校学生心理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三)家庭环境因素

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会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影响尤为深远。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人格特征等。

(四)个体心理因素

高校学生个体心理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认同的危机

青年人在认识自我时,总会遇到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处理不好,就会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为此,心理学家们往往把青春期视为“自我认同危机期”,而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往往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中难以达成统一。高校学生在确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种种困惑和迷惘,在情感起伏中,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2.情绪冲突

情绪冲突是高校学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高校学生正处于情绪发展最丰富、最敏感也最动荡的时期。高校学生情绪表现的两极性、矛盾性的特点,使他们在遭受挫折时往往会产生种种不良的情绪反应,情绪容易冲动失控,导致不良后果。

3.个性缺陷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反应模式,这与人的个性直接相关,有些高校学生存在不良性格,还有的高校学生存在人格障碍,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等。这些个性缺陷都是有碍心理健康的,而其中有些缺陷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典型表现。

4.心理发展中的内在矛盾

青春期的高校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这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危机的时期。诸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心理困惑与寻求理解的矛盾。这些心理矛盾解决得好会转变为心理发展的动力;如果解决得不好,长期处于矛盾冲突中,就会破坏心理平衡,从而引发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