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学生学业动态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学业动态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在过程管理中,建立预警机制、建立预警学生档案制度是最重要的工作。例如可以建立分级预警机制,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动态、综合表现、学习成绩、活动参与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级指标体系。对于三级预警学生,及时了解这类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出原因,深入谈话,避免向二级预警学生靠拢,积极做好转化工作。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同学及时安排专业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干预,尽最大努力帮扶学生。

(一)加强教学管理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要狠抓学风建设、强化学习纪律。定期组织召开有关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始终把学习重心放在学业上。认真宣讲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校规校纪、奖惩措施。经常开展教学检查,配合任课教师做好考勤工作,要舍得时间、下得功夫经常深入课堂、教室、学生宿舍了解情况。高校学生由于一般离家都比较远,及时做好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业管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要做学生的生活导师、学习导师、人生导师,不仅课堂、宿舍是工作重点,课外活动、周末安排、晚自习也需认真关注,全方位、无死角,积极做好组织安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设定一些通过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建立完备的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从内容上看,学籍管理包括学生入学和注册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异动管理、学生奖惩管理、毕业生相关工作管理等。从管理实践上来讲,学籍管理具有导向功能、测评功能、预警功能。在高校各项事务管理中,学籍管理对学生而言是最重要的管理活动,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业。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这个角度来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学籍管理制度。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实施之后开始施行的,之后随着大多数高校实行的学分制,学籍管理也随着学分制改变。当前面临高校的转型发展时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依托学校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学籍管理规定,加大宣讲力度,全面宣传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让学籍管理的各项制度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各项制度深入人心,人人知晓。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服务主体的学籍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变控制为引导,尊重、保障学生的各种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个性需求,鼓励学生参与学籍制度的建设和学籍管理,充分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权、参与权。

(三)注重过程管理

注重过程管理在学生的学业管理中特别重要,也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当前由于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别巨大、学习动力和学习追求的差别巨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巨大,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各有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控,就显得特别重要。只有加强过程管理、过程控制,才能有效保证整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保证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过程管理中,建立预警机制、建立预警学生档案制度是最重要的工作。首先建立预警机制,把相关的责任人纳入其中,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缺一不可。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角度来讲,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牵头,将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咨询部门进行统筹,一同落实学籍管理过程及其预警工作。例如可以建立分级预警机制,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动态、综合表现、学习成绩、活动参与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级指标体系。根据程度的轻重建立起三级、二级、一级预警。三级预警指那些有不及格课程、成绩下降明显、常有旷课行为的学生;二级预警指那些所修学分达不到应取得学分三分之二以上或者累计未取得20学分,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一级预警指那些每学期旷课半数以上,未取得应修学分的三分之一以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对于三级预警学生,及时了解这类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出原因,深入谈话,避免向二级预警学生靠拢,积极做好转化工作。针对二级预警学生,及时找相关的学生谈话,分析原因,告知后果,必要时将学习警示通知书送达家长,与家长共同关心、帮助这类学生,争取往好的方向发展。针对一级预警学生一定要做到重点关注。这类学生大量学分未取得,一定要和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深入沟通,并及时记录在案,针对欠缺的学分,和学生、和家长一起想办法补救。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同学及时安排专业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干预,尽最大努力帮扶学生。